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4日

看中國決策者是否有智慧和勇氣

馬耀邦:邁克爾•赫德森的一封信
作者:馬耀邦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8-5
馬耀邦著 林賢劍譯 林小芳校

自1972年出版題為《超級帝國主義:美國世界霸權的來源和基礎》的“具有震撼性的煌煌大作”以來,邁克爾·赫德森博士在國際金融領域贏得了顯赫聲名。這部具有開拓性的作品被哥倫比亞大學的特倫斯· 麥卡錫(Terence McCarthy)譽為“本世紀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然而,它在美國許多地區並不受歡迎。其原因之一就是,赫德森使用了政府統計數據和全球資本流動來闡釋美國是如何利用外債控制和剝削全世界的。

在過去的三十年,這位密蘇里大學的著名經濟學教授一直是加拿大、墨西哥、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政府的顧問,而在赫德森研究所工作期間,他還是美國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的顧問之一。

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之後,華盛頓的政治話語一直聚焦於中國人民幣的幣值重估。本·伯南克、蒂莫西•蓋特納等美國主要經濟決策者和美國學界精英,一直將美國經濟問題歸咎於中國外匯儲備的積聚。奧巴馬政府向中國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要求中國推動人民幣升值和採取彈性匯率。作為一位前國際收支平衡經濟學家和一位希望“看到全球裁軍發生於一個多極世界而非單極世界” 1 的美國人,赫德森博士毫不猶豫地加入辯論,反對華盛頓不斷向中國提要求的“解決方式”。

於是,2010年3月15日,赫德森博士致信中國總理溫家寶,概述了若中國不希望通過回流美元資產和積聚美國國債,繼續其當前控制匯率的政策,她可以做出的選擇。

中國的選擇之一是讓人民幣升值,但這並不像華盛頓所作的錯誤斷言一樣,會影響美國對華國際收支逆差。赫德森指出,美國國際收支逆差是結構性問題,並不會因為人民幣對美元價值的改變而變化。

造成美國國際收支逆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軍事支出和海外軍事基地的建立。自奧巴馬總統執政以來,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他進一步升級了阿富汗戰爭,並在巴基斯坦發起了另一場衝突。當中國成為美國跨國公司受歡迎的外包目的地後,美中貿易赤字更加惡化。在資本賬戶方面,美國公司不斷增加在華投資,以最低價收購中國本國工業,從而進一步加重了國際收支平衡問題。

另一方面,美國對沖基金經理“正在拋棄美國經濟,將關注點轉向中國,以追求更高收益,發一筆外匯橫財。” 1

因此,華爾街金融投機商蜂擁進入中國,“試圖迫使中國提升人民幣匯率。外資流入中國的銀行——特別是那些美國、英國或其他外國公司控股的銀行,這使得外幣在中國氾濫。” 1

中國中央銀行將“最終出現虧損(以人民幣來計算),如果人民幣對其所持有的美元、英鎊和歐元升值的話。投機商和其他持有中國資產的外國人將免費享有一次貨幣升值之旅。”正如赫德森所稱:“美國的戰略是大肆收購中國資產,以獲取每年20%或更多的收益,而中國又會把這些美元以僅僅1%的利率(通過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回流給華盛頓和華爾街,並且為美國承擔許多私人投資的損失。” 1

事實上,投機資本的流入已經使中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同時加大了其貨幣供應量。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將最終迫使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國債,從而為奧巴馬解決融資難題。此外,貨幣供給的增加將導致中國經濟出現更高的通貨膨脹,最終形成金融和房地產泡沫,就如同1985年《廣場協定》後的日本一樣。

由於《廣場協定》,日元對美元從360:1升值至 80:1,然而,這並未給美國對日貿易逆差帶來任何顯著的影響。 2

與之相反,日本只是積累了更多的外匯儲備,而美國消費者則在進口品上付出了越來越多的錢。同樣,自2005年以來,中國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超過21%,但“中國的貿易順差非但沒有縮小,反而增大。”1

赫德森認為:“鑑於貿易格局積重難返,對人民幣的重估需要有量子式的躍進,才能大規模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小打小鬧的重估不能滿足美國外交家的要求。除非重估範圍巨大——人民幣接近於升值40%左右— —否則,中國的貿易順差不會減少,反而可能增加。”1

同樣,基於壓力,日本在1985年“放鬆信貸,刺激國際收支的流出,以恢復'收支平衡'”。 1其最終結果卻是“金融泡沫,產業競爭力脫軌,銀行系統債台高築。”1

自1990年以來,日本經濟一直停滯不前,房地產市場因為債務而成為一潭死水。赫德森博士建議,中國“應當盡一切努力,避免重蹈這種政策的覆轍。為了避免如今正在扼殺西方經濟的那種不必要的債務重負,中國應該把債務槓桿率降到最低,並且限制銀行系統製造信貸購買現有資產的能力。尤其必須嚴格限制境外銀行分支機構,使其不能幫助母國在中國進行貨幣投機,或從中國經濟榨取金融收益。”1

更不祥的是,華盛頓所要求的人民幣升值“實際上就是要求中國損失其持有的美國國庫券,就如同日本損失了總計數千億美元一樣。”3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作為一個處於債務支付困境的負債國,美國總是採取這種鐵腕手段以逃脫其應盡義務。在國際金融史上,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對中國國家尊嚴的真正踐踏。

鑑於日本之前的經歷,中國不應當接受人民幣升值的做法。赫德森博士所提議的另一種選擇方案就是,使用中國的外匯儲備,收購外國資源和資產,從而維持中國國際收支平衡。

遺憾的是,在這方面,中國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海外投資經歷並沒有呈現出任何希望,就像2005年收購優尼科案一樣。優尼科是一家獨立的大型石油生產商,具有相當大的海外投資,它是中國公司的收購目標。儘管對於優尼科公司的股東來說,中國公司的報價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它還是遭到了美國國會和美國民眾的強烈反對。

結果,對於首次在美國進行公司收購一事上,中國公司經歷了一次恥辱性的敗戰。後來的一系列事件清楚地說明,中國公司甚至不可能購買西方跨國公司的哪怕一小部分股份。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礦業集團少數股份的收購。力拓礦業集團董事會已經與一家中國公司達成了協議,而在喧囂的公眾壓力之下,它又拒絕向中國出售其股份。澳大利亞是一個極度依賴於向中國輸出資源的國家,但澳大利亞政治家“不願意向中國出售土地和資源”。 4

顯然,選擇在西方投資,對於減少中國過高的外匯儲備,具有的潛力有限。

誠然,在美國金融危機的緊要關頭,一家中國公司得到允許,能夠投資購買黑石集團和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公司的少數股份,但遭受了巨大的虧損。更重要的是,這種交易即便投資獲利,更不用說遭受巨額損失了,對中國經濟也沒有可取之處,因為它們是美國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只對美國金融資本有利。

除了在西方國家進行投資之外,中國在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始實施投資於資源開採領域和基礎設施項目的計劃。但是,中國的商業活動一直受到西方的嚴密監視。而且,為了試圖阻擾中國的商業活動,津巴布韋、蘇丹和伊朗等國都遭到了西方的製裁。這些國家採取獨立立場,並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5

因此,赫德森博士認為,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利用過剩的外匯儲備,以賬面價值收購美國和其他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這種收購將引發與華盛頓的對抗,中國對此不應該感到害怕。即使就算美國政府反對,“採取反華措施,中國也不過是對美國出招的反應,而非擅自行動。中國肯定會得到有同樣遭遇國家的支持,因為美國把她們的對外投資政治化。”1

這應該是更加現實可行的一種選擇,因為美國如今是一個負債國,中國具有監管其本國境內企業的主權權利。 “在貿易、投資和信貸政策等方面,國際法長期以來一貫支持東道國。”1

由於海外軍事開支和製造業領域的投資崩潰,美國已成為一個消費國,具有大量的國際收支赤字。在許多經濟學家看來,“美國的經濟結構是有史以來最令人擔憂的。對一個發達國家來說,這是可恥的。”6

儘管如此,華盛頓主要經濟決策者和多數美國學者依然將美國經濟問題歸咎於他們所謂的中國“儲蓄率過高”。令人震驚的是,在事關數十億中國人和中國未來命運最重要的國家大事面前,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對這種不公平的指控竟然保持沉默,並對該問題提不出任何可行的解決辦法。這與赫德森博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在信中毫無保留地向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他的看法。赫德森博士指出了事實真相和全球經濟現實,他也許不會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人物,甚至可能成為華盛頓政治圈裡不受歡迎的人。然而,赫德森博士作為一位高度正直的人士,直言不諱地聲張社會和國際正義,而為世人所認可,我們應當祝賀赫德森博士的勇氣以及他為這場辯論所作的貢獻。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決策者是否有智慧和勇氣,聽取赫德森教授的適時建議,在中國實施這種政策,造福於中國人民。改變政策方向的第一步就是規定,應立即停止中國民族工業的被收購和外國直接投資,尤其是要叫停對銀行業的收購和投資。

註釋:

1. Hudson, Michael: “Dollar Hegemony and the Rise of China”, Michael-Hudson.com, July 12, 2010.

2. Wall Street Journal Editorial: “Tagging the yuan as a scapegoat is unfair”, March 18, 2010.

3. Fekete, Antal E.: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Scheme to Embezzle the Dollar Balance of Surplus Countries”, Asia Times, July 6, 2010.

4. Saefong, Myra P. Kennedy, Simon: “Rio Tinto rejects Chialco deal to sell stock”, Market Watch, June 5, 2009.

5. German-Foreign Policy: “Contested Gulf”, September 9, 2008.

6. Richebacher, Kurt: “US Consumer Spending”, The Daily Reckoni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