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

高盛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3-22
高盛玩轉地球
2010年03月22日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003/139173.html
 【作者:張尚斌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自2000年以來,從石油、CDS到大宗商品,高盛“永遠不敗”神話的秘密

  成立百余年,至今屹立不倒,且被指出諸多泡沫的“元凶”,高盛緣何“永遠不敗”?是他對市場走勢的准確判斷?是他網羅世界最頂級的投資精英的忠誠?是他與各國政界的緊密關系?

  秘密更在於“幕後”——回顧2000年來的每一次市場波動,從石油、CDS再到大宗商品市場,高盛的“預測”無不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在高盛兼預測家、投機商和對賭方的三位一體獵殺下,他的交易對手很少能夠全身而退。

  高盛,Goldman Sachs,他是誰?

  高盛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有權勢的投行,是眾多個人、私營公司、金融企業乃至各國政府機構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的提供商,是與深南電對賭油價的傑瑞公司的母公司,高盛“永遠不敗”。

  “華爾街是這樣一條街,街這頭是一條河,街那頭是一座墳墓”。在這條“河”中,高盛趟過了140多年,將無數個對手送進“墳墓”。

  高盛緣何“永遠不敗”?是他對市場走勢的准確判斷?是他網羅世界最頂級的投資精英的忠誠?是他與各國政界的緊密關系?秘密更在於“幕後”——回顧2000年來的每一次市場波動,從石油、CDS(信用違約互換)再到大宗商品市場,高盛的“預測”無不帶有明確的目的性,退潮時每每能全身而去,而他的交易對手,則多被留在沙灘。

  石油獲利路線圖: 油價兀自漲跌,惟高盛通吃

  在進入石油市場之前,高盛在互聯網市場泡沫破滅中有著不光彩的記錄——他被指通過降低科技股IPO門檻、階梯技術以及釣魚技術賺取巨額利潤,最終將互聯網泡沫轉化為歷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之一。

  互聯網泡沫破滅後,高盛並未檢討自己的盈利模式,而是轉身尋找著下一個制造泡沫的機會。

  從2005年,高盛開始唱多原油價格。高盛首席分析師Arjun N. Murti撰寫報告稱,到2009年,國際油價將會在50-105美元/桶之間運行。2008年5月,Murti進一步將未來兩年國際油價格預測上調至 150-200美元/桶之間。

  同時,高盛通過其旗下的商品交易子公司J.Aron大量投資石油行業,它還擁有堪薩斯州一家主要煉油廠的股份,那裡囤積著大量原油。

  石油期貨價格也很配合高盛的預測,一路攀升,從2007年中的60美元/桶飆升到2008年 7月的峰值147美元/桶。高盛的解釋似乎很合理——“全球石油供應問題”。

  2007年至2008年間,全球約有超過2600億美元的基金湧入了商品交易市場,這其中至少有一半,也就是有1300億美元轉戰在原油期貨品種上。

  高盛在石油行情中僅僅只是一個旗手嗎?

  《石油戰爭》作者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指出,美國投行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貨交易的四大玩家,正是他們在原油期貨市場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油價上漲。

  早在2000年,高盛即與摩根士丹利、殼牌石油等共同成立了洲際交易所(ICE),這是一個在線大宗商品及期貨交易市場,包括石油。通過杠杆、左右手互倒和作為即期原油價格基准的BFOE(北海現貨原油基准)市場,從而影響到全球石油價格。

  在整個交易中,高盛的交易對手有兩個:一個是高盛全球商品價格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另一個就是高盛及其合作伙伴以外的交易者。通過對石油現貨市場價格的影響,高盛可以同時賺取兩者的錢。

  如果油價上漲,看空石油價格的交易者就輸給高盛,而高盛指數基金則會上漲;反過來,如果油價下跌,盡管高盛指數基金下跌,但高盛自己持有的大筆賣空合約則會賺個盆滿缽滿。

  由此,高盛在石油市場的獲利路線圖大致完成。

  首先,高盛通過J.Aron借錢給BP或沙特等石油生產者,同時生產者將石油借給長期資金。然後高盛將借來的原油進行離岸儲備,從而加劇原油供應的短缺,進而影響BFOE市場的即期原油價格。

  同時,原油生產者也可以將免息的拆借資金投入原油期貨市場,來抬高遠期石油價格,油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能上漲數倍。推高油價後,高盛通過操作期貨和現貨市場價格,雙向獲利。

  接著,待油價達到某個高度,高盛獲利出局,並開始做空。2008年下半年,高盛發布報告下調美國原油期貨年末價格目標至70美元,並警告稱亦有可能跌至50美元。

  此時,高盛利用期貨現貨兩方市場,與高盛全球商品價格指數基金持有者形成部分對賭, 基金賬面降低,而高盛的空單獲利。

  在這場賭局中,深南電只是高盛的獵物之一。在高盛兼預測家、投機商和對賭方的三位一體獵殺下,深南電被傑瑞公司索賠7900萬美元。

  CDS連環套: 替希腊買保險,然後自己縱火並索賠

  2009年2月,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美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說,利用CDS動搖一個國家穩定,乃事與願違之事。他表示,該局正在調查高盛等投資銀行協助希腊安排信貸違約交易。

  高盛在2002年通過信貸違約掉期交易,協助希腊籌集10億美元資金,但歐盟監管機構稱,直至近日才知情。

  2001年,希腊為加入歐元區,就必須符合《馬斯特裡赫特條約》規定的兩個關鍵標准——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而根據希腊當時的債務情況,並不符合歐元區成員的要求。

  此時,高盛現身了,為希腊量身定做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這種被稱作是高盛“金融創新”的貨幣掉期交易的流程是,高盛讓希腊的政府債務先用美元等其它貨幣發行,再在未來某一特定時候交換回歐元債務,債務到期後,高盛再將其換回美元。

  即,高盛向希腊借貸10億歐元,約定一個低彙率,希腊還貸期限為10年甚至更長,衝減了希腊政府的公共負債率,通過金融衍生交易,希腊政府的實際債務轉換成了一筆筆的衍生金融工具,掩蓋了其真實的債務水平——希腊國家預算赤字從賬面上看僅為GDP的1.5%。

  隨後,希腊順利加入歐元區。高盛的回報也非常豐厚,獲得了3億美元的巨額佣金。

  事實上,貨幣掉期交易只不過是通過期限和貨幣的組合來掩蓋了當時的債務狀況,通過貨幣掉期,不斷地延長付息時間,不僅不能消除赤字,反而會越來越加重債務負擔,最終只能陷入惡性循環。此外,高盛還不斷慫恿希腊政府進行無節制的斂財和借貸,最終導致了債務危機的爆發。

  沒有人比高盛更清楚希腊政府掩蓋其赤字真實的情況,還有此後蘊含的風險:貨幣掉期交易到期後,希腊的財政赤字又會上升,一旦全球經濟進入下滑通道,將會是一場恐怖的危機。

  恰好這個時候CDS已經廣為華爾街投行所用,深諳此道的高盛於是向自己的對手金融機構低價購買了CDS來對衝風險。等到危機真正爆發之後,CDS價格高漲,高盛可以趁高拋售,賺取高額收益。

  高盛在完成與希腊的交易後,就向一家德國銀行購買了20年期的10億歐元CDS保險來分散風險,以便在債務出現支付問題時由承保方補足虧空。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實體,高盛此舉將德國拴在希腊的債務鏈條上,高盛就能更好地規避風險。

  如果一旦希腊政府出現支付危機導致高盛的投資無法收回,那麼出售CDS的德國銀行就要支付高盛10億歐元的虧空。

  高盛的後手並不限於此,高盛還用它在希腊債務危機中的知情人地位,讓旗下基金一邊做空債務抵押債券,一邊收購廉價的CDS,一旦市場反轉,債務抵押債券價格大幅下跌,CDS價格則會大幅上升,從而獲取暴利。

  自今年1月底2月初開始,希腊主權風險評級被評級公司降低,華爾街金融機構則輪番拋售歐元,市場開始引發恐慌情緒,歐元大幅下跌,希腊CDS價格一度飆升400個基點。

  德國也受到牽連,2月2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指責金融機構:“某些國家正處境艱難,然而那些一年半之前我們伸手援助的金融機構,現在卻正利用這一點進行投機??我們被迫每隔幾天就要出來平抑貨幣投機。”

  希腊總理帕潘德裡歐則指出,CDS特別具有“破壞性”,並稱用CDS避險防止希腊債券違約,就好比是“允許一個人替鄰居的房子買保險,然後再自己去縱火並索賠”。

  這樣看來,希腊危機中高盛扮演的,不僅是希腊的財務顧問,更是希腊政府的對手方:當你真正遇到危機時再落井下石,唱衰希腊才能帶來利潤。在危機爆發之前廉價收購CDS、做空債務擔保證券,然後利用手中的財務資料,出賣希腊政府,造成市場恐慌和債務危機。於是高價賣出CDS或者干脆自己發行。

  僅此而已嗎?當然不是,盡管我們目前看到的只有這些,但是以高盛的算計,它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或許,會取代德國銀行高位發行主權國債券的 CDS,同時做空這些CDS,或者做多主權國債券——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這些債券價格都處於歷史低位。

  雷曼和AIG的檢討: 貪婪不是原罪,但要有足夠的政府人脈

  3月15日,於2008年10月宣布破產的雷曼兄弟向曼哈頓破產法庭提交重組計劃,希望結束公司的破產保護狀態。

  雷曼破產案是迄今美國最大的破產案。根據雷曼提出的重組計劃,該公司將創建一家名為“LAMCO”的資產管理公司,專注於管理雷曼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投資、私募股權、公司債和衍生品等資產。

  作為一家頂級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注重於傳統的投行業務。但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固定收益、金融衍生工具的流行,雷曼兄弟也開始大力拓展該領域的業務並取得相當大的成功,時人稱作“債券之王”。

  2000年之後,雷曼又開始涉足房地產信貸,主要從事住宅抵押債券和商業地產債券業務,雷曼成為一家經營信用卻又貪得無厭的“巨鱷”。

  回到雷曼倒閉前,設想一下雷曼兄弟決策者所面臨的環境是——二戰後,美聯儲之前的危機中毫無例外地救助了大型的金融企業——為其提供了國家擔保。於是,信用市場特別是CDS市場,份額高達70%的企業債的信用違約風險的預期是下降的,甚至份額占30%的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違約風險也不會過於上升,於是投行們甘冒天下之大不韙,選擇出售(或者發行)CDS。投行們認為自己可以博取超高額收益,因為政府不會袖手旁觀。

  不幸的是,這一次政府沒有如雷曼所願,雷曼不得不承擔巨大的CDS發行(或者賣空)成本——CDS的交割對雷曼而言無疑是洪水猛獸。

  總之,雷曼兄弟的倒閉就是因為信用市場崩潰使得CDS發行人成本急劇上升,AIG同樣如此。如果雷曼當時有渠道獲取足夠的運營現金,到了 2010年的3月份,其盈利狀況或許比高盛等其他幾家投行更出色。

  雷曼是被自己的貪婪葬送的。在高盛看來,原罪並不在於貪婪,而在於雷曼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沒有足夠的人脈資源,沒有相應的應急預案。

  他們認為,如果政府早出手救市——雷曼就不會倒掉,甚至成為盈利最佳的華爾街公司——正如中信泰富的衍生品交易一樣。既然政府已經亮出底牌,於是就形成一種預期:無論如何政府都再不會坐視了。

  當前希腊國債信貸違約掉期價格的持續走高,使得政府通過發債自救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除非政府能夠拿出更大的決心加大公務員減薪力度,以及懲治征稅機關腐敗,否則投資者將難以重拾對希腊的信心,到時希腊政府可能被迫接受救助。

  那麼高盛此時開始高位發行(或者賣空)CDS,並做多希腊主權債券,接下來就是等著歐盟救助了。一旦歐盟救市,風險馬上下降,於是CDS價格下跌,債券價格上升,而發行CDS的交割成本也會隨之下降。

  高盛為何沒倒閉: 在危機之前,已擁有百萬個管理賬戶

  雷曼兄弟的倒閉,源於其一如既往的經營風格——激進而業務單一。在雷曼兄弟倒閉後,有理由相信,盡管業務風格更加多元化,同樣作為投行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將面臨類似的困境。

  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2008年9月監管層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立銀行控股集團,這兩家最大的美國投行開始涉足商業銀行領域,他們能夠直接向美聯儲借款以及可以接受存款,而且通過並購和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方式,開始了商業銀行的道路。目前為止,高盛銀行接受的存款已經超過250億美元。

  毫無疑問,這是雷曼所沒有的待遇。或許這是高盛及摩根士丹利在美國政界的勢力在起作用,抑或是美國政府發現了事態的嚴重性,開始予以補救??無論如何,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又一次從危險邊緣緩解過來,並為他們此後的反撲埋下了伏筆。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是通過並購和財富管理賬戶等轉型為商業銀行,但在轉型之前,已經做足了充分的准備,比如高盛銀行在當局批准之前,已經擁有百萬個管理賬戶。

  對於美聯儲來說,此舉的表面意義在於:可以避免投行業務失敗而帶來的進一步衝擊,又能把僅存的兩家美國主要投資銀行完全納入政府安全網中,並且可以將兩家銀行置於政府更嚴厲的監管中。

  不過這些監管只不過促使兩家投行將更多關注以佣金收費為基礎的金融服務,例如合並與並購咨詢、資產管理以及與客戶一同進行投資等:高盛集團此後將更多通過財富管理等業務來籌得存款,而與其做法相反的是,摩根士丹利計劃開發“完整銀行產品服務”,包括儲蓄賬戶以及存款認證。

  另一方面,高盛仍在致力於保持其原有業務——這是其不敗的源頭,同時摩根士丹利將組建機構性證券部門,“合理化”其主要經紀、投資以及商業房地產等業務。這一舉動可以看作是為規避掉將來“被監管”的風險。

  既然“監管”都被規避掉了,美聯儲宣傳的目的似乎並沒有達到。或許,若干年後再回頭看往事,高盛、摩根士丹利轉型的真正意義只在於更加隱性地提供廉價的資金,而兩者又會像商業銀行那樣把資金拆借給小銀行,他們幾乎可以零代價借款並以350個基點的息差貸出,獲得穩定的利差收益。

  試想,如果此時市場風險上升,這個利差無疑將進一步擴大:無法從美聯儲獲得資金的小銀行要麼用更高的資金成本向大銀行拆借、要麼倒閉或者被大銀行兼並——這正是大銀行和美聯儲想要看到的,盡管兩者競爭關系並不是那麼強,但是並購小銀行對其財富管理業務和零售銀行業務是有利的。

  是的,在低利率美元開始施行到2009年的3月,甚至直到2010年的一季度,不斷有小銀行再倒閉。而大銀行呢,仍然在忙著兼並或者賺取高額息差。

  總之,監管層是在用一種再明顯不過的方式在為大銀行轉移利益,這種行徑最終導致了一個怪現像:全球的資金收益率低下的情況下,美國大銀行在還清了援助資金後,迅速利用聯儲的補貼,形成了極低利率的資金成本優勢,導致了隨後的大銀行盈利爆炸。

  高盛新動向: 低調買進倉儲公司,轉攻金屬

  對於高盛而言,希腊等國的債務危機已經爆發了,第一輪獲利也該結束了,而CPI指數和通脹指數都有了提升跡像,一旦美聯儲加息,美聯儲的低息資金“補貼”就不能維持,一定得尋找下一個利潤增長點。

  高盛有了新的動向:很低調地購買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認證倉儲公司——Metro International Trade Services,整個交易在低調的基調中完成,且只有路透的一則小標題新聞予以了報告。這符合高盛的行事原則——潛入細無聲。

  什麼是倉儲公司?為什麼要買倫敦金屬交易所的認證倉儲公司?高盛與LME有什麼關系?讓我們來尋找這背後的秘密。

  原來高盛屬於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第二類會員——准經紀清算會員,除了不能進入圈內進行公開喊價交易之外,他可以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電話交易”,可以簽發客戶合約,即成為客戶的“對賭家”或“莊家”。其會員包括:AIG、卡希爾、 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彙豐銀行、高盛等國際大型投資銀行或投資公司,他們都屬於做市商一類。

  期貨做市商只是小兒科,高盛更青睞在石油市場的那套做法:選擇沙特這個最大的產油國作為合作伙伴,從而可以自由控制石油現貨市場。離岸倉庫根本不受監管,正因為這些倉庫的庫存變化難以監管,原油的生產和供應之間會產生一個差額,高盛正是通過操縱這個差額來控制原油供應市場。加上自身在期貨市場上的優勢地位,高盛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強的一波石油牛市。不僅如此,它還通過發行原油價格指數基金的方式斂財,而年終結算日卻習慣性地打壓油價,將基金投資者的收益人為降低。

  收購倉儲公司的初衷也在於此——可通過LME倉單的操作來影響現貨價格。倉單本身可以買賣,某種意義上等同於貨幣,而具有倉單出具資格的,正是 LME指定的倉儲公司。

  倉單交割可以對衝期貨頭寸,高盛不僅可以通過倉單的買賣對衝期貨風險,進行現貨市場的操作(倉單交割),而且還能通過離岸倉儲和METRO倉儲公司之間的庫存量變化來影響現貨市場,來達到其既定目標。

  另外,擁有倉儲公司還能降低高盛現貨交易的費用。不妨猜測一下,如果這個時候再有礦業巨頭的支持,那麼金屬市場又將被高盛完全壟斷??此次鐵礦石的漲價背後有沒有高盛等國際大投行的影子呢?

  鐵礦石漲價背後的高盛: 借助三井,持有淡水河谷

  3月10日,高盛分析師Malcolm Southwood和Paul Gray在報告中表示,作為亞洲礦石出口的基准價格,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礦新的年度價格(將自4月1日起執行)可能從一年前每噸60美元上漲到96美元/ 噸。

  高盛的兩位分析師們同時提出,礦石現貨價格估計會在2010年上漲15%至113美元/噸。

  高盛澳大利亞子公司高盛JBWereJB稱,由於來自中國需求量的提高,以及發達國家鋼鐵產量的復蘇,鐵礦石合同價格可能在今年刷新紀錄,上漲 60%。

  在全球鋼企與鐵礦石供應商的談判中,新日鐵的角色重要,往往先於中國鋼企達成鐵礦石價格協議,給中國鋼企很大的壓力。

  作為日本最大鋼鐵企業,新日鐵在 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157位。近年來發生的幾次鐵礦石談判中,都是新日鐵率先與必和必拓、力拓以及淡水河谷公司達成妥協,率先接受漲價以及打破長期價格協議的模式,簽訂短期供貨合同。

  從2005年開始的鐵礦石漲價潮中,為什麼每次新日鐵都會默默接受?是不是有什麼重大的陰謀?如果有,會是什麼陰謀呢?這要從新日鐵背後的都三井財團說起。三井財團旗下企業包括豐田、東芝、索尼、松下、三洋、NEC、三井住友銀行、三井造船、商船三井以及新日鐵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

  第一,三井物產作為淡水河谷的第二大控股股東,且與澳洲的必和必拓以及力拓集團有密切的關系。如果鐵礦石為代表的資源價格飆漲,三井物產將從中收益;新日鐵通過三井住友銀行等幫助,簽訂衍生品協議,對衝了部分原料成本;就是要通過拉高資源價格達到幫助其財團投資在大宗商品領域的資金獲利。

  第二,由於中國鋼鐵企業連年來的擴張以及中國政府對世界範圍內資源礦產投資力度的加大,日本鋼鐵企業感覺到了威脅,於是利用先發優勢(已經控股了相當大部分的礦產資源),與礦產企業密謀提價以扼殺中國鋼企。

  無論是上述那種可能,資源價格的上漲相當長時間內看來是無法避免——中國鋼企真正的潰敗也需要時間,而大宗商品的價格還未面臨下降通道。

  高盛和三井有無關系?1月28日,三井住友金融集團表示,高盛將其所持三井住友的11.1億美元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終結了長達20多年的資本凍結。

  等待加息的鐘聲: 倒逼炒高資源價格,又一個輪回

  新年內中國央票升息、一季度的流動性緊縮以及CPI指數的上漲,都會給市場一個暗示:加息。

  加息能給高盛帶來什麼?很顯然這會是一個入市的好時機。然而加息必定是要在通脹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所以可以說是通脹預期加速了加息的步伐,但同樣可以說,是加息預期倒逼高盛將資源價格炒高。

  此外,美元彙率和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也開始有了分化。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最重要的宏觀因素,美元指數和大部分工業用品從去年11月份到今年3 月份為止,幾乎都和美元一樣呈上升趨勢。投資者短期的避險需求和中長期的通脹預期效用的疊加,導致了近期美元彙率與大宗商品呈現了特殊的正相關的關系。

  至於歐洲方面,由於歐洲央行於美聯儲率先加息會惡化歐洲的貿易環境,而歐元區的情況比美國更糟糕且良莠不齊,希腊和冰島等國都寄希望於貿易情況的緩解。所以在本輪通脹中,只有美元繼續升值,歐元區的境況才能有所改善。

  因此,如果高盛之前高價位發行了CDS,在交割之前一定會期望加息,這個假設如果成立,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應該有所提前。

  而根據高盛發布的對2010年大宗商品價格預測,著重提到的是非鐵普通金屬,其中對銅價上漲預期最高,其次為鋅,最後是鋁和鎳。仔細觀察高盛對銅價格的預期,走勢與2008年的石油市場是如此相似。

  如何利用CDS賺錢

  CDS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創由信用卡貸款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用”,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

  CDS具有放大效應,因為交易不需要立刻交錢,所以有時候交易成本很小甚至為零。一般的CDS是每季度結算一次。從表面上看,CDS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衝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

  CDS一經問世,就成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的對像,從2000年到2008年,恰好也是雷曼和AIG等國際大投行將業務拓展的CDS的9年間,其規模從1萬億美元瘋狂上漲到62萬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投資銀行和對衝基金的數據。

  CDS的買方和賣方形成了一種對賭,但CDS對投行的意義並不僅限於對市場走勢的單向猜測。由於信用市場經常出現大的波動而帶來的CDS價格波動,也是投行痴迷CDS市場的一個主要原因。

  以AIG為例,該公司針對冰島主權信用發行的CDS,被某金融機構在冰島信用危機爆發之前低價買入,一旦冰島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其CDS價格則會上漲,這對CDS出貨商將是一個絕佳的商機。等到歐盟參與到救助冰島的行動中後,冰島主權信用違約風險下降,CDS價格也就隨之降下來,CDS交易商可以在這之前將手中CDS拋售,從而賺取高額價差。

  深南電對賭高盛始末

  按照深南電的說法,2008年3月,未經授權的深南電工作人員與高盛全資子公司傑潤公司簽訂了兩份合約。

  第一份合約約定,生效期為2008年3月3日,終止期為2008年12月31日,由三個期權合約構成。

  當浮動價(每個決定期限內紐約商品交易所當月輕質原油期貨合約的收市結算價的算術平均數)高於63.5美元/桶時,深南電每月可獲30萬美元的收益(20萬桶×1.5美元/桶);浮動價低於63.5美元/桶,高於62美元/桶時,公司每月可得(浮動價-62美元/桶)×20萬桶的收益;浮動價低於62美元/桶時,公司每月需向傑潤公司支付與(62美元/桶-浮動價)×40萬桶等額的美元。

  第二份合約約定,有效期為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也由三個期權合約構成,傑潤公司在2008年12月30日18點前,是否有執行的選擇權。

  當浮動價高於66.5美元/桶時,深南電每月可獲34萬美元的收益(20萬桶×1.7美元/桶);浮動價高於64.8美元/桶,低於66.5美元/桶時,公司每月可獲(浮動價-64.8美元/桶)×20萬桶的收益;浮動價低於64.5美元/桶時,公司每月需要向傑潤公司支付與(64.5美元/桶 -浮動價)×40萬桶等額的美元。

  從2008年3月到10月,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均位於62美元/桶上方,因此傑潤公司每月向深南電支付30萬美元。但進入2008年11月份後, 原油期價已經跌破62美元/桶,深南電將按照(62美元/桶-浮動價)×40萬桶的金額向傑潤公司支付現金。

  更為關鍵的是,第二份合約的協議規定,高盛有權在2008年12月30日決定是否激活同第一份協議類似的期權互換。只有當石油價格在2008年 12月30日遠低於62美元時,高盛才會激活這份互換協議。對於高盛來說,這兩筆合約交易最多虧300萬美元,最多可以賺上億美元,且對風險完全可控。

  2009年12月29日,深南電公告稱,傑潤公司來函要求,深南電立即支付因不履行交易或未能提供充分保證而產生的實際損失7996.3萬美元,以及2008年11月6日至2009年11月27日的利息373.6萬美元,欠款總額共計8369.9萬美元。

  同時,傑潤公司又發函提出分十三期付款、免除利息、只支付7996.3萬美元的和解方案。

  深南電在公告中稱,不會接受傑瑞公司要補償所有損失和相關利息的要求。並稱,將竭盡所能與傑瑞公司進行協商,並和平解決糾紛。不過不排除談判失敗情況下訴諸法律訴訟途徑的可能性。

  高盛從CDS到大宗商品 獲利路線圖

  1.從2000年到2008年,CDS獲利第一步:1)投行業務重點轉向CDS;2)2006年信用市場風險積聚,資產價格高漲;3)信用市場開始出現裂縫,低價買入CDS,做空債券;4)信用市場風險終於爆發,美聯儲拒絕出手相救;5)CDS價格上升,投行拋售或發行新的CDS而獲利,同時做多債券,做空CDS。 2. 做空CDS,做多債券,布局大宗商品第二步:1)收購LME認證的倉儲公司METRO,開始布局金屬等大宗商品市場,利潤重點轉移;2)利用CPI和通脹指數上漲趨勢,並通過籌碼加速這一趨勢;3)美元應對通脹威脅加息(上調貼現利率0.25個基點只是序幕);4)歐洲央行壓力緩解,可以騰出手來全力救助希腊等國(在此之前,一段時間內債務危機會適當緩解);5)主權信用CDS價格下降,發行成本下降,CDS空單獲利,債券多單獲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