2009年12月27日

通貨膨脹壓力

作者:邱林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09-12-15
http://www.wyzxsx.com

通貨膨脹壓力比想像的更嚴重

12月11日,普遍預見的CPI轉正終於成為現實,當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去年此時加速回落的 CPI,現在在連續環比正增長後,終於實現轉正。以宏觀分析著稱的北大教授宋國青感嘆:“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形勢轉換之快前所未有。我們剛把通貨膨脹理出眉目,通貨緊縮來了;還沒把通貨緊縮研究完,通貨膨脹又要來了。”(12月14日《華夏時報》)



人們注意到,從2007年至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通貨膨脹已經完成了一個輪回。此間,宏觀政策出現了短期內罕見的180度大轉彎,從“雙防”到“保增長控通脹”再到年底的“保增長”,一年內宏觀政策從從緊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大轉彎至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



但這依然不能讓人停止猜測:政策會不會再次出現逆轉?要知道在水、電、油、氣輪番漲價之後,現在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價格正變得越來越貴。最新消息是,上個月,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7%,比10月份擴大1.8個百分點;本月以來,全國食用油正集體漲價15%至30%。



近期涉及民生的商品“漲聲一片”,確實讓很多普通民眾聽來像是通貨膨脹越走越近的“腳步聲”。但在很多官員眼裡,這一密集的價格變動,正是能源政策和宏觀政策果斷調整的體現,目前與通貨膨脹沒有直接聯系。統計局新聞發言人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CPI轉正主要受食品、房屋價格上漲帶動,現在不存在通貨膨脹。在他看來,當前價格水平還在低位運行。



然而,這樣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也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有分析認為,涉及民生之本的商品近期紛紛提價,特別是房價猛漲,讓普通民眾方面感受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有網友表示,“汽油漲價了我們可以不開車,但水漲價了我們不能渴著,電漲價了我們不能晚上摸黑呆著,煤氣漲價了我們不能進山砍柴。漲價的最後都要老百姓埋單”。



這些觀點得到一些經濟學家的認同。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指出,我一再強調,我今年6月份就說,要警惕通貨膨脹,預防,但不是馬上就會有通貨膨脹,那麼當時有些人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的CPI,那個時候的CPI還是負的,沒有通貨膨脹的危險,甚至有人說別拿通貨膨脹來唬人了,但是現在看來,大家都應該承認,通貨膨脹的預期正在形成。



不管政府官員、還是經濟學家的爭論如何,但公共商品上漲是實實在在的。不過,人們感受通貨膨脹的壓力,其結果是不一樣的。對普通民眾來說,可能感受更多來自於水電油氣食品價格的上漲,對投資者來說,可能來自於股市樓市的走高,而對企業來說,可能來自於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如果普通民眾收入的增長超過了通貨膨脹率,那麼通貨膨脹並不會給普通民眾帶來實際的損失。反之,則亦然。近日,國內一家媒體對上海、北京兩大白領集中的城市10多戶今年開始有房貸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發現七成家庭月供比例超過家庭收入的五成;生活成本本來只占三成,但最近水電油氣全面調價增大了成本,提高了不少;所以,每月積蓄不到一成,旅游、購物等消費大為減少。



假如以後CPI上漲3%,住房貸款月供比例超過50%的家庭,每月就開始發生入不敷出,不僅積蓄沒有了,還將開始負債。對他們來講,要麼增加收入,要麼降低生活質量。有人也許會說,如果發生通貨膨脹,企業至少會給職工增添工資。抱有這種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實際上,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加薪這條路行不通。因為企業目前的稅賦較重,如果再給職工加薪,很多企業將會關門大吉。



當然,現在通貨膨脹還沒有到失控、各類商品價格暴漲的程度,但投資和消費信心可能受到影響。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進入通貨膨脹階段,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大幅加息,恢復人們對貨幣的信心。不管怎麼說,眾多商品的價格“漲聲一片”,應該是今年這個冬天火熱的看點之一。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通貨膨脹壓力比想像的更嚴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