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人民幣為什麼不能成為國際貨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js8e.html
2010年6月30日
匯率是一種前瞻性資產價格。目前因人民幣持續升值,人民幣成為了國際投資熱追的對象,因此各國投資者(包括銀行)都願意持有。暫時地造成了人民幣正在走向國際化的假相——於是甚至有人樂觀地認為:人民幣未來將可以成為取代美元的國際貨幣(硬通貨)。
這是一種對中國人非常具有危險性和誘惑性的誤導!
(一)
一種貨幣能否成為國際貨幣,關鍵取決於其幣值與匯率的持久穩定。最重要的是,在一旦遭受拋甩時,仍能保證不會發生貶值。因為毫無疑義,如果一種貨幣匯率急劇貶值,必然會導致其持有者遭受嚴重的損失。
目前,人民幣之所以受到國際上歡迎,是由於中國手中持有較充足的外匯儲備。從而能在一定時期內保證——當人民幣的國際持有者在全球各地向中國銀行進行兌換時,中國銀行能夠按銀行固定牌價為其兌換美元(或其他國際幣種)。
而正是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保證了國際投資者可以利用升值前後的匯兌差價套取紅利,這是當前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具有信心的原因所在。
換句話說:正是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及相關國際資產,成為支撐人民幣目前匯率的根本保證。
(二)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的金本位制度下,美國的黃金儲備曾經是支持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保證。後來由於越南戰爭,導緻美元超量發行,美國國庫中的黃金被外國兌換趨近掏空,於是造成美元匯率崩潰,造成1971年的所謂“尼克松衝擊”。
【附註一:1945年,世界主要國家財長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會議,約定二戰結束後,以美元取代英鎊作為國際通用貨幣。
而美國政府承諾: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價關係,用美國國庫黃金作為美元幣值始終保持穩定的擔保金融品。但由於越戰期間軍費消耗巨大,美國連年發生外貿赤字,致使美元大量超發流向世界。而在外國要求兌換下,作為美元幣值支撐物的國庫黃金儲備迅速近乎枯竭。
尼克松政府於1971年8月5日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該政策包含了兩項重大措施:
(1)放棄金本位,美元與黃金脫鉤,停止以國庫黃金兌換美元。換句話說,美元匯率失去實際的擔保物。
(2)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進口附加稅。 上述政策導致二戰後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這就是現代經濟史上著名的“尼克松衝擊”。 】
此後,美元連年大幅貶值。經過多次復雜的多邊談判後,美元與日元、馬克、英磅、法郎(後來是歐元)等組成幣值關聯調整,互為保證的新世界貨幣體系,這就是所謂浮動匯率制。
(三)
但是,當前人民幣幣值與匯率已經面臨著難以維持穩定的重大危機:
(1)一種貨幣的匯率與幣值不是一回事,匯率是貨幣對外幣的買賣價格。幣值反映貨幣的實物購買力。當前,人民幣名義匯率與實際幣值,已經發生嚴重背離 ——名義匯率不斷上升,而實際幣值即市場購買力則嚴重下降。
目前,中國國內物價嚴重上漲,表明人民幣的實物購買力(幣值)正在下降,國內經濟已經面臨著發生嚴重通貨膨脹的挑戰。
(2)中國的出口勢頭正在受到全面遏制。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國際市場遭遇衰退。而在國內,中國政府也正在由鼓勵出口的政策轉變為所謂內需主導的不明智政策。
因此在新的未來形勢下,中國的外匯儲備,今後已很難因出口而獲取較大的增益。中國經濟未來也很難繼續保持過去10年中那樣的高速增長。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很快將不復存在。甚至有可能變成依賴外部資金供給、資源供給以至糧食供給的純進口國。
(3)匯率變動引導著國際資金的市場流動。匯率升,則資本流入。匯率降,則資本流出。
由於2005年以來人民幣在不斷升值,國際投資者正在從中國現存的外匯儲備中獲得巨大溢價(紅利),因此外資滾滾流入。
總體而言,這種模式是一種“吸金老鼠會”的模式,是難以持久的。因為一旦流出的外匯資金量大於流入量,則中國外匯儲備則會陷入負增長,中國將反而成為國際上的最大負債國。則人民幣的匯率發生貶值就是不可避免的。
【附註二:所謂資金“老鼠會”的吸金模式是:
——承諾支付高利息從而吸取資金。然後,不斷以所吸納的新增資金,支付所承諾的利息。只要為套利而進入的資金一直源源不斷,則這“老鼠會” 就不會破產。但由於所有進入的資金實際都是債務,債務不斷累積,底座就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加大。所吸納的資金愈多,債務壓力就愈大,直到最終入不敷出,資金鍊發生斷裂,於是“老鼠會”發生崩盤。
以人民幣不斷升值來吸引外資的模式,實質也是這樣一種 “老鼠會”的吸金模式。 】
今後幾年,隨著中國外匯儲備銳減(我懷疑在去除美國國債部分後,目前中國的外儲對外債已經是負值),而所購買長期美債的損失巨大(被套牢而難以貼現)——一旦有索羅斯一類國際投資者在國際市場大量拋甩人民幣,則人民幣將發生幣值崩潰從而觸發嚴重的金融危機。 (類似1990年英磅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都是教訓。)
這個過程,目前已經有徵兆。
(四)
有人可能會問:美元本身早已是一種虛擬貨幣,本身並沒有任何強大的儲備作為支撐,為什麼美元仍能成為國際硬通貨?
因此也有人推測美元泡沫早晚會崩潰,從而被各國拋棄。其實這乃是片面之論。
由於美國多年持續存在巨額國際逆差、巨額財政逆差,美元在世界上大量增發,美元匯率確實面臨著重大的貶值壓力。
但另一方面要看到,即使在發生次貸危機期間,美元幣值在國內實際也是相當穩定的。由於美國一直處於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可以自主決定貨幣政策,因此美國國內物價水平相對不受國際匯率變動的影響。
從美國國內市場看,無論美元匯率對外幣發生升值或貶值,其國內市場上的基本物價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這表明,美元的真實幣值——即實際購買力是穩定的,一些年來並沒有發生大的貶值。
美國多年以來一直以玩弄國際匯率作為武器。美國操縱美元的匯率升或降,同時施壓其他國家的匯率政策,目的就是以匯率武器謀求美國的經濟利益而已。可以說,美國一向是以操縱匯率來盤剝全世界。
對於美國,中國近年自覺不自覺地作出了極其巨大的經濟納貢:
(1)中國購買巨額美債,為美國輸入了近1萬億美元的資金。這筆巨款幾乎相當於美國年GDP的10%。
(2)由於美元匯率長期貶值,而人民幣持續升值,中國所持有的近1萬億美債早已嚴重縮水。
(但是,目前中國當局對於自己所持有的美債已因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發生嚴重縮水這一重大情況,似乎尚無所知。)
本來為維護國家經濟利益,中國應當在美元和人民幣匯率發生嚴重波動的情況下,在國際金融市場及時拋售美債以避免這種損失。但這樣做就必定會導緻美元匯率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巨大擾動。結果中國在美國的煽動和鼓勵下,樂於作一個所謂“負責任的大國”——不僅未及時拋出美債,反而不斷增購,不斷用自己來之不易的外匯儲備為美國經濟輸血。
中國輸入美國的1萬億美元的確在危機期間救助了美國。但是,中國自己並不太清楚就裡,美國人民也毫不領情。在美國心目中,中國似乎就應該是一個稱臣納貢的依附國,而中國官員則是不清楚國家利益何在的傻子。
(3)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而中國輸入美國的大批商品之所以廉價,是由於中國長期為出口企業提供補貼,從而才能保持價格的競爭力。
美國一直指責中國的出口補貼。但是,這種出口補貼,實際也等於是中國政府對美國消費者提供的間接特種補貼。因為正是中國的廉價消費商品幫助美國政府在國內維持著物價穩定和美元的幣值穩定,抑制了通貨膨脹。
可以說,正是美國經濟中的這些“中國因素”,對於美元的幣值穩定起了重大作用。除上述外,還必須看到,雖然美元早已不再依靠黃金儲備維持匯率,但目前支撐著美元匯率的的則是:
(1)美元、日元、歐元加上人民幣四大國際貨幣的利益連鎖體系,通過日、歐以及中國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干預,協調支撐著美元匯率體系的穩定。
(2)美國本身掌控擁有極其巨大的國際金融資產。美國金融資本幾乎壟斷、主宰、控制著世界市場上的多數石油、主要糧食以及多種重要原料資源,也控制著高端科技、醫藥、軍工品的資本市場。在這些領域中,美國都是重大股權的持有者。
這些金融資產,構成了維持美元價值的實體擔保物。換句話說,如有必要,美國可以通過拋售這些金融資產,回籠美元,從而抑制美元貶值。
今年4月突發的希臘危機,就是由於美國高盛公司和索羅斯率先拋售希臘國債券而引發的(其表面理由似乎是國際評級機構對希臘主權信貸的評級降低)。拋售的結果,是歐元急劇貶值,而美元則小幅升值,從而極其奇妙地把連年濫髮美元造成的國際金融貨幣危機,轉嫁到歐洲。目前,這一過程還未結束。 (索羅斯如是說。)
所以,近年美元匯率無論貶值或升值,其實都是美國以金融手段盤剝世界各國的策略,也是美國以金融手段調整其國際收支赤字,同時調整當前世界金融結構的戰略措置,而遠不是美元匯率失控或崩潰的前兆。
目前,人民幣在美國壓力下仍在被迫緩慢升值。如若中國應對不當,很可能就會成為未來國際金融結構正在發生的大調整過程的下一個主要犧牲者。這將給中國的經濟改革和國計民生,都造成後果不可估量的損害。這並非什麼“陰謀論”,而是一種鐵的現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