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毛澤東反美核訛詐的民族品格
趙必珊
《環球視野》2010年3月16日第283期,
摘自2009年5月《毛澤東思想研究》
【摘要】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先後四次面臨美國公開的核威脅、核訛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老一輩革命家在正確認識原子彈作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全民族的力量,打破了核訛詐。在不同時期,在不同場合,毛澤東多次發表關於原子彈、核戰爭、核威脅的講話,這些講話一方面解放了中華民族受壓抑的精神,激發了全民族與強敵戰鬥的自信;另一方面這些講話又傳承了中華民族“以戰止戰”的軍事智慧和 “以民為本”的人文思想,體現了毛澤東對外軍事鬥爭中的民族品格。
二戰後,美國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過程中,多次憑藉手中壟斷的原子彈對他國進行核威脅。新中國成立前,美國先後在1946年3月(伊朗危機期間)、1946年11月(希臘內戰期間)分別對前蘇聯、前南斯拉夫進行核威脅,成功地遏制了兩國的軍事行動。緊接著,在第一次柏林危機期間美國再次成功對前蘇聯實施核威脅。在新中國成立後至1969年的20年時間裡,美國又三次(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第二次柏林危機期間、古巴導彈危機期間)成功地對前蘇聯實施核威脅。而在這同一時期,中國則挫敗了美國的四次核威脅:朝鮮戰爭期間、我兩次炮轟金門期間、我核武器研製期間。
在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場合,毛澤東就原子彈、核戰爭及核訛詐多次發表過講話。這些講話一方面飽含民族情感,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與強敵作鬥爭的鬥志;另一方面又充滿民族智慧,成為挫敗核威脅核訛詐的思想武器。
一、破除原子彈神秘,把民族精神從西方列強“船堅砲利”的陰影中解放出來
1946年8月6日,毛澤東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 斯特朗談話時指出:“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1]這就是著名的“原子彈是紙老虎”論斷。從時間來看,這一論斷誕生於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一周年之際。但這絕不是偶然的巧合。它是作為軍事家的毛澤東,在敏銳地認識到核武器巨大的物質毀傷效應和精神毀傷效應後,在冷靜地審視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國際政治形勢變化後作出的論斷。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積貧積弱,在與西方列強的鬥爭中屢戰屢敗。民族精神低迷,民族凝聚力渙散,甚至到了亡國滅種的地步。在抗日戰爭中,毛澤東看到了中華民族解放自身的偉力,對民族充滿了自信。他曾經說過:“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
但是,抗戰勝利後,國內國際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內,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控制著全國政權,拒絕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它憑藉裝備精良的龐大軍隊、雄厚的物資和外匯儲備以及美國提供的精良武器,積極準備內戰。國際上,美國為主宰世界秩序,採取大規模軍事干涉的手段來支持國民黨政府;蘇聯爲了自身利益要求中國共產黨在國內鬥爭中向國民黨妥協。 [3]在當時,要維護民族尊嚴,結束民族的屈辱歷史,開闢民族的嶄新未來,必須提高全黨和人民對政治、軍事形勢的科學認識,尤其是認清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以激發全民族與美蔣作鬥爭的鬥志。另一方面,由於核技術在當時是尖端科技,美國又是在極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研製,人們對這種武器的效應了解極少。原子彈突然在廣島、長崎爆炸,並顯示出巨大毀傷效應後,自然會產生核恐懼、核神秘,同時核武器製勝論也應運而生。在當時,無論從政治環境、經濟實力還是技術力量上,中國共產黨無法解決原子彈的問題。如果不從思想上解決原子彈效應認識上的誤區,就會使核訛詐成為可能,就會出現戰爭還沒有開始就已在精神上輸掉一籌的可能。
因此,正確認識原子彈在戰爭中的作用,掃除原子彈帶來的心理障礙,並以此統一思想,調動全民的積極性成為黨在當時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毛澤東認為,原子彈的戰場效應固然強大,但它只是戰爭力量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他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武器。他反對誇大原子彈的作用。因而,當《解放日報》渲染原子彈的毀傷效應時,毛澤東認為,《解放日報》是在製造“恐怖”氣氛,犯了“政治性很強的原則錯誤”[4]。毛澤東提出“原子彈是紙老虎”的論斷,既是蔑視原子彈,也是蔑視帝國主義。在當時,它至少起到了兩個歷史性的作用。
第一,否定了原子彈在戰爭中的絕對作用。掃除了原子彈的神秘,掃除了人們心中核恐懼陰影,把中華民族壓抑的精神從列強“船堅砲利”的陰影中解放出來了,去掉了中國人民100多年來在心裡對列強的“怕”字,壯大了中華民族的氣勢,為後來反核訛詐做好了心理準備。在朝鮮戰爭中,當志願軍幹部回答採訪者為什麼不怕原子彈的時候,他們說:“毛主席說原子彈是紙老虎,我們就覺得它沒有什麼可怕的。”[5]可見,志願軍在入朝之前就對打敗原子彈作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對克敵制勝充滿了自信。
第二,向帝國主義及反動派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敵的精神狀態。在當時,這一論斷,及時地提高了全黨的認識,增強了黨與強大敵人作鬥爭的信心。儘管在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沒有遇到原子彈戰爭,但戰爭的勝利,以雄辯的事實證明了毛澤東論斷的正確性,從而樹立了黨的威信,鞏固了黨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堅定了全國人民跟黨走的信念,為後來反核訛詐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二、彰顯民族自信,以敢於犧牲絕不屈服精神壓倒敵人囂張氣勢
毛澤東提出了“原子彈是紙老虎”的論斷,但他並不否定原子彈本身的毀傷效應,他實事求是地說:“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屠殺的武器。”[6]“原子彈是紙老虎”的論斷是毛澤東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前進的方向上得出來的結論。在馬克思主義者的視野裡,帝國主義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帝國主義必將滅亡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新型生產力原子能掌握在帝國主義手裡,也必然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歷史作用。毛澤東曾對巴西記者說:“說西方是先進的,這也是一種迷信;恰恰相反,它們是落後的。自然,它們有一點東西,無非是幾斤鋼鐵和幾個原子彈;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它們在政治上是落後的,是腐敗的,是低級趣味的,所以我們看不起它們。” [7]總的來說,毛澤東對於原子彈採取蔑視的態度,“第一我們不怕”[8 ]。在面對核威脅時,毛澤東說“要打就打”[9]。在當時特殊的政治、經濟、軍事條件下,他的不怕、敢打的底氣來自於他對中華民族的自信。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毛澤東看到了民族的偉大力量,他認為中華民族有智慧和力量來戰勝敵人。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不但洗刷了100多年來中華民族的恥辱,解放了中國人民的人身,而且解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恢復了中華民族的自尊,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強。然而,擁有原子彈的敵人畢竟是強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認為不能怕。他說:“每天總是怕,在幹部和人民裡頭不鼓起一點勁,這是很危險的。”[10]他說的“鼓勁”就是彰顯民族自信心,以無所畏懼的精神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毛澤東自信以中華民族的戰爭智慧能夠戰勝核武器。朝鮮戰爭爆發後,毛澤東認為“手榴彈”(落後的武器)可以打敗“原子彈”。 1950年9月5日他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說:“無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打原子彈,……我們中國人民是打慣了仗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後打敗你。” [11]事實上,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以挖通道、地洞、築防衝擊波牆防禦原子彈,以近距離作戰戰術,迫使美軍因顧慮傷及自身而放棄使用原子彈,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戰爭智慧。而朝鮮戰爭反核威脅的勝利,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戰勝原子彈的自信。
在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毛澤東在黨的代表會議上指出: “帝國主義拿來嚇唬我們的原子彈和氫彈,也沒有什麼可怕。世界上的事情,總是一物降一物,有一個東西進攻,也有一個東西降它。”[12]“降”核武器的東西,除了自信和智慧外,毛澤東還認為應該有敢於鬥爭不怕犧牲勇於犧牲的決心。 1954年9月,人民解放軍砲擊金門時,美國公開實施核威脅,並對大陸實施大規模核打擊選定目標。解放大陳島後,美國使用核武器的傾向進一步增強。對此,毛澤東表現出了極大的犧牲精神。 10月23日,他在會見印度總理尼赫魯時說:“如果發生戰爭,我們的經濟和文化計劃都要停止,而不得不搞一個戰爭計劃來對付戰爭。這就會使中國的工業化過程延遲。但是把中國全部毀滅,炸到海底下去,是有困難的,中國人是會永遠存在的。”[13]1955年10月,毛澤東在接見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時說:“如果他們要打,原子彈已經放在你頭上,那麼一炸,炸一個大窟窿,從中國炸進去,從美國炸出來。……打個窟窿有什麼了不起呢?” [14]從當時中國面臨的威脅來看,這些講話不能簡單認為這是毛澤東詩人氣質的語言,而是他作好了承受敵人實施核打擊最壞的打算。
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毛澤東的講話進一步印證了他不怕犧牲絕不屈服的決心。他說:“現在要打,中國祇有手榴彈,沒有原子彈,…… 但是如果帝國主義硬要打仗,我們也只好橫下一條心,打了仗再建設。”[15]1958年8月,人民解放軍第二次砲擊金門,美國再次實施核威脅。 9月上旬,在第十五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說:“我們現在只有手榴彈跟山藥蛋。氫彈、原子彈的戰爭當然是可怕的,是要死人的,因此我們反對打。但是這個決定權不操在我們手中,帝國主義一定要打,那末我們就得準備一切,要打就打。”[16]為此,中國已經考慮到有可能在沿海島嶼地區準備接受原子彈打擊和城市的毀滅,毛澤東說:“為了最後勝利,我們願意承擔第一個打擊,滅掉帝國主義,無非是死一大堆人。”[17]在沒有原子彈甚至常規武器也落後的情況下,面對敵人的核威脅,毛澤東敢於犧牲絕不屈服的決心極大地打擊了敵人的戰爭意志,在政治上、道義上給敵人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他們並無真正把握阻止我正義行動,最後只得放棄核打擊意圖。 [18]
三、傳承民族智慧,發展核武器以核止核
在反美核威脅的過程中,毛澤東深刻認識到核武器在現代國家中的軍事作用和政治作用的。儘管他在戰略上蔑視原子彈,但在戰術上他還是重視原子彈的毀傷作用的。他多次表示“怕”原子彈。 1955年4月,毛澤東會見英國共產黨主席波立特時說:“美國手裡有幾顆原子彈,如果說不怕它,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搞和平運動呢?”[19]10月,毛澤東會見日本國會議員時說:“丟原子彈誰也害怕,日本人怕,中國人也怕,所以最好還是不打,盡一切力量爭取不打。”[20]1965年1月9日,在回答斯諾關於他是否還認為原子彈是紙老虎的問題時,毛澤東說:“我不過講講而已,真打起來會死人的。”[21]
但是,毛澤東的“怕”,不是單純的被動的怕,而是如何破解原子彈大規模毀傷效應的積極思考。美國的核訛詐,不但掣肘了統一祖國的行動,而且極大地傷害中國人民的自尊。為打破美國的核威脅,毛澤東發展了中國古代“以戰止戰”的軍事思想,認為要打破美國的核訛詐,必須自己擁有原子彈。這一思想可以概括為“以核止核”。 1955年1月28日,毛澤東在會見芬蘭首任駐華大使孫士敦時說:“為了抵抗核壟斷,我們也要掌握原子彈!”[22]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又明確提出: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砲,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23]。以後,“以核止核”的思想逐漸確立。 1961年9月,毛澤東對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說,核武器“越造得多,核戰爭就越打不起來”[24]。 1964年6月22日,在會見參加日本召開的第四屆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後訪華的外賓時,毛澤東說:“現在一些核大國,特別是美國,拿原子彈嚇唬人”,“我們的國家將來可能生產少量的原子彈,但是並不准備使用”, “我們是用它作為防禦的武器”[25]。 1964年10月16日,在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當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核武器越是美帝國主義及其合夥者所壟斷,核戰爭的危險就越大。他們有,你們沒有,他們神氣得很。一旦反對他們的人有了,他們就不那麼神氣了,核訛詐和核威脅的政策就不那麼靈了。”[26]中國有了原子彈後,對敵產生了巨大的威懾力,有效地破除了敵對我的核訛詐。
四、以民為本,把人民作為反對核訛詐的根本力量
“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在革命鬥爭中,毛澤東繼承了“民本”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把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起來,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歷史動力,並創立人民戰爭思想。在反對核訛詐的鬥爭中,毛澤東把人民作為反對核訛詐的根本力量。
毛澤東認為,人民是決定核戰爭勝敗的根本力量,而不是原子彈,從根本上否定了“核武器製勝論”觀點。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原子彈後,1945年8月 13日,毛澤東就在延安的干部會議上發表了題為《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的講話,他說: “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鬥爭,原子彈是空的。” [27]1946年8月6日,他對斯諾說: “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28]表明了人民在核時代戰爭中的作用。
毛澤東認為,人民的力量可以戰勝核戰爭。他相信人民的智慧可以戰勝核武器。 1955年3月31日,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代表會議上講話時談到:“我們相信,只要依靠人民,世界上就沒有攻不破的'法寶'。”[29]毛澤東認為,人民的力量是懾止核戰爭的根本力量。 1958年9月,在第十五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到國際形勢時說:“我看美國人是怕打仗。我們也怕打仗。……英、美、德、法那些西方國家怕我們怕得多一點。為什麼它們怕得多一點呢?就是一個力量的問題,人心的問題。”[30]
經過朝鮮戰爭、兩次台海危機期間的反核威脅,毛澤東看到了人民力量在現代戰爭中巨大的作用,他認為人民戰爭具有超越核戰爭的力量。 1960年5月,毛澤東在會見拉丁美洲、非洲國家及地區的代表團時說:“美國有錢,有槍砲,有原子彈,它說我們窮,沒有錢,槍砲也少,也沒有原子彈,所以它欺負我們。但是我們有民兵,你們古巴也有民兵,民兵比原子彈還厲害。” [31]正因為如此,中國的人民戰爭表現出與原子彈同樣有效的威懾力,成為遏制敵人發動核戰爭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6〕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4-1195,1195.
〔2〕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3〕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 858.
〔4〕吳躍龍.毛澤東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J〕. 文史精華,2003,(12).
〔5〕牛軍.毛澤東的外交遺產〔J〕.人大建設,2007,(2)
〔7〕〔9〕〔15〕〔16〕〔23〕〔30〕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04,412,326,412,27,407-408.
〔8〕〔22〕程蔚東.中國神火〔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9,9.
〔10〕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390.
〔11〕〔12〕〔13〕〔14〕〔20〕〔29〕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3-94,404,369-370,484,484,404.
〔17〕戴超武.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和中蘇關係〔J〕.二十一世紀,2001,(4).
〔18〕趙學功.核武器與美國對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的政策〔J〕.美國研究,2004,(2).
〔19〕〔24〕〔25〕〔28〕〔31〕毛澤東外交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205,476,540,61,398-399.
〔21〕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01.
〔26〕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N〕.人民日報,1964-10-16.
〔27〕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