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臨終時總結平生:一生只幹了兩件事
http://www.huanqiu.com
2010-04-29
按照大自然的規律,年邁的毛澤東還是一步步接近他人生的終點。
毛澤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周恩來去世時,毛澤東便嘆道,“我也走不動了!”他無法去出席周恩來的追悼會。
1976年2月下旬,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和夫人訪華。毛澤東在病中會見了這位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老朋友。
尼克鬆在回憶錄中寫道:
1976年我再度到中國訪問時,毛澤東的健康狀況已嚴重惡化了。他的話語聽起來像是一些單音組成的嘟噥聲。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樣敏捷、深邃。我說的話他全能聽懂,但當他想回答時,就說不出話來了,他以為翻譯聽不懂他的話,就不耐煩的抓起筆記本,寫出他的論點。看到他的這種情況,我感到十分難受。無論別人怎樣看待他,誰也不能否認他已經戰鬥到最後一息了。
由於帕金森氏病的侵襲,毛澤東的行動當時已很困難。他不再是體魄健壯的人了。這位八十二歲(引者註:應為八十三歲)的、步履蹣跚的農民,現在變成了一個拖著步子的老人。毛澤東像晚年的丘吉爾那樣,仍舊非常自尊。我們談話結束時,他的秘書們把他從椅子上扶起來,讓他和我一起朝大門走去。但是,當電視鏡頭聚光燈對著我們,要錄下我和他最後握手的鏡頭時,毛澤東推開他的助手,獨自站在門口和我們告別。
天安門事件時,毛澤東只能吃力地、斷斷續續地講話,用顫抖的手,寫下幾個難以辨認的字。
天安門事件後,毛澤東愈見衰老。
1976年6月初,毛澤東突然心肌梗塞,差一點去“見馬克思”。經過醫生護士全力搶救,這才脫離險境。
大抵自知餘日不多,而且擔心心肌梗塞再度突然發作,趁神誌尚清楚,毛澤東在1976年6月15日,召見了華國鋒、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王海容等,作了臨終囑咐式的談話。
毛澤東講話已很吃力,口齒不清,但思維尚不錯。
毛澤東說了這麼一番深沉的話:
“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八十多了,人老總想後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定論,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只有那麼幾個人,在我耳邊嘰嘰喳喳。無非是我沒有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交不成就動盪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 (注:《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1989年版。)
毛澤東這番話,對自己的一生作了總結,對“交班”作了交代。他自己也明白,對於“文革”,“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但是,他把發動“文革”,視為一生乾了的兩件事中的一件,因此他絕不允許否定“文革”。也正因為這樣,站在他床前聆聽這番囑託的,除了華國鋒、王海容之外,便是他認為的“文革”派人物——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了。由於鄧小平的倒台,王、張、江、姚神氣起來了。
二十多天后,7月6日,朱德去世。毛澤東嘆道:“'朱毛''朱毛',不能分離。現在朱去見馬克思了,我也差不多了!”
毛澤東一腔深情,用極其微弱的聲音,吟誦起南北朝文學家瘐信的《枯樹賦》: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淒愴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他,已是一棵枯樹,“淒愴江潭”了!
中國,蒙受了十年“文革”災難的中國,在1976年7 月28日凌晨三時四十二分,又蒙受了新的災難——唐山大地震!北京、天津,也受波及。人們在急匆匆之中,把毛澤東從屋裡抬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