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

人民幣升值所隱伏的危機

人民幣升值所隱伏的國際金融危機
何新(2008.4.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hl8a.html

1、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用同量人民幣可購買的外幣和外國商品比以前多了。外幣及外國商品對人民幣變得便宜了。
2、但是,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用人民幣估價的中國商品貴了。即中國商品對外幣和外國商品長價了。
因此,人民幣升值的同時是中國出口商品升值。
3、換句話說,人民幣升值必然導致中國商品對於外幣及外國商品的價格上漲。
大陸房地產等不動產價格的躍升,是人民幣升值的必然結果。
在以美元作為貿易結算單位的世界廣大地區,中國商品價格由於人民幣升值都在發生價格上漲。
[何新註:我曾總結關於貨幣幣值與物價的關連性聯動原理:本國貨幣幣值變動不僅是貨幣兌換量變動,而且必然意味本國商品物價對他國貨幣及商品兌換量的同步聯動。這一看起來極其簡單自明的原理,卻是當今流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不知道的,因此經濟學界才有“以人民幣升值來應對物價上漲”的荒唐建議。 ]
4、人民幣之升值,是人民幣在世界金融體系中地位調整以及國際金融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
由於人民幣不斷升值所刺激的套利預期,導致國際資金迅速湧入中國設法套兌低價人民幣。因此,中國手中的外匯儲備也不斷快速上升。由於人民幣正在被外資大量收購囤積,致使人民幣超過國內市場之貨幣需求而不斷增量發行。
5、人民幣超量發行,本應當發生人民幣貶值以及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但實際情況卻是人民幣幣值目前不降反升。原因在於:在國際離岸貨幣市場上(offshore Financia Market),人民幣被國際炒家因升值預期而大量收購和囤積。貨幣也是商品,服從於供求影響價格的規律。國際貨幣市場對人民幣的收購需求,造成了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市場壓力。
但是,一旦這些被囤積的人民幣被拋入流通市場,不僅會引發嚴重的金融動盪,並且勢必加劇國內通貨膨脹。
6、由於中國以美元作為主要的外匯儲備形態,因此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也導緻美元的增量發行,致使大量美元及美元資產在中國手中囤積。
7、困擾美國經濟的根本問題有三:
  (1)政府巨額財政赤字。
(2)巨額國際收支赤字造成的對外債務。
(3)美國國內商業銀行積累的呆壞帳(即不良貸款 ---美國商業銀行也有呆壞爛賬,已引發房次貸危機)。
超量發行美元是美國用以紓解上述問題的主要辦法。而其必然後果,就是美元不斷貶值。
由於中東石油市場是以美元作為結算單位,而國際石油資本主要操控於美國,因此美國正在用石油不斷提價來部分地抵消和對沖美元貶值-----換句話說就是美國迫使購買石油者付出更多的美元來抵消美元超發。
糧食是美國目前正在操作的第二宗國際需求量大的戰略性商品。
8、以上的簡略敘述,實際預示了圍繞人民幣升值所可能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預警信息。
  結論是:
(1)凡貨幣過量發行(超過實物商品市場需求),通常必然導致物價上漲、貨幣貶值(這是一個普遍貨幣規律,即通貨膨脹規律)。
(2)近年人民幣早已過量發行,對國內市場物價也已有明顯拉動作用。
(3)但人民幣幣值目前不降反升,是因為在國際離岸貨幣市場(OFM)上,出現了囤積購買人民幣,以便從貨幣直接交易中套利的期待和需求。
(4)一旦由於某種原因國際炒家所囤積的人民幣被大量拋售,則將對中國和周邊國際金融市場引發類似1998年式的金融危機,引起極其巨大的國際金融動盪。
[注]此前我早討論過,一種貨幣在市場中至少具有三種價格表現:
1. 一種貨幣對其他種類貨幣的交換價格(即匯率)
2. 一種貨幣轉借他人時的使用價格(即利率)
3. 一種貨幣對於其他商品的交易價格(以實物為衡量的貨幣價格)
  較確切地說:
貨幣在貨幣市場中與其他貨幣交換的比例就是匯率。
貨幣在貨幣市場中轉讓使用權的租賃價格就是利率。
貨幣在市場中交換商品的比例就是物價。
三者密切相關,互相連動,一變則皆變。
  
何新:關於匯率、利率與人民幣幣值(上)  
—— 主流經濟學的經濟盲點
(本文曾發表刊於《香港商報》 2005年4 月4 日- 11 日)  
  
錯誤的經濟思想使人看不清自己的利益歸屬。因此,與利益相比,更危險的其實是思想。  
  —— 凱恩斯    
  
  1   
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議論紛紛。但多數論者似並不了解貨幣匯率以及與此相關之貨幣利率的本質。  
  茲舉一例而言。
一方面央行已數次提高人民幣存貸利率,另一方面對外仍稱人民幣匯率及幣值保持不變。殊不知這二者乃是矛盾的。
  貨幣本身也是有價之商品。所謂匯率,即人民幣以國際貨幣支付的買賣價格。所謂利率,即人民幣對內之貸借價格。 [ 借用物品所付物主之利得謂之租金。借用貨幣所付金主之利得謂之利息。利率即利息與本金之比例。 ] 二者是密切相關並且相互聯動的。
用一個簡單易解的例子來說:比如一座房子,它的銷售價格,即相當於一種貨幣的匯率。它的月租金,即相當於一種貨幣的使用利率。當這座房產的租金上升時,則意味著它的房屋售價也會聯動上升。反過來,當房價上升時,它的房租價格也自然會上升。
同理,利率上升即人民幣之租借費用上升,亦會聯動人民幣幣值之上升。
換句話說:儘管暫時仍未改變官定匯率,但人民幣之實際幣值已由於利率之上調而獲得提升。
因此,期待人民幣升值的西方各國發言人對央行調升利率的評價是:中國政府向貨幣政策之正確方向邁出了“一小步”。
而有關方面對外卻仍宣稱:人民幣不會升值,政府近期無意使人民幣升值。由這種言論,可看出國內經濟學界對幣值、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連動關係存在經濟基礎知識的盲點。   
  
  2   
關於人民幣升值,中國近年一直在承受來自日美的國際壓力。國內則眾說紛紜,當局者莫衷一是。
然而談升值,首先要弄清什麼是貨幣升值。實際上,貨幣升值有兩種涵義,即貨幣涵義與物價涵義。
( 1 )在國際貨幣市場中提升購買人民幣的價格,即提升人民幣對於其他貨幣的價格。此即貨幣升值的貨幣涵義。
( 2 )貨幣升值亦意味著提升人民幣與實物商品的交易能力。幣值在實物意義上等於購買力。提升幣值(在物價穩定不變的條件下)即提升貨幣之實物購買力。但實際上,貨幣升值往往伴隨著通貨膨脹。
尤應注意,若使人民幣升值,不僅意味著人民幣對於國際貨幣體系的價格升值,也意味著以人民幣估價的所有資產(包括勞力)及商品價值對於國際貨幣的普遍上揚。換句話說,此意味著物價工資水平的普遍上漲。
因此,貨幣升值,表面上看,好像這個國家貨幣更值錢了,實際上對國家經濟十分不利。因為貨幣升值後,按外幣計算的商品出口價格相應提高了,這就削弱了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卻又使進口商品價格降低了,大家都願買進口貨而不願買本國貨,造成本國貨在內銷上的困難。同時,貨幣升值還會使外匯儲備受到損失,使外匯儲備折成的本國貨幣相應減少了。  
這種由幣值上升引起的物價上揚有所不同於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發生原因是由於貨幣發行量過大,引起貨幣與商品之比例失調,從而導致物價上升。通常是在收入水平(工資)不變或變幅較小下的價格上漲。而貨幣升值引起的價格上漲,則包涵著一般工資水平的上漲。
  
  3   
大陸目前流行之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的一個重大盲點,就是不認識貨幣之本質。 [ 例如近年在國內頗為流行之一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著),關於貨幣之定義雲:“貨幣就是貨幣行使的職能。”殊為可笑! ] 關於貨幣本質,在經濟理論史中唯有馬克思曾給予最透徹之闡明。正是馬克思解釋了貨幣之本質從而打破了貨幣作為市場崇拜物(所謂“貨幣拜物教”)的神秘現像。  
馬克思指出:貨幣本質上也是一種普通商品。 [ “只要理解貨幣的根源在於商品本身,貨幣分析上的主要困難就解決了。”(《資本論》,《全集》 23—P.62 ) ] 但貨幣作為商品與其他商品之根本不同點在於,貨幣是一種可以交換到一切其他商品的商品(包括交換到不同種類的貨幣本身)。而其他商品,在以物易物之交易中,則只能交換個別種類之貨品。 [ 換句話說,設若有任何貨物,可以用之交換任何其他貨物而樂於被人們(市場)所接受,則此物不論是自然物(如金、銀、鑽石)或人工物(如印刷之鈔紙),此物亦即是“貨幣”。 ]  
換句話說,作為貨幣之商品具有範圍最廣泛的可流通性,而其他商品則不具有此屬性。除此之外,貨幣作為商品之本質,與其他商品並無不同。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一切商品,皆具有二重基本屬性,即:( 1 )具有實用價值(使用價值),( 2 )具有交換價值(交易價格)。貨幣作為一種商品,也具有此二屬性。
貨幣的使用價值即其作為貨幣之職能,例如作為流通工具、價值尺度、價值儲存手段、資本積累工具及資本符號(虛擬資本)等。 [ 馬克思認為,貨幣具有六種功能: 
  1. 價值尺度 / 價值符號  
  2. 流通手段 
  3. 支付手段 
  4. 儲存手段 
  5. 國際貨幣 
  6. 信用手段。  
作為對比,流行之斯蒂格利茨之《經濟學》在定義貨幣為 “貨幣所行使之職能”時,僅舉出其三種職能: 1. 交換媒介, 2. 價值儲藏, 3. 計算單位。表明這位諾獎得主對於貨幣之本質並不清楚。 ]   
貨幣在商品市場中與其他商品相交換的比例,也就是貨幣本身之價格。

  4   
貨幣作為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其價格變動在本質上決定於兩方面:  
1. 價值規律(商品生產之普遍規律[ “生產”,亦即“供給”。商品之客觀價值的形成,反映為生產價格,通常稱作“生產成本”。 ] ) 
2. 供求規律(市場運行之普遍規律[ “運行”,即交換與分配。但是一種商品之客觀價值是否能得到實現,則取決於實際市場交易過程,支配此過程之規律則是市場中的“供求規律。” ] )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認為商品價格是運行在所謂“均衡分析”的真空之中,因此,不承認存在客觀“價值規律”。究竟什麼是“價值規律”?所謂“價值規律”,也就是商品生產過程中價值形成的規律。  
其中包括三項要素:( 1 )社會勞動量化規律( 2 )價值平均化規律(以及利潤率平均化規律)及( 3 )增益衰減規律(利潤率下降規律)。 [ 以上規律,馬克思在《資本論》之第一卷及第三卷中有深刻之闡述。 ]   
一般商品的價值內涵決定其生產價格,此即生產成本形成的客觀價值規律。但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一種貨幣對於其他貨幣內涵的平價購買力,約略相當於它的真實幣值。     
  
  5   
在市場經濟中,價值規律必須通過供求規律而得到實現。換句話說,任何商品之內涵價值(生產投入),必須滿足市場供求關係才能得到實現。
供求規律,乃是決定商品交換能否成功實現的規律。某種商品內涵價值(生產成本)能否在市場中得到實現,既受制於市場中此種商品之供求數量,又必須通過購買者的主觀評價給予確認(從而產生購買意向)。因此,供求規律是決定商品內涵價值能否實現的主觀規律。 (這一“價值實現”問題,列寧曾稱之為市場經濟的根本問題。) [ 《列寧全集》第1 卷,“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  
貨幣作為一種商品,同樣服從於上述規律。一方面服從關於貨幣內涵價值形成之價值規律,另一方面又服從關於貨幣供求關係之供求規律。     
  
  6   
綜上所述,一種貨幣在市場中至少具有三種價格表現: 
1. 一種貨幣對其他種類貨幣的交換價格(即匯率)  
2. 一種貨幣轉借他人時的使用價格(即利率) 
3. 一種貨幣對於其他商品的交易價格(以實物為衡量的貨幣價格)   
  較確切地說: 
貨幣在貨幣市場中與其他貨幣交換的比例就是匯率。
貨幣在貨幣市場中轉讓使用權的租賃價格就是利率。
貨幣在市場中交換商品的比例就是物價。
三者密切相關,互相連動,一變則皆變。但是另一方面,利率是貨幣的使用租金,但利率不等於匯率。匯率反映本國貨幣的國際市場價格,但並不等於實際幣值。

在一定意義上,匯率只是國際間貨幣供求關係的市場表現。
 
而利率則是國內市場中貨幣需求的市場表現。一種貨幣之利率上揚,通常意味著貨幣間接之升值,同時反映著資金市場上貨幣需求壓力的增大。
  
  7  
理解了關於貨幣的上述原理,也就可以理解所謂“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以及所謂“經濟過熱”或“衰退”等術語。這些術語常見於媒體,但其確切涵義,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歷來講不清的。
 
漢語所謂“通貨”即“流通貨幣”之縮語。 “膨脹”即數量增長,“緊縮”即數量縮小。經濟過熱通常與通貨膨脹相關,而經濟衰退則通常與通貨收縮相關。

決定貨幣流通的一個基本規律是: 投入流通之貨幣數量之增減與該種貨幣之幣值(購買力)成反比,而與市場之商品物價水平成正比。 [ 此即西方經濟學所謂休謨— 李嘉圖貨幣定律。但在中國古代,這一規律早在《墨子》及《管子·輕重》中已有闡述。唐之陸贄則明確指出:“物之貴賤係於錢之多少。”“錢少物賤”,“錢多物貴。”(《陸宣公奏議全集》卷4 ) ]   

因此,若一種貨幣流通數量過多,則必會引起商品價格上漲,從而發生通脹。通脹,即意味著非貨幣商品之升值以及貨幣本身之貶值。

但與此相關的一個矛盾現像是,儘管一種貨幣本身由於發生通脹在貶值,但由於非貨幣類商品的名義價格都在上漲,因此以此種貨幣所估價的商品及資產之名義價格,卻在大大上揚。

當前中國實際存在較嚴重之通貨膨脹(即貨幣貶值),國內市場上以人民幣估價的實物資產均在大幅升值。為何外部貨幣(外資,熱錢)仍大量湧入中國市場套購固定資產(如房地產)?明白上述原理,這個現像就不難解釋了。
  
  8  
當人民幣之利率不斷上調,而匯率仍維持穩定不變時,意味著利率、幣值與匯率發生了價格偏離。  
利率上升,意味著人民幣的國內使用費之上揚,同時意味著其他商品價格對於貨幣自身價格的相對下降(貨幣貴了,因此需用較多商品交換貨幣)。故作為貨幣政策,調升利率有助於紓緩物價上漲的壓力。 [ 但利息及稅負作為資金使用費用是生產成本的組成部分。近年隨原材料、能源、交通、環境等成本費用之不斷攀升,成本拉動型通脹也不斷攀升。 ]

但由於人民幣對其他種貨幣的交易價格並未上漲(即匯率未變),用原比價外幣仍可購到同樣名義數量之人民幣,而所購買之中國國內商品,卻可相對增多。因此,此即刺激吸引較多外幣進入中國市場套利及購物(包括購買房地產)。  

於是外資大量進入國內市場,購買人民幣。在此情況下,形成了外幣對人民幣的較高需求壓力(購買壓力)。當匯率是固定值時,遂迫使政府增發人民幣,從市場上購買外幣。否則,就會導致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少外幣多從而自然升值的壓力。

然而,人民幣的不斷增量發行,以及向外流動,必然意味著通貨膨脹壓力的增大。換句話說,單向調高利率而不同步調高匯率的間接貨幣後果,導致貨幣名義價格(持平匯率)與實際價格(利率上升)發生偏離,從而為國際貨幣囤積及炒作提供套利機會,也使得政府欲紓緩通脹壓力減少國內市場貨幣需求的政策,實際上難以完全奏效。 [ 據報導,央行已決定人民幣房貸利率第二次調升。央行稱此舉目的,是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的壓力以及抑制房地產炒作而採取的貨幣政策。 ]   
因此可以說,當前中國金融政策面對著極其複雜棘手的局面,許多現實問題亟須得到理念的澄清。  
  [附·墨子論貨幣]   
《墨經》:“刀糴(解作穀物,下同)相為賈(價)。刀輕則糴不貴,刀重則糴不易王。刀無變,糴有變;歲變糴,則歲變刀。”意思是說:刀幣和穀物是相互成為對方的價格的。例如,一般都說若干穀物值若干刀幣,但也可以反過來說若干刀幣值若干穀物。當人們相對地輕刀幣、重穀物的時候,單位穀物以刀幣表現的名義價格雖高,卻不算貴,因為單位刀幣以穀物表現的價格(實際上是刀幣的購買價格或購買力買力)降低了。當人們相對地重刀幣、輕穀物的時候,單位穀物以刀幣表現的名義價格雖低,也不算賤,因為單位刀幣的購買價格或購買力提高了。國家鑄造的刀幣,它的幣面價值或法定價值是不變的,而穀物的價格卻在變化。穀物的價格一旦發生變化,那麼刀幣的購買價格或購買力也要隨之變化。很明顯,後期墨者已把貨幣看成商品。



何新: 關於匯率、利率與人民幣幣值(下) 
  —— 主流經濟學的經濟盲點
  
  1   
如果面對的是一個統一的開放的世界資本市場,國內貨幣市場與國際市場通流,則匯率與利率必然具有同步連動關係。

但同時,貨幣價格仍會受國際供求關係的調節。 [ 如果受到貨幣市場供求壓力的擾動,則匯率與利率的連動則不意味著同步升降。例如,若美聯儲提升美元利率,則美元應升值。但如持有美元逐利的國際游資利用美元升值套利,而大量拋擲手中儲存的美元,則反而會在貨幣市場上造成美元的貶值壓力。 ]  
 
  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來自何方?首先來自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市場,需求增加。近年國際游資對於人民幣的熱情追逐首先是針對中國國家銀行手中持有的巨額儲備進行的謀利遊戲。他們期待先以低值買進人民幣,以持續的收購壓力迫其升值,然後待人民幣升至高位拋出人民幣換取美元。

儘管中國對外的資本帳戶尚未放開,為什麼國際游資集團敢於大量購買人民幣?這是因為中國國家銀行手中持有7000 億以上的並且仍在增長的巨額外匯儲備。 [2004 年末為6099 億,目前已超過7000 億,有估計認為年底可能超過8500 億人民幣(日本在2004 年為8445 億美元)。僅 2004 年度一年即增長 2067 億美元。 ] 有此增長中的巨額外匯儲備作為準備金,使得國際游資集團敢於放手操作人民幣。因為他們相信,即使在人民幣面臨由於通貨膨脹壓力造成的貶值風險時,只要拋出人民幣換取美元,中國銀行隨時有能力按照官定匯率為其兌換美元或其他貨幣。  
國家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的金融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國際收支逆差彌補和維護匯率穩定的流動性資產,這個流動性資產就是硬通貨。外匯儲備的增加是我國國際收支順差不斷增加的結果。但是,在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發行也在同步擴大。

一旦在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逐漸削減或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對人民幣的持有信心就會喪失。這種喪失會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國際貨幣市場將發生對人民幣的拋售壓力,一方面是國內金融市場上也會發生對人民幣的拋售壓力。 [ 這種拋售會有三種主要表現形式:( 1 )從金融機構中高速提取人民幣變現,( 2 )將人民幣轉為外幣、黃金等硬通貨,( 3 )將人民幣兌換為實物囤積從而發生搶購商品風潮。 ] 考慮到中國在上述情況下,人民幣將急劇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崩潰。 (上世紀九十年代南美地區及亞洲地區的金融風暴,最終都是由於國家外匯儲備被國際游資集團洗空而導致本國貨幣幣值的急劇崩潰。)
  
  2   
在過去的26 年裡,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從1979 年至2003 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4% 。 1978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473 億美元, 2004 年達1.65 萬億美元。 1978 年,中國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 億美元, 2004 年已達到11547 億美元。 1978 年,中國外匯儲備為1.67 億美元, 2004 年已達到6099 億美元。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三。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實力和地位的上升來自不斷快速增長著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國商品的競爭優勢直接來自商品的低價,間接來自廉價之勞力。由於人民幣與美元直接掛鉤,當美元不斷下跌時,人民幣也相對貶值,從而導致中國出口商品更具競爭力。

據報導,中國的外匯儲備僅在2004 年一年內增長2067 億美元。而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來自國際貿易順差。 ( 2004 年經常項目順差約600 億美元。)這種貿易順差,來自九十年代以來由出口帶動的高速經濟增長,同時來自國際市場對中國較廉價商品與勞務的巨大潛在需求。 [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中國的出口總量每十年裡就能翻五倍,去年,出口總量占到了中國GDP 總量的35% 。 ]

第二是來自外部資本對中國的產業投資( 2004 年約500 億美元)。

第三,外部投資中的另一塊相當大的份額,則來自國際游資集團對人民幣及人民幣資產的購買。亦即來自短期資本輸入,即“國際游資”俗稱“熱錢” (約1000 億美元)。實際上,外部直接投資是一種債務。因為外部資本集團所持有的巨額人民幣是隨時可以要求即期兌付的債券。

隨著人民幣大量外流,這種金融危機的危險正在不斷增大。 (根據國際通貨市場的“多”、“空”效應, [ 做“多”即建倉,收購,囤積。做“空”即出倉、拋售、清倉。 ] 會不確定地對人民幣造成日益增大的供求壓力,而醞釀著使人民幣急劇升值或急劇貶值的金融風險。)
  
  3   
但是,儘管外部資本已持有巨額人民幣,之所以仍未能興風作浪,則與中國非開放的外匯管理體制有關。中國實行強制結售匯管理制度以及人民幣的非自由兌換性,一方面使得對外貿易外彙的直接獲得者不是外貿廠商而是中國的國家銀行。另一方面出口外匯所得及外部資本進入,都不是直接進入中國通貨市場而是自動被國家銀行所截留,並轉變為國家外匯儲備。 [ 強制性結售匯制,實質是一種金融保護製度。一個企業出口了1 億美元的商品,創匯1 億美元,這1 億美元到了中國之後,就被中央銀行約按1 : 8.3 的匯率,用8.3 億人民幣把這1 億美元買了回來,企業得到8.3 億人民幣,同時,國家的外匯儲備增加1 億美元。所以說,與現有外匯儲備資產6000 億美元相對應的12 , 000 億以上之人民幣已經投放到國內市場上,包括房地產市場和消費市場。 12 , 000 億人民幣僅是基礎貨幣,在流通過程中由於乘數作用,又可產生投資與消費的其他倍增效應。這是近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國的強制結售匯管理制度實質是一種金融保護製度。正是依靠這一制度,使得外部游資無法集中巨額游資直接通過通貨市場操作貨幣供求從而影響人民幣匯率。

因此:( 1 )如果中國出口順差轉為逆差導致外匯儲備之急劇下降,或其他金融原因導致外匯儲備之急速下降,

或者( 2 )如果外匯體制變化導致人民幣國際化以至最終自由買賣,則人民幣必然會發生急劇波動。

  4   
當前中國經濟中出現了物價持續上漲以及能源等資源及資本的短缺和價格高企,因此出現了關於經濟是否“過熱”的爭論。

導致當前物價上升的原因是:( 1 )部分人口工資上升,( 2 )能源價格上漲,( 3 )土地(地租)價格上漲。 ( 4 )自然資源(環境、土、水等)價格上漲。 ( 5 )資金價格(利率)上升。

當前中國之通脹,主要是成本拉動型,並且明顯受到國際能源市場及原料市場要素價格的快速上漲所帶動。  

在某種意義上,這種通脹是高經濟增長之一種必然。其中國際能源及原材料市場的高幅漲價,是導致中國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國際能源及原料市場價格的高幅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國際金融資本針對中國需求而操炒的。

由於通貨膨脹的發生,近年國內發生了關於中國經濟是否過熱問題的爭論。實際上,從歷史看,任何經濟體的高速成長,必然伴隨著由於需求擴張帶動的物價上漲。但是,只要這種價格上漲速度低於經濟增長速度和國民收入的增長,低於貿易順差的增長以及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則對整體國民經濟並無不利的影響。   
  
  5   
所謂經濟過熱是指投資過度,而投資過度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勞動力供給不足。而今天中國經濟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是,中國的勞動力始終處於嚴重過剩狀態。  

中國的勞動力總量比整個經合組織的勞動力總量還要大。在2003 年的時候,中國人口已經接近13 億,勞動力總量達到7.6 億。 2.56 億在城市經濟中就業, 1.53 億受僱於農村地區的非農產業, 3.25 億仍然就業於農業部門。最保守的估計,中國的勞動力過剩總量是1.5 億。實際上由於統計失真或誤差,中國的人口總量或者勞動力總量很可能被嚴重地低估了。

近年由於國民收入分配失衡,下層社會收入增長低弱,通貨膨脹對下層人民產生巨大壓力,導致社會階級關係高度緊張。經濟之高增長未能普遍惠及於下層民眾,相反,由於“下崗”即“失業”的廣泛發生,這種“減員增效”的增長甚至不利於下層民眾。為建立“和諧社會”,此種失誤必須由國家以“以民為本”社會政策和新的國民收入之分配管理政策給予有力之調節。  

一方面存在嚴重的庫存積壓(生產過剩), [ 長虹集團近期遭遇的嚴重困難,原因之一是庫存積壓之嚴重。 ] 由此導致生產能力閒滯,開工不足,就業率下降,失業率上升即經濟不景氣。另一方面存在嚴重的物價持續上漲,特別是上游產品(資源及資本的)價格上漲並推動消費價格上漲。  
這種矛盾的,完全違反市場競爭自動調節機制的經濟現像,在七十年能源危機後也曾出現於西方國家。由於通貨膨脹伴隨著以庫存積壓(生產過剩)和就業不足為標誌的經濟衰退(或停滯),因此西方經濟學界稱之為“滯脹”。
  
  6   
資本主義在本質上和根本上是一種信貸經濟,金融結構和它在歷史時間中的創新具有最基本的重要性。換言之,貨幣是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把現在和未來聯繫在一起的東西。
 
當前中國年儲蓄率年年高漲,表明貨幣發行過多。這種巨額貨幣儲藏如果全部投入流通,本來會導致惡性通脹,但由於生產能力過剩,需求飽和,投資獲利部門狹小,巨額多餘貨幣退出流通,轉為高額消費和房地產投資及貨幣儲藏。

還有相當部分則用於收購國有資產,例如山西的煤礦。浙江是中國民間企業對外出口大省,特別溫州寧波地區。這裡來自外資換匯取得的巨額民間游資,成為中國沿海城市房地產及少數能源類資產急劇升值的金融原動力。  
外資進入中國後,轉換為人民幣。大額人民幣目前仍不能自由出境,因此其中相當份額轉移到國內購買房地產及其他金融資產。還有相當份額轉移到香港金融市場,加之國內實體產業利潤率低,銀行中大量過剩資金亦被轉移到房地產信貸投機活動。這是2002 年以來,滬、港、江、浙地區房地產及香港股市快速升值的原因之所在。    
  
  7   
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虛擬世界中,薩伊定律保證了經濟體系在充分就業點上的長期均衡,而所有對於這種美好狀態的短期偏離都被認為可以通過“看不見的手”而被自動和迅速地加以糾正。  
但反對新自由主義學說的(凱恩斯稱之為新古典主義)凱恩斯指出:經濟的充分就業狀態只不過是一種幸運的偶然。當經濟處於就業不足狀態時,總的消費傾向偏低將妨礙資本的增長。
任何經濟,如果它打算存在下去,必須至少能夠再生產自身,即它必須能夠滿足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並能夠更新在生產過程中的消耗。
在現實社會的經濟體中,資本家(其擁有有形的生產資料)和勞動者(其出售勞動時間給資本家)之間對於經濟剩餘的分配,基本上是一種有利於資本家的權力關係。決定收入分配的不是價格市場的自動調節機制,而正是由上述關係所造成的財富分配的不對稱性。
更具體地說,真實價格均衡分配以寡頭壟斷市場力量為基礎,而不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所決定。   
在財富分配不平等的具有一定階級結構的社會中,權力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驅動力。財富和收入的分配必須作為估計任何一個現代社會的出發點。財富和收入的分配不能如新古典主義者所企圖作的那樣從競爭性商品和要素市場的定價中推導出來。價格是財富分配的函數,而不是相反。財富的分配反映了社會的經濟權力結構。
因此,大規模私有化政策不是經濟走向良性的動力,而是加速社會緊張和激化社會矛盾的現實力量。
  
  8   
自1995 年中美財長會議以來,美國以華經濟政策的主要著眼點,一是集中在產權改革即私有化上,一是瓦解中國金融體系的自我防衛功能即金融自由化上。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日益深化,保護性金融體系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後防線。伊拉克戰爭,使美國控制了世界第二大石油資源。近期以來,美國及國際游資在石油期貨上作多頭,不斷拉高國際油價。國際油價在可預期的時間內,最終仍可能一路走高,據國外估計,兩—— 三年內甚至有望高達80 美金/ 桶。在當今形勢下,石油、黃金以及基礎原材料都已成為被國際游資集團從事金融炒作的國際金融資產。    
通過油價以及基礎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拉升,正在對人民幣匯率上升造成持久的壓力。而改變人民幣匯率的最終目的,是破解中國的保護性金融體制。   
另一方面,人民幣近年大量流出國境,以及由於外資大量湧入,外部經濟勢力手中已操控著巨額的人民幣資產。當外部游資集團對人民幣做“多”時,人民幣即呈現“升值”壓力。但一旦匯率高升,這些人民幣及與人民幣相關的其他金融資產(包括房地產)又可能被大量拋售,從而套取匯率利差,同時給人民幣造成巨大的貶值壓力。如果中央銀行為保衛匯率而拋售外匯儲備,外匯儲備一旦接近拋空底線,那時中國確實可能面臨極其重大的金融危機。由此而發生的一系列連帶社會後果,將是難以逆料的。
  ( 2005 年 3 月 20 日 ,上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