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市操縱黑幕
2009年04月25日
【作者:馮亮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從去年10月份起,當我研究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COMEX期金持倉報告的時候,開始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有2~3家的大型儲金銀行 (Bullion Bank)壟斷了COMEX期金的絕大多數頭寸。 CFTC會有兩份定期出版的報告,第一份是COT報告,每週五下午會公佈,這份報告主要公佈期金市場具體的頭寸情況。
CFTC還有一份月度報告《銀行參與期貨、期權市場報告》,這份報告給出了銀行在商品市場持有頭寸的具體情況。上圖是根據這份報告,得出的黃金價格走勢與 三家美國銀行淨空頭頭寸佔總淨空頭頭寸的比例之間的關係,黑色線是黃金價格,紅色是三家美國銀行淨空頭頭寸佔總淨空頭頭寸的比例。所謂的“淨頭寸”就是多 空頭頭寸之差。商業性的頭寸幾乎都是淨空頭頭寸。為了確定這些銀行對期金市場的影響,我們必須計算一下他們淨空頭頭寸佔總淨空頭頭寸的比例。從圖中,我們 可以發現黃金價格走勢與三家美國銀行淨空頭頭寸佔總淨空頭頭寸的比例之間有近似正比關係,也就是說金價越高,這三家銀行越是有興趣做空。非常清楚從 2008年7月到11月間,這三家美國銀行從零頭寸迅速增加到佔總淨空頭頭寸的67%,這是赤裸裸的操縱市場。每當黃金價格上漲的時候,這三家銀行就會大 幅增加其在期金市場上的空頭頭寸,最高的時候竟然達到總淨空頭頭寸的2/3。還有一個很驚人的事實,這些銀行賣出的空頭頭寸涉及黃金的總額竟然占到世界年 礦產量的10%。我一開始很懷疑這些銀行手中是否存有這麼多的黃金,因為CFTC規定美國所有的期貨合約必須有90%以上的實物作為交易基礎,這些準備用 於交割的黃金都放在紐商所的倉庫裡,但是CFTC從來沒有核實這些實物是否存在,而是由交易商們自己公佈,至於數字真偽就無法甄別了。那麼到底是誰在操縱 期金市場呢?很可惜在CTFC的報告中從來不會向公眾披露這三家神秘的銀行。直到最近,當我看到了一些資料才解開了心中的疑團。
在美國財政部公佈的一份名為《銀行衍生物活動報告》中列出了頭五家最為熱衷於黃金和貴金屬衍生物場外交易的銀行。上圖描述了這兩家銀行佔銀行業黃 金衍生物交易份額的情況,JP摩根和匯豐基本上已經控制了黃金市場。除了2007年的二、三季度,這兩家銀行佔全部銀行業涉及的到期日小於1年的黃金衍生 物交易份額的85%~100%。
下圖是關於JP摩根和匯豐所持有黃金衍生品的名義價值,在2007年這兩家銀行所持黃金衍生物的價值隨著黃金價格上漲而不斷增加,平均為520億 美元。這相當於黃金近年來平均年礦產量的90%。在2008年的頭三個季度,這兩家銀行所持有的黃金衍生物價值更是達到平均850億美元。前面我們曾經說 過有三家美國銀行在期金方面的淨空頭頭寸達到總淨空頭頭寸的67%,也就是說這三家銀行出售的空頭頭寸價值世界年黃金礦產量的10%。這難道是一種巧合 嗎?所以我很願意認為這三家不知名的銀行其中應該就有JP摩根和匯豐,從2008年的三到四季度JP摩根和匯豐減少了224億美元,即18%的黃金衍生 物,這大概能購買黃金年礦產量的54%。還有一件驚人的巧合,匯豐銀行同時也是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 GLD的黃金保管人。巧合的事情其實還遠不止此,當我翻閱SPDR GLD在香港的招股書,又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JP摩根和匯豐都是所謂的認可參與者,也就是說這兩家銀行是SPDR GLD投資人,其中JP摩根還是SPDR的大股東。另外匯豐還是倫敦黃金市場五個參與黃金定價的成員之一。這一系列的巧合真的巧得讓人難以置信。
昨天黃金是貨幣體系的中心,而今天黃金是一種很特殊的投資品種,它既有商品屬性,又有金融屬性。黃金不平凡的身世也就注定了它的複雜性。最近大家 都很關心儲備貨幣的問題,很多人認為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正在遭受挑戰,其實無論是特別提款權還是歐元都很難真正威脅到美元的霸權。真正讓美元感到威脅的只 有一個,這個就是昔日的貨幣之王——黃金。這是因為,第一,黃金到今天還是一種重要的外匯儲備手段,特別在西方的發達國家仍存有大量的黃金儲備;第二,由 於黃金的避險特性,一旦國際上有風吹草動,資金便會湧向黃金。美國監管部門之所以放任一些大型銀行操縱市場,其原因就是美國政府為了維持低利率政策和美元 的主導地位,長期壓制黃金市場價格。因為一旦黃金價格暴漲,很可能威脅到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所以每當黃金價格上漲的時候,西方的央行便會大舉拋售黃金。 這就造成一個獨一無二的現象,每當黃金價格上漲,我們便會發現在期金市場上敢於做空的人就越來越多。一般來說,商品都是買漲不買跌,而黃金市場卻恰恰相 反,有買跌賣漲的現象。
我所揭露的還只是美國操縱黃金市場的冰上一角。一般來說,我們要分析投資品價格的時候會依據兩條線索,一個是供求關係,另一個是多空力量對比,可 是在黃金的領域還有一條秘密的線索。央行正是在這裡用一隻看不見的手暗中實現了對黃金市場的操控。這條秘密的線索就是“黃金套息交易”(Gold Carry Trade)。所謂的“黃金套息交易”的由來就是黃金放在中央銀行的倉庫裡,沒有任何利息收入,但是出借給銀行,收取一定的利息還能獲得一定的收入。而以 JP摩根公司為首的國際銀行家從中央銀行手中以超低利息借來的黃金,再到黃金市場上出售,拿到手的錢轉手就購買較高回報率的美國國債或者別的債券,穩吃之 間的利差,這被稱為“黃金套息交易”。這樣一來,拋售中央銀行的黃金既打壓了黃金價格,又獲得了一定的收益,還同時刺激了美國國債的需求,壓低了長期利 率。而對於這些大型銀行來說既能獲得低息的資金來源,還能通過套息交易賺上一筆,這真稱得上是一舉數得的好買賣。 “黃金套息交易”可謂滿足了央行和大型銀行的方方面面利益,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聯手長期對黃金市場進行操縱。
不過,“黃金套息交易”也不是一點風險沒有。銀行家從中央銀行借來的黃金大多是6個月左右的短期合約,但投資的很可能是長期債券,如果中央銀行到 期索要黃金,或金價持續上漲,銀行家的處境就危險了。為了對沖這種風險,銀行家們就要同黃金生產商進行交易。很多黃金生產商也為了鎖定風險,往往會在銀行 家們提供的低息貸款等一些條件的利誘下簽訂黃金遠期銷售合約。於是,銀行家手中就有了黃金生產商未來的產量作為償還中央銀行黃金租借的抵押。再加上,中央 銀行家和銀行家原本就是一家人,所以租借合約幾乎可以無限延長下去。於是,銀行家就有了雙保險。不過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因為如果金價持續大幅上漲,銀行 家的如意算盤就不好打了。首先,金價大幅上漲的話,黃金生產商們可能待價而沽,投資者可能進行搶購,造成供應緊張;還有,金價高漲直接增加了銀行家們購買 黃金回補的成本。因此,銀行家們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慮,也很有意願壓低金價。對於這些銀行家們最好的選擇,就是跑到期貨市場上做空黃金或者操縱黃金價格,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JP摩根和匯豐手中持有著絕大多數的COMEX期金空頭頭寸。全球“黃金套息交易”規模相當大,具體的空頭數量很難確定,可能在 10000噸黃金以上。很多分析師認為正是因為央行通過“黃金套息交易”故意壓低黃金價格,否則,現在的黃金價格很可能是數以千計。雖然大型銀行在 CFTC的縱容下能在期金市場呼風喚雨,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金融海嘯爆發後,黃金的避險需求加大,投資者持有黃金的意願有所增大。同時,這些大型銀 行繼續故意壓低黃金價格,甚至在現貨市場上黃金價格出現了“升水”的現象,這就是“期現倒掛”現象。與此同時很多實物金幣的價格也對期金價格產生不小的溢 價,另一方面投資者卻能從期貨市場買入“便宜”的黃金,於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黃金的實物交割,涉及實物交割合約大幅增加。比如在2008年12月3 日,當時的數據顯示COMEX庫存量迅速減少,這主要是因為12月份的期金開始交割後交割量大增,光是開始交割的頭三天,就有39%的合約已經履行了交 割。從NYMEX的數據來看,當時COMEX庫存中註冊存貨為2908224盎司,而已經完成的交割量為1147300盎司,約為39.5%。而在 2008年10月份,整個月的交割量也才1155400盎司,而且這個數據已經是歷史高位了。
正在大型銀行為實物交割而犯愁時,央行又出手相助了。每週二晚上,我們能在歐央行的網站上看到央行出售黃金的消息,但是歐央行從來不公佈這些黃金 的買主是誰(美國人也在做著相同的事情)。我相信這些黃金都是賣給了上述的大型銀行,比如2009年3月31日是COMEX期金3月份合約最後交割的日 子,在這一天作為黃金交易商,擁有大量黃金空頭頭寸的德意志銀行需要交割850000盎司黃金,也就是8500份合約黃金。就在同一天歐央行宣布賣出了 35.5噸,約合1141351盎司黃金,真的是太巧了。
下面我們來談談“央行售金協議”和IMF的問題。 1999年的“華盛頓協議”限制歐洲各大央行的年售金量不得超過400噸,為期4年。從1980到1999年,黃金價格從每盎司850美元下降到275美 元。一旦歐洲各央行達成協議同意限制黃金拋售,金價便開始掉頭向上,直到現在。而第二個央行的售金協議在2004年達成,有效期為5年,這就是著名的“央 行售金協議”。各國簽訂這個協議的初衷是保證黃金作為財政儲備的地位,同時又不想影響紙幣的貨幣地位。根據這個協議的規定央行售金的限額包括了黃金出售和 出租,也就是說對“黃金套息交易”有所節制。可是裡面仍有貓膩,細心的人會發現歐央行公佈的售金數字是黃金及黃金等價物,問題就出在黃金等價物上。什麼是 黃金等價物呢?在“黃金套息交易”中,央行出借黃金給金融機構,過一陣黃金機構需要將黃金還給央行,這就是所謂的黃金掉期。同時,金融機構為了能按時償還 黃金,也與金礦商簽訂一系列類似遠期的合約,也屬於黃金衍生物。華爾街的天才們在這過程中發明了一系列的衍生物,十分複雜。這些黃金衍生物就是所謂的黃金 等價物。西方央行和IMF公佈的黃金儲備中從來沒有具體說明其黃金衍生物的具體數量,就拿黃金掉期來說,很可能央行已經將黃金出租出去了,但是按照現行的 計算方法,其黃金儲備的頭寸是不變的。黃金反壟斷行動委員會(GATA)長期要求西方央行和IMF公佈其黃金儲備中黃金衍生物的具體頭寸情況,但是從來沒 有得到正面回應。
IMF的問題更為嚴重,IMF共持有3217噸黃金,其中的88%估計都是在30年前IMF在其創始會員國擔保下買進並持有到現在的。剩下的403噸,也 就是12%左右的黃金儲備大概是在1999~2000年期間通過非市場渠道購進的。 IMF通過制定央行黃金儲備會計的官方准則,幫助美國推行其“強勢美元政策”。 IMF所謂的黃金會計準則允許會員國央行對其黃金儲備採取重複計算的方法誇大其黃金儲備,就是說會員國同時將其在IMF的黃金儲備計算入本國的黃金儲備。 這有點像納斯達克股票交易量計算方法,每一次股票買賣重複計算,買方算一次,賣方再算一次。所以,我們會觀察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雖然西方各國央行年年出 售黃金,卻從不見他們的黃金儲備有多少下降。
在2006年的5月份,IMF儲備會計委員會收到了一份名為《黃金掉期與黃金存(貸)款的處理辦法》的報告,這份報告披露了IMF一些成員國的央 行將黃金掉期等一些黃金衍生品算作黃金儲備以誇大其黃金儲備數量的事實。 2007年1月,IMF的儲備資產技術小組(RESTEG)在一次會議後建議不應該將黃金銀行的未分配黃金賬目算成儲備資產,IMF迫於壓力開始檢討其黃 金儲備的會計政策。總的來說,在黃金的問題上,現行的製度缺乏起碼審計製度,很多數字的真實性無法確認。特別是一些國家央行的黃金儲備數字的真實性非常令 人懷疑,首先就是美國。美國號稱擁有超過8134噸黃金儲備,在IMF佔有17%的投票權,很可惜已經有50年沒有審計過其黃金儲備數量了,如果好好查查 美國的黃金儲備倉庫,應該會有大發現。另外,對於IMF聲稱所擁有的黃金儲備數量,我也很懷疑其真實性。
按照IMF的規定,其黃金儲備中現在只有403噸可供對外出售,而其餘的2814噸實際上是不能動的,因為這些黃金儲備實際上是會員國在IMF的 份額。就算要出售這403噸黃金也需要得到IMF會員國85%以上的大多數同意才行。不過別忘了美國有17%的投票權,而其餘的184個會員國才不過 83%的投票權,也就是說沒有美國佬點頭,誰都別想動這些黃金。從2002年這一輪黃金牛市開始已經過去的7年中,美國政府不斷運用各種手段打壓黃金價 格。從2005年起,美國就開始炮製“IMF拋售黃金”的謊言,因此每當黃金價格加速上漲的時候,我們就會聽到IMF將要拋售黃金的消息,其目的只不過是 為了打壓金價而已。
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通過大型金融機構操縱黃金市場大致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如此,其實在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前後,美國人對市場的操縱絕不止在黃金市場上。美國人在外匯市場動作也很大,很多事情似乎都不是偶然的,可是這已經不是這篇文章的範疇了。
(作者為金頂黃金投資公司黃金分析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