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十論
作者:資料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8-8
看什麼新進----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一)
清姚鼐《古文辭類纂》中收有歐陽修《為君難論》一文,此文從戰國時期趙孝成王不用老將廉頗而任用新將趙括、秦王贏政不用老將王翦而任用新將李信致使戰敗兵失得出結論,秦趙二國之君“樂用新進,忽棄老成,此其所以敗也”;並闡述說,“大抵新進之士喜勇銳,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聽勇銳之語則易合,聞持重之言則難入也。”毛澤東讀此評點到,“看什麼新進。起、翦、頗、牧其始皆新進也。周瑜、諸葛、郭嘉、賈詡,非皆少年新進乎?”在毛澤東看來,事業的成敗不在於人的新進老成,而在於人是不是賢、是不是有能,是不是為將之材。
注重為將之材,強調將帥作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研究國家興亡學說的中國兵法對此作了深入探討。 《孫子兵法》認為“道、天、地、將、法”是決定國家興亡、戰爭勝敗的基本因素,“將”是其中之一。賢能的將帥是國家的輔弼,輔弼的周全國家就強盛,輔弼的欠缺國家就衰弱,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六韜》還指出,要把選人任將當作國家存亡安危的大事來認真看待, “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也,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將不可不察也。”什麼樣的將帥才算的上是“國之輔”呢? 《孫子兵法》指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曹操稱此為“五德”,注曰:“將宜五德備也。”為將之材要五德兼備,不可偏廢。杜牧說,“蓋智者,能機權、識變通也;信者,使人不惑於刑賞也;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勇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所謂“智”就是智慧,知識淵博,多謀善斷,能正確認識事物,預見事態變化,有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戰勝敵對勢力的能力;“信”就是誠信,言出如山,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仁”就是愛人如己,珍惜生命,能與部屬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勇”就是果敢,銳意進取,不避風險,不怕犧牲,盡守職責;“嚴”就是威嚴,嚴明法紀,嚴格執法,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孫子兵法》還指出,將帥在做到五德兼備的同時,還要做到“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這樣的將帥才稱的上是“國之輔也”、“國之寶也”。
辮賢去姦,撥庸拔銳,選拔五德兼備的為將之材是中國兵法思想的重要內容。 《尉繚子》說,“民言有可以勝敵者,毋許其空言,必試其能戰也。”選拔為將之材,在進行素質考察的同時,也要進行實踐檢驗,把可用之人放到實踐中去鍛煉、去檢驗。素質考察的關鍵要看是不是那塊料,不能把“世俗之言” 當作選人的標準。 《六韜》說,“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世俗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而蔽君,忠臣死於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則國不免於危亡。”把“世俗之言”當作辨別賢庸的標準,平庸之輩就會結黨營私、拉幫結夥、互相吹捧、以虛名蒙蔽君主獲取爵位,出類拔萃的人難免不因莫須有的罪名而喪失晉身之途,這樣國家終將危亡。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是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名將,周瑜、諸葛亮、郭嘉、賈詡是三國時期的主帥及謀士。白起、王翦、廉頗、李牧最初都是以新進之士建功立業的,周瑜、諸葛亮、郭嘉、賈詡更是以“少年新進”立下功勳的。因此,事業成敗的關鍵在人才,選拔人才的關鍵在能力。毛澤東曾說,三國時期,曹操帶領大軍攻打東吳,那時程普40多歲,周瑜20多歲,程普雖是老將,不如周瑜能幹。大敵當前,誰人掛帥?還是後起之秀周瑜掛了帥印,結果打了勝仗。古時候可以破格用人,我們為什麼不可以破格提拔!他希望在新中國能創造一種氛圍,讓為將之材脫穎而出,層出不窮,為中華民族的複興貢獻才智,建立功勳。
老粗出人物----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二)
毛澤東一生多次談到漢高祖劉邦,稱讚劉邦是高明的政治家,從他的談論中我們可以領悟出一些深刻的兵法道理。 1964 年1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老粗出人物!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都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息,張良說,什麼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韓信要求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他媽的,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南北朝,宋、齊、梁、陳,五代梁,唐、晉、漢、週,很有幾個老粗。”毛澤東還指出,劉邦是個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決策和用人是中國兵法探討的重要內容。
中國兵法中講的“計”、“謀”、“算”,說到底就是決策。 《孫子兵法》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杜牧注,“廟算者,計算於廟堂之上也。 ”“廟算”指的就是在廟堂之上做出戰略決策。 “廟算勝”就是說在戰前就要做出勝人一籌的決策。 《尉繚子》也說,“兵有勝於朝廷,有勝於原野,有勝於市井。”“勝於朝廷”,就是說在朝廷上就要做出戰勝敵人的決策。劉寅注,“勝於朝廷者,謀定也。”《六韜》認為,主帥心中要有主見,看到有利的時機,要抓住不放,毫不遲疑,大膽決斷。用兵最大的災害就是遲疑不決。 “善戰者,居之不撓,見勝而起,不勝則止。故曰:無恐懼,無猶豫。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善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虎鈐經》也指出,正確的決策是取得勝利的必由之途。 “戰勝而欲必勝者,定謀貴決,機巧貴速,機事貴密,進退貴審,兵權貴一。”劉邦遇事能聽取不同意見,果斷決策,這與他的老粗禀性是密不可分的。
舉賢任能,選將用人是實施戰略決策的重要一環。 《尉繚子》指出,一國之君在做出決策之後,必須要起用賢能之將去實施。不能起用賢能之將,而想佔有天下,必定會落得一個亡國覆軍的結局。 “視人之地而有之,分人之民而畜之,必能內有其賢者也。不能內有其賢而欲有天下,必覆軍殺將。如此,雖戰勝而國益弱,得地而國益貧。”《三略》也指出,“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於眾。……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信賢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則策無遺。”君主治國平天下,在於收攬賢人之心,得賢人者得天下,把賢人當做自己的腹心,任賢使能,這樣戰略決策才不致落空。 《孫子兵法》還指出,將帥受命為將擁有臨機制宜的權力,君主不能從中製禦,“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尉繚子》也強調,將帥在軍中擁有絕對權威。 “夫將者,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 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後,無敵於前。”任用賢能之人為將,保證將帥行使職權,這是國家安定昌盛的重要保障。
歷史上成就大事的老粗很多,老粗一般具有五個優點:一是思想沒有框框,沒有書生氣,不教條,敢想敢闖敢干;二是愛惜人才,肯放手用人,不吝嗇權力,能發揮人才的作用;三是尊重知識,聽得進不同意見,從善如流;四是能吃苦,肯接近社會低層;五是從實際出發,不講面子,不擺架子,不求小利,不圖虛榮。這些正是中國兵法對統帥的基本要求。劉邦是個大老粗,但他具有非凡的膽識和卓越的組織本領,這是他獲得成功的本質因素。試看今日天下,世界著名學府MBA出身的才俊遍布全球,但是他們之中又有幾人能成為經濟王國中的統帥?在經濟王國中的成為統帥的不少倒是那些出身平民、身經百戰的老粗。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曾背誦《史記》中劉邦說的一段話,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糧餉,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並說,有這麼一大幫人為劉邦出點子,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干大事。
誤於隆中對----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三)
《古文辭類纂》中收有北宋兵法學者蘇洵《權書·項籍》一文,此文評述項羽用兵百戰百勝,但其“慮之不長,量之不大”,不能把戰略重點放在咸陽以製天下,雖勝猶敗,最終導致垓下之亡;並由此談到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帛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認為諸葛亮把戰略重點放在益州(今四川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難以進取天下,是戰略上的失策。毛澤東讀此評點到,“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從評點中可以看出,毛澤東不僅贊同蘇洵對諸葛亮戰略失誤的批評,而且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
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復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指出,自董卓專斷朝政以來,豪強蜂起,爭雄天下。曹操戰勝袁紹,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暫不可與之爭鋒;孫權佔據江東,歷經三世,人心歸附,賢能之人盡心效力,可以聯合為援,不可以為敵。剩下可以圖謀的地方只有荊州、益州兩地,將軍可在此建立根據地,安撫夷戎,修明政治。一旦天下有變,可命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向宛、洛進軍,將軍可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從隆中對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復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佔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
隆中對為劉備集團最初尋找立足點、建立根據地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也對三國時期的戰略走勢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由於隆中對在戰略策劃上存有內在的缺陷也束縛了劉備集團的發展,造成蜀漢政權短命。以中國兵法理論分析,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戰略思想失略。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兵法的思想境界。 《孫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摒棄戰爭、確保周全、雙贏共惠是最高的戰略準則,興兵作戰、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戰略上的下策。 《尉繚子》還指出,“戰再胜,當一敗。”在戰場上取得了兩次勝利其損失相當於打了一次敗仗。因此強調百戰百勝不算高明,不戰而勝才算高明。隆中對的主導思想是“先戰而後求勝”,把劉備集團引導到豪強爭戰的漩渦之中,不得不進行無休止的爭戰,在爭戰中尋求勝利,這是隆中對在戰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戰略選擇不利。中國兵法認為自然地理條件是戰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佔據有利的戰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條件才能保全戰爭的勝利。 《孫子兵法》指出,“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強調戰略指導者要根據敵我強弱形勢,選擇有利的戰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條件做出正確的決策,遠途作戰後續不接難以取勝,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難守就不要爭取。隆中對指導劉備集團謀取的戰略地域是荊州和益州。荊州是戰略上的必爭之地,也即是一個是非之地,劉備佔據荊州之後導致劉備集團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局面,最終得而又失,損兵折將;益州地處邊遠,地勢易進難出,不足以製天下。諸葛亮從益州興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條件是其失敗的客觀因素之一。
三是戰略措施不力。戰爭是以綜合實力相競技的事情,綜合實力強的必定戰勝綜合實力弱的。 “戰者,以形相勝者也”。因此,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為使弱勢變為相對的強勢,要掌握戰爭中的主動權,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使敵人的兵力相對分散,我方兵力相對集中,以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分散之敵。隆中對指出,天下有變則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擊,並取天下。出秦川是走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陽是襲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成算。歷史上劉備在佔據荊州之後又西取益州,荊州由關羽駐守;佔據成都之後,諸葛亮又進軍漢中。這即是毛澤東評說的“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分頁}
劉備得孔明,促使其避實擊虛佔據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裡有隆中對的積極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當時的歷史大勢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對缺少中國文化的底蘊和兵法思想的淵源,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策劃,諸葛亮也不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誠可謂隆中對有對無策,諸葛亮有孔無明。它較同時代郭嘉進言曹操的十勝論相差甚遠。對於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當時的人就已經有所認識。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曾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時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毛澤東把劉備集團失敗的原因歸結到隆中對身上,一語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獨步古今。我們批評諸葛亮在戰略上的失誤,並不是否定他在歷史上的貢獻,而是以此探討治亂興亡中的道理。諸葛亮戰略上的失誤與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關係。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未出茅廬即受到劉備的禮遇和器重,少年得志,獨上高樓,沒有經歷過大的人生磨難,沒有對中國兵法不同層面的思想融會貫通,把握精髓。他告訴劉備走上劉邦、劉秀的老路就能複興漢室、取得天下,真乃千古笑談。中國兵法思想層面多、意境深,不同層面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表述是矛盾的,但整體是一致的。只有在人生曲折磨難的礪進中日積月累,才能領悟到中國兵法思想的意境和精髓。毛澤東也正是在人生的磨難中重視中國兵法的。
郭嘉是一位著名人物----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四)
1959年4月,毛澤東在黨的八屆七中全會上說,“希望大家看看《三國志》中的《郭嘉傳》。郭嘉是三國時期的一位著名人物,是曹操的重要謀臣,才識超群,足智多謀,長期追隨左右,出謀劃策,功績卓著。曹操則倚為股肱,常常問計於他。郭嘉三十八歲時病歿。令曹操十分痛惜。郭嘉足智多謀,而曹操能夠問計於郭嘉等謀臣,聽取他們的意見,果斷作出決策,這說明他是一個知人善用、多謀善斷的人物。”不久,毛澤東又在一次談話中說,“世上沒有先知先覺,沒有什麼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劉伯溫。無非是多謀善斷,留有餘地。《三國志》裡《郭嘉傳》值得一讀。郭嘉這個人足智多謀,初到袁紹麾下不得施展。他說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就跑到曹操那裡。曹操說他'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三國志·魏書·郭嘉傳》裴松之註記載,郭嘉胸懷遠量,匿跡修行,不與常人交往,所以當時並不知名,只是有見識的人賞識他。由此引發了毛澤東的感慨,說郭嘉是三國時期的一位著名人物。
毛澤東講的實際上是智謀之士的人生境遇問題。智謀之士是不是多謀,能不能得到君主的賞識信賴;君主是不是善任,能不能禮賢下士、知人善用。這是中國兵法關注的重要問題。中國兵法認為,國無智謀之士不強,君無智謀之士不立,事無智謀之士不成,兵無智謀之士不勝。 “有國家者,未有不任智謀而成王業也”。然而君主對智謀之士的信賴、智謀之士對君主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智謀之士要多謀,謀劃國家安危大計,預見事態發展大勢,消除隱患於未發之際,匡正君主過失,解決疑難問題,輔主正確決策。君主要善任,以摯誠之心待智謀之士,隆禮重義,勿施以欺,勿施以詐,君無禮遇則智謀之士不至,君不摯誠則智謀之策不出,君主能否得到智謀之士、能否得到智謀之策全在於君主對治世大道的追求。周文王原是商王朝週部落的首領,週部落長期受商王朝的奴役欺凌,歷盡艱險危難,後來按照姜太公的謀劃才推翻了商王紂的統治;姜太公是一位具有高深謀略的人,長期不遇明主,以替人屠牛販酒為生,年愈七十才遇到周文王,受到文王的禮遇,他輔佐文王、武王平定了天下。所以《尉繚子》說,“良馬有策,遠道可致;賢士有合,大道可明。”君主與智謀之士相遇,道合而志同,志同而情親,治世的大道才可彰明。
郭嘉是歷史上罕有的智慧之星,是值得學問家深入研究、藝術家大書特寫的人物。最初他北上晉見袁紹,袁紹不能用,又投奔了曹操。他向曹操進言,論斷曹操十個方面勝於袁紹:“袁紹禮儀繁多,常為形式所困;公從實際出發,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袁紹割據一方,逆歷史潮流而動;公順應統一大勢,奉天子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東漢滅亡在於對待豪強過於寬縱,袁紹以寬濟寬,不能整飭危局;公撥亂反正,以嚴治政,上下皆循法度,此治勝三也。袁紹外表寬宏大量,內心量小忌賢,所任用者唯其親戚子弟;公外表簡單嚴肅,內心機智英明,用人不問遠近、唯才是舉,此度勝四也。袁紹多謀少決,往往事後才能意識到應當採取的策略;公謀定即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袁紹沽名釣譽,喜歡聽奉承話,那些能言善辯外表上看德才兼備而乾不了實事的人多歸之;公以誠待人,不務虛名,以儉率下,有功必賞,那些有遠見灼識、真才實學的人都願意為公所用,此德勝六也。袁紹見到飢寒之人憐憫益於顏色,卻不考慮那些從未見到的貧困百姓,謀劃救國輔民的大計;公對眼前小事時有忽略,對待大事從不含糊,思慮所及不限於直接接觸的人,恩德加於四海,此仁勝七也。袁紹不會用人,大臣之間爭權奪利,疑惑叢生;公用人得法,使人各盡其力,不能相互傾軋,此明勝八也。袁紹以親疏定是非,賞罰不明;公是非分明,賞罰有道,此文勝九也。袁紹聲眾勢強,但不懂用兵要領;公精通兵法,能以少勝眾,用兵如神,此武勝十也。 ”十勝論為曹操戰勝袁紹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礎。曹操曾說,“使我成大業者,必此人也!”視郭嘉為股肱,出則同車、入則同帳。曹操評價郭嘉忠誠善良,智慧淵深,品性美好,通達事理,過絕於人。有人曾非議郭嘉“不治行檢”,郭嘉泰然自若,曹操見其有大丈夫意氣,愈發敬重他了。郭嘉智慧淵深,通達事理,十餘年為曹操出謀劃策,動無遺失,過絕於人。赤壁戰敗,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嘆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於落得這等地步!”更加深刻的領悟到了智謀之士的重要作用。
歷史上智謀之士大抵有三種人生作為:一是為帝王之師或帝王謀臣,出謀劃策,輔主成功,姜太公、張良、劉伯溫是也;一是為帝王相將,躬身實踐,匡扶宇內,曹操、李世民、曾國藩是也;一是為布衣書生,著書行世,人不知其詳,黃石公、李筌、趙本學是也。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他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毛澤東還指出,我說郭嘉是藉郭嘉的事來說我們的黨委書記,不要多端寡要,每天都在混混沌沌之中。毛澤東就是一位集古今智謀之大成的歷史巨人。
觀人觀大節----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五)
毛澤東把《資治通鑑》看作是一部大相砍書,一生不厭其讀,從中探討中國兵法的思想。 《資治通鑑·漢紀》記載,劉備的謀臣法正,主持朝政,多次利用職權行個人恩怨,有人勸諸葛亮禀告劉備,限制法正的權力。諸葛亮從大局出發,指出法正像羽翼一樣,輔助劉備翱翔,不能因其有過失就限制他行使職權。 “法正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已者數人。或謂諸葛亮曰:'法正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制。如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邪!'”毛澤東讀此評點到,“觀人觀大節,略小故。”認為觀人要從大處著眼,全面看人,不能求全責備,以小故摒棄賢才。
觀人是中國兵法的重要內容,正確觀人是任人的前提。 《六韜》指出,君主觀人有“六守”: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認為富裕而能夠循規蹈矩,不胡作非為就是仁;尊貴而能夠遵守禮法,不驕傲放縱就是義;重任在肩而能夠信念堅定,不屈不撓就是忠;受託作事而能夠公私分明,不隱瞞欺詐就是信;面對危險而能夠大義凜然,不畏懼退縮就是勇;事繁多變而能夠處置有序,應變無窮就是謀。 “富之而觀其無犯,貴之而觀其無驕,付之而觀其無轉,使之而觀其無隱,危之而觀其無恐,事之而觀其無窮。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貴之而不驕者,義也;付之而不轉者,忠也;使之而不隱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窮者,謀也。”守者,關隘、關鍵之謂也。六守者,觀人之六點關鍵也;守者,守備、不失之謂也。六守者,仁義忠信勇謀,人具其一就不可棄也。 “六守”的觀人思想是中國兵法觀人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國兵法觀人思想中的精華,毛澤東也正是以此觀點來看待法正的。
法正,字孝直,三國時期的智謀之士,《三國志》上稱他 “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最初他投奔劉璋,久不任用,被人“謗無行”,志意不得,只與益州別駕張松友善。後密結劉備,成功實施了劉備集團西取益州的戰略意圖,被劉備任為蜀都太守,輔佐劉備經治巴蜀。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進兵張魯,平定漢中。漢中是益州的北部屏障,曹操佔據漢中後沒有乘勝攻打益州,而是留下夏侯淵駐守,自己倉促北還。法正判斷曹操此次出兵漢中,不是不想進軍巴蜀,也不是力量不及,而是憂患所迫不得不還。 “此蓋天以予我,時不可失也。”他勸劉備出兵漢中,佔據這塊戰略地域。劉備善其策進軍漢中,夏侯淵敗死。曹操在西征烏丸時得到漢中戰報,不無感慨的說,“我本來料定玄德不會有此舉動,必為人所教也。”法正輔佐劉備西取巴蜀,北征漢中,為劉備建立帝業奠定了基礎。劉備稱帝后,發兵東征為關羽雪恥,群臣莫能勸阻,大敗而歸。時法正已死,諸葛亮嘆息道,“法孝直若在,定能製止主上東征,即使不能勸止也不至於落得如此慘敗。”毛澤東讀《資治通鑑》時評點的就是法正在蜀都太守任上的事。
法正量小失政,不足稱道,但以一時一事觀人更不可取。金無足赤,世無完人,十個手指不會一般齊。明智的領導者,常常見到人之所長,求其長而任人;昏庸的領導者,常常見到人之所短,責其短而棄士。善於觀人的人,見到人之所長則知人之所短,見到人之所短則知人之所長。觀人見短不見長是愚,任人避長不避短是蠢。任人之長者勢益強,責短棄士者勢益弱。倘若一個人在領導者眼裡沒有了缺點過失,各個方面就像組成木桶的每一塊木頭,這樣的人很難說不是一個巧偽圓滑的諾諾奴才;一個人在群眾眼裡沒有了缺點過失,十個手指一般齊,這樣的人很難說不是一個庸碌無為的好好先生。峭峭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木桶理論”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求全責備理論。蘇詢在《衡論》中曾說,“先王之選才也,自非大奸劇惡如虎豹之不可以變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術,而全其才以適其用。況為將者,又不可責以廉隅細謹,顧其才何如耳。”
管仲曾說,吾嘗鮑叔經商,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與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我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恥,知我不恥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觀人觀大節,選才貴適用。毛澤東也正是在一次“開除黨籍”、兩次撤銷紅軍總政委職務的境況下,背著許多莫須有的罪名,被歷史推舉到黨的領導核心的,從而才使中國革命走上勝利的征程。
街亭之戰亮宜自臨陣----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六)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歷史事件,評書中說,京戲中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 《資治通鑑》記載:“初,越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合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合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 毛澤東讀此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街亭之戰是諸葛亮初次北伐時蜀軍先頭部隊與魏軍的一次交戰。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冬,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亂後揮師北上,集結漢中伺機北進。轉年春,諸葛亮聲言由斜谷道(今陝西省眉縣西南)進攻眉城(今陝西省眉縣),命趙雲、鄧芝佔據箕谷(今陝西省褒城北)以作疑兵,自己則親率大軍直赴祁山(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北)。在蜀軍聲勢的震撼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降亮,關中由此震動。魏明帝曹叡聞訊命大將曹真增援箕谷抵禦趙雲,命張合西進街亭(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抵禦蜀軍先鋒馬謖,自己則親率大軍坐鎮長安,企圖一舉殲滅無險可據的諸葛亮。趙云不敵曹真,戰敗而返。馬謖與張合交兵於街亭,馬謖據城弱不敵強,上山佔據險阻以待諸葛亮大軍北進。張合攻山不下,絕馬謖水道,馬謖斷水兵敗。諸葛亮大軍行至祁山未與魏軍正面交鋒即無功而返,殺馬謖以責其街亭之敗。
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敗,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中國兵法強調,戰略指導者要估量敵我強弱形勢的變化,選擇有利的時機,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同敵人展開決戰,戰勝敵人。諸葛亮北伐之際,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但是,諸葛亮沒有採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谷,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胜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失誤內心裡應該是清楚的。
毛澤東在讀《資治通鑑》“(太和五年)六月,亮以糧盡退軍,司馬懿遣張合追之。合進至木門,與亮戰,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亂發,飛矢中合右膝而卒。”時評點道:“自街亭敗後,每出,亮必在軍。”說明自街亭之敗,諸葛亮已經吸取了教訓。據《三國志》裴松之註記載,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兩處戰敗,一人之責。一人者誰?亮自身也。諸葛亮初戰失利的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他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過於強調戰爭手段,主動進攻,窮兵黷武,缺乏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認識。這一深層的原因不僅決定了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敗,也決定了他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是非常中肯的評價。諸葛無謀,馬謖冤死。
馬謖,劉備之謀臣,從荊州隨劉備入蜀,被任為綿竹成都令、越太守。諸葛亮南中平叛,問計於謖,謖籌策征服南人之心。亮採納馬謖之策,縱孟獲而南方平定。及馬謖被斬“十萬之眾為之垂涕”,蔣琬也指責諸葛亮做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諸葛亮以馬謖為先鋒,令其孤軍深入敵境,馬謖上山是敗,守城亦敗,諸葛亮非任之也,棄之也。馬謖是一位難得的智士謀臣,諸葛亮不能量才器用,裁定失中,“難乎其可與言智者也”。北宋時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毛澤東從辭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後開始研究戰爭問題,以一介書生投身革命戰爭,他從不諱言自己曾經打了許多敗仗,不能帶兵。遵義會議後他進入黨的領導核心,從此導演了一幕幕戰爭奇蹟。
能軍無出李世民----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七)
明代馮夢龍編纂的《智囊》一書匯集了歷史上近2000 則智謀故事,令毛澤東愛不釋手,圈點批閱。 《智囊》在記述孫臏“駟馬之法”處有一按語,“唐太宗嘗言:'自少經略四方,頗知用兵之要,每觀敵陣,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過數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陣後反而擊之,無不潰敗。'蓋用孫子之術也。”毛澤東讀此評點道: “所謂以弱當強,就是以少數兵力佯攻敵諸路大軍。所謂以強當弱,就是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以五六倍於敵一路之兵力,四麵包圍,聚而殲之。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在毛澤東看來,在總體處於弱勢情況下,關鍵在於掌握主動權,致人而不致於人,從而造成相對的強勢,以相對的強勢敵相對的弱勢,各個殲滅敵人,最終由弱變強戰勝敵人。這是中國兵法的精妙之處,歷史上以此戰法馳騁天下的最傑出人物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唐高祖李淵次子,自幼聰睿過人,臨機果敢,不拘小節,心智深遠人莫能測度。十七八歲時隨其父李淵奉詔征戰,深入敵陣,獨往獨來,所向披靡。時群雄並起,天下蜂擁。李淵、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氣數已盡,於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逐鹿天下。攻取長安後,李淵擁立隋煬帝孫楊有為帝,是為恭帝。恭帝封李淵為唐王,封李世民為京兆尹。李淵稱帝后封李世民為秦王。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自稱帝,是為唐太宗。李世民平生以禮下士,廣納英才,為盜為俠者皆能為其所用,賢能之士無不委身甘效死力。在李淵謀取天下的征戰中,李世民武功最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七月,薛舉在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稱帝。李世民率眾討之,無功而返。不久薛舉死,其子薛仁杲嗣位,李世民再次興師討伐,與薛仁杲在折庶城(今甘肅省涇川縣東北)對峙六十餘日,敵眾十餘萬人,兵鋒甚銳,數來挑戰,李世民按兵不動以挫敵銳氣。至敵糧盡、兩將來降,李世民才說:“彼氣衰矣,吾當取之。”命龐玉先在淺水原(今陝西省長武縣東北)南攻擊敵人,敵將宗羅侯全軍出戰,龐玉先戰敗未潰之際,李世民出其不意親率大軍從淺水原北奄出,大敗薛軍,薛仁杲降。李世民與兵法家李靖探討兵法思想時,曾說:“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今諸將中,但能言避實擊虛,及其臨敵,則鮮識虛實者,蓋不能致人,而反為敵所致故也。”這既是李世民對中國兵法思想的深刻理解,也是他戰爭實踐的高度概括。
孫臏的“駟馬之法”源於《孫子兵法》的虛實思想。 《孫子兵法》指出:“兵形像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兵之所加,如以段投卵者,虛實是也。”認為能做到從戰爭實際出發,因敵情的變化而變化,避實擊虛,戰勝敵人,就是用兵如神。無為虛,有為實。中國兵法上講的虛實,一般而言弱、寡、飢、勞、怯、亂、不虞是虛,強、眾、飽、逸、勇、治、有備是實。用兵的法則是避開敵人之實攻擊敵人之虛。這關鍵在於掌握戰略上的主動權,駕馭戰爭形勢的變化,發現和製造敵人之虛,適時攻擊。這是中國兵法思想的核心,李世民正是抓住了這一核心才做到了以弱勝強,百戰百勝。
李世民一生南征北戰,以弱敵強,屢建奇功,千古罕有。 1920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曾說,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來”;晚年還曾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准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一再流露對李世民能征善戰的讚賞。秋收起義失敗後,在幾千起義官兵中願意再跟毛澤東走的只有七十二人,毛澤東就是以這七十二人為班底,以寡敵眾,以弱勝強,在與強敵的鬥爭中不斷壯大,最終走向勝利,幹出了一翻震撼世界的事業。李世民與毛澤東相比遜色許多,千古中國能軍能出李世民之右者,僅毛澤東耳。
攻魏救趙千古高手----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八)
《智囊·制勝》孫臏處記述:“ 魏伐趙,趙急,請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以刑餘辭。乃將田忌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田忌欲引兵救趙,孫子曰:'夫解紛者不控卷,救鬥者不搏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盡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樑,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困,而收敝於魏也。'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毛澤東在此段文字的天頭畫了三個圈,評點道:“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認為孫臏能夠掌握戰略主動權,駕馭戰爭,調動敵人,在運動中削弱敵人,戰勝敵人,是實踐中國兵法的千古高手。
孫臏,戰國中期齊國人,《孫子兵法》的傳承者。早年孫臏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投奔魏國,任魏將軍。龐涓自知能不及孫臏,薦臏於魏,龐涓又恐孫臏位過於己反而加害孫臏,斷臏兩足使其終生殘疾不得為將。齊國使臣惜臏之才,把孫臏帶回齊國,齊將田忌善待之,薦於齊威王,威王問兵法,拜臏為師。公元前353年,魏將龐涓率軍攻打趙都邯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師出兵救趙。田忌依照孫臏的謀劃,沒有直接去邯鄲救趙,而是引兵直取魏都大樑,攻敵必救,迫使龐涓棄趙回救。孫臏在桂陵設伏,戰勝龐涓。孫臏一舉既解趙國之急,又敗魏國之師。公元前341年,魏國以龐涓為將大舉攻韓,韓告急於齊。齊宣王問救早與晚孰利。孫臏指出,韓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我代韓而受魏之兵。不如陰固韓之志,晚承魏之弊,“則可重利而得尊名也”。齊王善其策,在魏韓交兵五戰五不勝之際起兵攻魏,龐涓以疲憊之師與孫臏戰於馬陵,兵敗自刎。
孫臏“圍魏救趙”是運用兵法思想的輝煌戰例。 《呂氏春秋》上說“孫臏貴勢”,何謂“勢”? 《孫子兵法》指出:“勢者,因利而製權也。”意思是說,所謂“勢”就是要根據戰爭實際創造出有利於己的作戰態勢。 “因利而製權”思想的核心還在於“致人而不致於人”,即掌握戰略主動權,這裡面應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處於主導戰爭全局的地位;二是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自身的行動;三是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主宰敵人的行動。唐代兵法家李靖曾指出,中國兵法千章萬句,不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而已。孫臏“圍魏救趙”的關鍵也正在於此,駕馭戰爭全局,後發先至,調動敵人,變被動為主動,掌握戰略主動權。毛澤東對“圍魏救趙”這一戰法非常重視,對這一戰法所蘊含的思想認識深刻。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其著名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論述外線作戰靈活機動打擊敵人時曾指出,“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解放戰爭時期,他創造性地運用這一思想,指揮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實現了人民軍隊由內線防禦作戰向外線進攻作戰的戰略轉變,牢牢掌握了解放戰爭的主動權。
中國兵法是在天下傾覆,生靈塗碳中概括出來的學問,掌握中國兵法思想有兩個必由途徑:一是胸懷天下安危,躬身實踐,在實踐中捨得拿身家性命去拼賭,在腥風血雨中闖蕩,獲得勝利自然成為兵法大家;一是志心兵法研究,身罹磨難,在磨難中體悟兵法思想,在書本上鑽研只能掌握中國兵法的皮毛,磨難才出真功夫,身罹磨難才能掌握中國兵法的精髓,在鑽研過程中身受磨難、在身受磨難中反复鑽研自然成為兵法通家。捨此兩個途徑不能掌握中國兵法的精髓,從書本到書本只能掌握中國兵法的言辭,誇誇其談,無濟於事。孫臏就是在研究中國兵法的過程中遭受嫉害,身陷窘境,磨煉出真功夫,成為中國兵法的千古人物。孫臏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躺在輜車上謀劃戰爭策略的大軍事家,這不能不讓曾經躺在擔架上謀劃中國革命戰略的毛澤東感慨讚歎。
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九)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記載,吳將陸遜受命抵禦劉備,眾將各自驕傲自負,不聽從陸遜的指揮調度,陸遜申明軍法,以王命禦眾。 “當禦備時,諸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持,不相聽從。遜案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翦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僕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任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也。'”毛澤東讀此評點道:“此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也。”認為陸遜與司馬懿相同,能夠機智果敢,忍辱負重,假君禦眾,不辱使命。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西)人。少時聰穎多智,有奇節,常感慨天下之亂,有憂天下之心。曹操聞之,納為謀士。曹丕即帝位,委懿參與樞機政務。魏明帝時,拜為大將軍。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諸葛亮北侵魏境,明帝對司馬懿說:“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命懿征討諸葛亮,亮敗退。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於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將議駐守渭水北岸,以待蜀軍渡河來戰。司馬懿指出,百姓積聚皆在渭水南岸,此兵家必爭之地。於是引軍而濟,背水為陣,與蜀軍對峙。司馬懿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認為此時諸葛亮上策是兵出武功(在今陝西省咸陽市西、渭河北岸),沿山東進;下策是西上五丈原(在今陝西省眉縣西南斜谷口西側),北渡渭水。諸葛亮不識兵略果然西上五丈原,懿料其必敗。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諸將皆怒,欲與亮決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信詢問戰事,司馬懿复信道:“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認為諸葛亮不通兵略,必敗無疑。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百餘日,心力交瘁而死。蜀將自燒營壘遁逃,司馬懿觀蜀軍營壘,知亮已死。當初辛毗臨軍之時,姜維曾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製吾,豈千里而請戰邪!”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借王命製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
中國兵法思想的主旨是“兵不頓而利可全”,追求以政治經濟手段解決戰爭問題,不追求以戰爭手段解決政治經濟問題。因此,中國兵法關注的首要問題是保全利益,把戰爭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謀取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戰爭中發展壯大自己。司馬懿敵諸葛亮的主導思想也正在這裡。諸葛亮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稱讚諸葛亮是“天下奇才”,當時百姓所說“死諸葛走生仲達”都是司馬懿釋放給曹魏集團的煙幕,曹魏集團才是司馬懿的真正對手。司馬懿的目的是,在與諸葛亮的戰爭中保全司馬集團的政治軍事實力,發展壯大自己。這才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深層次的思想所在。
司馬懿通權達變,戰功卓著,對中國兵法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中國兵法不同層面的思想,這和他的人生磨礪不無關係。當初曹操得知司馬懿通謀略便薦其為官,欲納為己用,懿不願屈己附曹,稱病推辭。曹操任漢相後,又派人召懿,並說:“若復盤桓,便收之。”司馬懿懼怕曹操加害,不得不歸附曹操。曹操察覺司馬懿有雄才大略,又夢見“三馬同食一槽”,因而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內心裡戒備司馬懿。因此,司馬懿常常做一些養牛餵馬的小事,兢兢業業,夜以忘寢,這樣才使曹氏父子放過他。正是這段經歷才使司馬懿形成韜光養晦、膽大心細的禀性,輔佐曹氏四代,為魏重臣屢建奇功。毛澤東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讚賞司馬懿多權謀,善權變。
趙宋祖此弊法---毛澤東評點中國兵法(十)
《南史·宋太祖本紀》記載,南北朝時期宋文帝劉義隆用兵不給將帥任何指揮調度權力,對敵作戰皆按聖旨行事;將帥不能臨機制宜,屢戰屢敗。 “文帝幼年特秀,自禀君德。及正位南面,歷年長久,綱維備舉,條禁明密;罰有恆科,爵無濫品;故能內清外晏,四海謐如。而授將遣師,事乖分閫,才謝光武,而遙制兵略,至於攻戰日時,咸聽成旨,雖覆師喪旅,將非韓白,而廷寇蹙境,抑此之由。及至言洩衾衽,難結兇豎,雖禍生非慮,蓋亦有以而然。夫盡人命以自養,蓋惟桀紂之行;觀夫大明之世,其將盡人命乎?雖周公之才之美,亦當終之以亂。由是言之,得歿亦為幸矣。”毛澤東讀此評點道:“趙宋祖此弊法。”認為劉義隆統御軍政,遙制兵略,不能授權任將,是用兵弊法;趙宋王朝仿效此法導致將不能軍,士不能戰,邊患頻仍,江河淪喪。
“趙宋” 即趙匡胤建立的宋王朝。趙匡胤,五代時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生於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少時善騎射,周遊四方不遇器重。後至襄陽寺中,一老僧語之“北往則有遇矣”,於是趙匡胤北上投奔了正在招賢納士的後漢樞密使郭威。不久掌握後漢軍權的郭威謊稱遼軍侵漢,率軍抗遼,途中屬下將黃袍披在郭威身上,擁立郭威為帝,建立後周。後周世宗柴榮即帝位,任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握後周兵權。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去世,其子柴宗訓繼位。轉年趙匡胤效法郭威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趙匡胤即帝位後,深感兵權對皇權的威脅,恐懼權臣兵變的鬧劇再次重演,“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重臣的兵權,建立了一套軍權分立、兵將分離的軍政體制,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權力統歸於皇帝本人,規定將帥只能按皇帝規劃的成旨行事,不得臨機決斷。這種機制在其變革過程之中,對趙匡胤強化皇權統治、進行統一戰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一旦作為一種制度確定下來,就顯現出了它的僵化和腐朽,致使大宋王朝國力軍力衰微,自毀長城。宋太宗趙匡義繼位以後,兩次大舉興兵兩次慘敗而歸,至此大宋王朝無力再戰,喪權辱國,直至滅亡。
君主制御將帥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將帥是國家安危的主宰,君主必須授予將帥駕馭戰爭的全權,推之以誠,待之以禮,充分發揮將帥作用,將帥擁有獨斷決策、臨機定奪、因敵制宜的權力;君主不能製禦將帥行使職權,君主制御將帥行使職權是亂軍取敗之道。 《孫子兵法》指出,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孫臏兵法》指出,“得主專制勝”、“禦將不勝”;《三略》也指出,“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禦,則功難成。”都把君主授予將帥指揮調度全權,不制御將帥行使職權當作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這是“萬世之法戒”。中國兵法摒棄君主制御將帥,原因不外有三:一是將帥身處戰爭前線,直接掌握戰場對比情況和戰爭發展態勢,隨機決策更有針對性,及時準確,利於捕捉戰機,掌握戰略主動權,立於不敗之地;二是樹立將帥的權威,充分發揮將帥的主觀能動作用,利於將帥協調指揮,令出一門,三軍一體,提高整體的作戰能力;三是避免君主決策失誤,造成全局的被動和整體的損失。
君主放手任將,不僅要有識人之智、容人之量,更要有愛人之心、用人之略。君主不是在將帥行使職權上羈縻制御,而是充分發揮將帥的作用,在更廣闊、更深層的地方駕馭將帥、激勵將帥;讓將帥成為君主座下的戰馬,戰馬馳騁天下,君主得意於天下。這是君主的真正應該做的事情,這是君主真正應該有的本領。毛澤東在他數十年的戎馬生涯中十分重視對戰爭指揮藝術的把握,賦予前方將帥戰場指揮臨機決斷的全權,充分發揮了前方將帥在戰爭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在整體戰略高度統一的前提下,前方將領必鬚髮揮能動作用,自覺根據戰場實際,機動靈活地組織作戰,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確保實現中央的戰略意圖。宋太宗趙匡義在對契丹的戰爭中秉承“弊法”制御將帥,被毛澤東稱作“無能”、“此人不知兵”,極力唾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