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忠:中國若沒發展互聯網經濟規模只有今天一半
2010年08月28日19:16《新世紀》周刊
希望通過增長來消除問題,必將導致貨幣氾濫
謝國忠
2010年二季度,中國GDP超過日本。國際媒體相當關注這一個里程碑事件。相反,國內媒體並沒有過多報導。中國現在的輿論焦點是自然災害、環境惡化和房產泡沫,而非GDP數字上的變化。另外,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10.5倍,即使GDP相同,中國的人均收入仍比日本的十分之一還要少。現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
儘管如此,回頭看看中國走過的路,同時好好分析中國未來的風險,研究一下如果中國能夠克服目前的困難,今後十年中國還能走多遠,當有裨益。
中國的競爭優勢
多年保持增長足以產生巨大的效力。由於其體量,中國經濟的奇蹟被放大。 20年前,中國和印度GDP價值大體相當。 2010年,中國的GDP大約是印度的4倍。毫無疑問,比起印度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國在很多方面做得更好。否則,中國的經濟不會比其他經濟體大得多。
過去30年,中國的政策核心是“改革開放”。毫無疑問,這是促使中國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30年前中國的出口額幾乎可忽略不計,如今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僅在前十年,中國的出口額就上升了5倍。成為“世界工廠”,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沒有出口的成功,中國經濟無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入世”對於中國的出口成功來說是關鍵的影響因素。很多跨國公司開始放心地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生產大宗產品。中國的國內市場也逐步擴大,這也給跨國公司另一個理由將其產能保留在中國。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經濟總量龐大,國內銷售旺盛,出口強勁,同時生產成本低廉。
中國的生產成本不再是世界最低了。孟加拉的勞動力成本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 1997年前,印尼的勞動力成本是中國的2倍。而現在,印尼的勞動力成本和中國一樣低,而且漲幅更低。有些產業不要求供應鏈臨近生產基地,它們可能將遷出中國。例如,製鞋業和成衣業可能會將生產中心轉移到其他國家。但是,大部分其他產業仍將留在中國。
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第二大競爭優勢。由於中國政府能夠動用各種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能力異常強大。
中國的高速公路系統的發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中國公路四通八達,可以提供經濟效益。這得益於所謂的“網絡效應”。在過去十幾年之內,中國建成了6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另有3萬公里公路在建。高速公路系統加速人口流動,將農村與小城市融入國民經濟發展,而且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建設港口和工業園區使得OEM(原始設備生產商)落戶中國。它們連同高速公路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遇到的瓶頸是,無法快速修建基礎設施。資金也有限製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徵用土地和政府執行力是最重要的障礙。
除了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也較早普及互聯網,這是現代經濟最新的、必需的基礎設施。上世紀90年代,中國決定發展互聯網,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並從中收益奠定了基礎。很難想像,沒有互聯網,中國的發展現狀是什麼。如果中國沒有發展互聯網,其經濟規模只能有今天的一半。
第三,中國擁有大量勞動力,這比任何其他因素更能促進中國經濟發展。近五年間,勞動生產率每年增長近10%,總計全要素生產力每年遞增超過4%。儘管如此,中國以美元計算的名義工資實際上十幾年沒有任何變化。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強,意味著其產品對西方消費者來說越來越便宜,跨國公司的盈利增加,中國政府稅收增加。這就是為什麼越多的跨國公司來到中國生產,中國當地政府就會越多地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吸引跨國公司。
中國工人的工資正在從低水平上漲。很多人擔心中國的競爭力式微。正如我前文提到的,製鞋業和成衣業將會遷移。其他產業不會輕易轉移。製造商會將成本增加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他們需要把原來降的價再漲回來。而且,跨國公司可能必須接受更低的利潤空間。中國出口的消費類產品的零售價是出廠價的3倍-4倍,足以吸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漲。
中國的快速發展恰巧趕上美元疲軟。 2002年,美元指數達到峰值,後來下滑了三分之一。上世紀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亞洲四小龍和東南亞國家高速發展,但當時美元也疲軟。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之後,美元從此一蹶不振。上世紀90年代,銀行業危機又使美元遭受重創。 2000年,高科技泡沫破滅引髮美元貶值,減緩資本流入美國。前不久的金融危機使得美元持續低迷。
美元疲軟,而中國繁榮,僅僅是巧合嗎?美元低迷是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繁榮的原因之一還是主要原因呢?還是中國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繁榮反過來導緻美元疲軟呢?
實際上,第三種情況更加可能。美國的經濟問題緣於美國競爭力下降,或者是對這個問題應對有誤。目前銀行業出現危機,應歸咎於在美國失去競爭力期間,格林斯潘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維持美國人的生活標準。結果,產生了一系列金融泡沫,進而不斷吸收資本,因此,美國國際收支赤字不斷加大。這是美國競爭力下降的明顯跡象。目前的金融危機反映出,這種泡沫政策按理該結束了。
中國的工業化是美元疲軟的一個原因,但總的來說,全球化影響更為重要。特別是信息技術產業和互聯網蓬勃發展,跨國公司可將生產轉移到成本最低之處。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跨國公司的轉移更容易、更快捷。然而,信息技術也使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對於跨國公司來說越來越沒有區別,不可避免地導緻美元疲軟。
美元疲軟是由於全球化和技術造成的,它還有一個副產品,即促使流動資金流入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這會給後者帶來難題。
問題不會因成長而消失
新興經濟體高增長期過後,一般都會出現危機。人們總是將危機歸咎於增長緩慢。實際上,罪魁禍首不是它。高速發展期間不斷累積的問題導致發展緩慢,同樣誘發危機。高速增長掩蓋了問題。因此,決策者們傾向於盡可能延長高速增長期,希望通過增長解決問題。
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及很多人提出的對策,都與其他經濟體在高速增長期間的情況差不多。歷史告訴我們,問題不會因為成長而消失。增長持續的時間越長,問題就越難解決。希望通過增長來消除問題,必將導致貨幣氾濫。短期看來,美元疲軟將加劇貨幣過量,因為限制增發鈔票的外部壓力較弱。這樣會導致泡沫。資產升值成為利潤來源,從而進一步鼓勵投資。經濟崩潰在所難免。
2002年中到2010年中,中國的貨幣供應翻了兩番,年增長19%。如果將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之外的擴張,以及地下金融活動計算在內,實際上, “貨幣供應”年增長率為22%。同時,名義GDP的年增長率為18.5%。如果比較官方GDP數據和貨幣數據,好像無需擔憂,因為兩者基本一致。問題是:一、名義GDP確實因為房產而膨脹,而現在房產市場出現泡沫,因此,貨幣快速增加可能也是泡沫;二、實際貨幣增長率可能更高。
2002年至2010年,中國的電力消耗每年增加13%。從歷史上看,中國的實際GDP增長快於電力消耗。電力消耗的增速和GDP增速之比,可作為一個彈性係數。上世紀90年代,彈性係數為0.8。在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期間,重工業發展領先,經濟發展更加依賴電力,因此,彈性係數將會加大。我估計,彈性係數不會超過1.0。因此,有理由猜測,過去八年中,中國的實際GDP每年遞增13%。 GDP平減指數高達4.5%。
目前,通脹主要發生在地產和大宗商品市場。自2002年來,地價上漲了10倍,部分熱點海濱城市上漲了30倍,一些投機地區的地價上漲了100多倍。例如,在浙江的大部分農村,地價達到了每畝1000萬元,是十年前的100倍。即使土地被納入城市規劃,這樣的地價無論如何也不正常。這個地價幾乎是英國城市地價的10 倍。在所有的發達經濟體中,英國的城市地價最高。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地價是現在所有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儘管中國的平均工資僅有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
利潤驅動投資,投資增加就業,就業提升消費。如果利潤來源於資產升值,卻不可持續,將會導致危機。長期繁榮經常孕育大規模泡沫。因為人們不再關注危機,而過量地要求風險資產。這就會產生資產泡沫,使得繁榮超過正常的周期時間。週期拖得越長,泡沫破滅之後調整的難度越大。
可能中國一半的銀行貸款都發放給了與房產相關的行業,或是抵押土地的地方政府。儘管目前的繁榮推動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必須牢記在這個週期中的過度做法,還有盡快調整的必要性。將銀行業暴露在基於土地升值的不可持續的經濟活動中,最能揭示出其脆弱的方面。中國應當主動實施必要的經濟調整。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