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關於匯率變動的詭異原理(補充修訂稿)
(2010-06-27 07:22:46)
何新:關於貨幣匯率變動的詭異原理
http://blog.sina.com.cn/hexinbbs
毫無疑問,人民幣升值問題是美國所佈設的一個陷阱。
美國在1985年9月通過著名的“廣場協議",有效地誘日本墜入日元升值的陷阱,從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使日本經濟由高峰跌入長期衰退。
2005年以來,美國誘使中國以近萬億的巨額外匯儲備購買了美國債券。其後,美國就開始頻繁使用這一匯率武器,從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三方面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
可嘆的是,中國的經濟學家、企業家以至多數國民,對於匯率可以成為摧毀中國國民經濟的武器亦普遍昧無所知。究其原,是因為人們對於貨幣匯率的基本知識茫昧無知。最荒謬而危險的誤解就是以為匯率等於幣值,不知道匯率是匯率(兌換外彙的價格),幣值是幣值(貨幣的真實價值);二者並非一回事。那些妄談人民幣升值的經濟學家,往往把匯率與幣值混為一談,那麼不是出於無知就是有意的誤導(參看本博相關討論)。
正是無知與陰謀,使當前的中國經濟瀕臨險境。實際上,全部匯率問題,可以概括為頗為詭異的以下三項規律;
1/當外幣匯率貶值,則本幣所交換之外幣數量遞增。
2/當外幣匯率升值,則本幣所交換之外幣數量遞減。
3/兌換外幣之增量或減量比率,與貶值或升值之比率相當。
洞悉這三條關於匯率的詭異原理,美國所欲運用匯率武器而對中國動作的目標與動機,即一覽無遺。
何新:關於匯率變動的詭異原理(補充修訂稿)
以上匯率規律的詭異是在於,對於兩種貨幣A、B來說,A的升值同時就是B的貶值。因之,當一種貨幣的匯率發生上升或下降的運動時,會同時呈現兩種相反的幣值變動;而若涉及到債務問題,還會同時發生四種趨勢不同的幣值數量變動。
例如,若人民幣升值,因為這同時就意味著美元對人民幣的貶值”——就意味著外國投資人,這時可以利用這一原理套取匯率變動的差價,也等於中國銀行在用貨幣增量貼補外國投資者。
而若人民幣升值,對於承擔美元債務的人而言,就意味著以美元計量所承擔的人民幣數量遞減。那麼美元負債務人,就可以用比借債時少的人民幣,折合為美元來償還債務。
明白了匯率變動的這種詭異性,就可以理解:實際上人民幣的每一次升值行為,都會在金融上給中國造成極其重大的雙重損失——第一是在貨幣的現金匯兌方面,第二是在作為債權人的債務收益方面。
在某種(受限制的)意義上可以說: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是給外國人發紅包、送禮,贈送金錢!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外國人對中國銀行的每一次升值行為,都會發出熱情地歡呼了! !
(以上根據何新先生的講述記錄。問題比較複雜,頑石記錄表達或不夠準確)
何新:匯率升值利差規律
(何新說:)關於人民幣升值與賺美元的關係問題,其實可以簡化為一個具有實用性的極其簡單的規律和操作:
1/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背景下,設法籌到美元。 (不論在任何地方,中國,或者其他貨幣離岸交易市場;趁現在河西美元利率極低。)
2/把美元按照目前匯率換為人民幣,靜等人民幣升值。
3/待人民幣升值後,將手中的人民幣再換回美元,即可賺到升值前後不同的美元差價。
4/ 所獲利潤的規律是:此期間人民幣升值的比率,就是美元轉換前後所得利潤的比率。
這個規律可以命名為匯率升值定律或匯率利差定律。
舉例:
如昇值前:1美元換8元人民幣
升值一倍:1美元換4元人民幣
則:若在升值前先用1美元換得8元人民幣,
當其升值後,再用8元人民幣即可換得2美元。
人民幣升值一倍,意味著所獲美元利潤為一倍。
(同理可證:若人民幣升值10%則獲利10%,升值 20%則獲利20%……)
【附註】長期以來,美聯儲為刺激美國經濟復甦,一直奉行近乎零利率的超低利率、弱勢美元(即美元貶值)政策。其基準利率僅約0.25%。這種政策與人民幣在中國國內經濟嚴重不振的情況下,仍持續奉行的升值匯率政策形成強烈反差,並為利用這種匯率政策入境套利的美元熱錢,提供了極其巨大的利得空間。
近幾年高盛、索羅斯等美國投行利用國人對這個匯率升值定律的蒙昧無知,通過美國政府的不斷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而在中國掠得巨額利潤。
例如:幾年前人民幣兌美元約8.7/1,目前約6.7 /1,約升值30%。意味著當時進入中國的美元投資,兌換為人民幣後——即使別的什麼也不做,當其資金撤出中國回兌為美元時,即可通過美元獲利約30%。
假如當時高盛等投行基金進入中國為1000億美金,則這筆錢僅僅通過兩次與人民幣的換兌,按照目前人民幣匯率即可自動增生為1300億美金;淨賺額度約達300億美金,即約2000億人民幣。天下沒有這麼好賺的錢了!
但是由此推論:
如果按照舊匯率從外面打進來的美元是1000萬美金,而按照升值後比價提走的是1300萬美金,則在美元賬目上,中國外匯儲備由正收入轉為負收入,即出現虧損或債務。債務累積會侵蝕現有的外匯儲備。
——中國人傻,錢多,快來吧!
廣場協議 (Plaza Accord)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美國壓力下各國同意讓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簽訂後,上述五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緻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 1985年9 月,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協議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跌幅20%。
在這之後,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為代表的美國當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當時的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為代表的金融專家們不斷地對美元進行口頭乾預,表示當時的美元匯率水平仍然偏高,還有下跌空間。在美國政府強硬態度的暗示下,美元對日元繼續大幅度下跌,最低曾跌到1美元兌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也就是說,日元對美元升值了一倍。
普遍認為,日本經濟自上世紀90年代後進入迄今長達 20多年困頓低迷期的罪魁禍首就是“廣場協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