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

“帝國的墳場”

“窮兵黷武”的美國自取滅亡
作者:弗朗西斯•肖爾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8-26

美刊文章:“窮兵黷武”的美國自取滅亡



弗朗西斯•肖爾 


阿富汗常常被人說成“帝國的墳場”,這種說法困擾著美國在這個腹背受敵國家裡日益鋌而走險的軍事行動。不過,在阿富汗以及盛產能源的里海地區之外,美國的帝國事業越來越多地服務於五角大樓的窮兵黷武。帝國的過度擴張已經蛻變為帝國的過度殺戮。

蘇聯覆滅後美國所面對的特殊歷史狀況造就出一個不受制衡的超級強國,它尤其依賴於五角大樓的觸角。更多地依靠軍事來彌補在其他領域式微的霸權,以及應對減少的資源和上升的抵抗的衝動,導緻美國直接干預的次數創下新紀錄。另一方面,兩次最大規模的干預——即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凸顯了華盛頓無力實現其全部的帝國目標。

實際上,出於對未能取得的地緣戰略成果的沮喪,美國轉向了軍事帝國式的過度殺戮。

首先看一下近來圍繞駐阿富汗美軍和北約部隊司令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被撤換而引起的騷動。奧巴馬總統和參議院不是重新評估導致14萬名士兵以巨額軍費開支為代價駐紮在阿富汗的增兵戰略,反而念念不忘“打贏”戰爭,哪怕這意味著更為血腥的交戰法則也在所不惜。

除了表面上戲劇性地重新安排軍事指揮官在五角大樓重大的中亞行動中的座次之外,隱藏在幕後的是更為陰險的帝國過度殺戮的升級。奧巴馬政府把特種部隊的任務從60個國家擴大到75個國家,並准許這些部隊“更快地變得囂張起來”。

國防部長蓋茨還在下令五角大樓確定削減浪費和多餘的開支,以便“確保為作戰行動提供開支的賬戶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之外每年有3%的實際增長率”。換句話說,在特種作戰為最終的大規模軍事交戰播下種子的情況下,五角大樓必須籌劃持久的戰爭。這種“長期戰爭”學說在華盛頓擁有兩黨支持。

儘管美國依然在軍火出口方面獨占鰲頭,佔有武器市場份額的70%之多,但它還在繼續無視國際公約,例如集束炸彈公約。為了貫徹其前沿部署能力,五角大樓依據所謂的“基地帝國”學說在全球各地駐防。這種地面駐軍——德國和沖繩等地的大型永久性基地、中亞各地的小型基地以及哥倫比亞的7處新基地——由海上艦隊加以支援,這一點在波斯灣和印度洋尤其明顯。

這樣的霸權不僅受到對手的抨擊,而且也受到那些不再認同美國經濟和意識形態模式的人的指責,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

軍事帝國主義作為控制與毀滅之源符合心理學家兼歷史學家羅伯特•利夫頓所謂的“超級大國綜合徵”。就美國而言,對於自己“歷史的主人身份”的堅持產生出擁有“無窮力量和控制力”的幻覺,這樣的幻覺雖然光彩奪目,但也會自我毀滅。

難以想像依靠窮兵黷武的美國帝國的持續性。事實上,可以找到大量有關垂死帝國的證據。從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伊拉克發動的轟炸行動,到布什和奧巴馬政府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豢養的殺人小組,到對巴基斯坦的無人飛機襲擊,美國的政治精英們似乎執著於C•賴特•米爾斯所謂的“想入非非的現實主義”。這樣的政策只能導致對美國霸權更強烈的抵抗。

(《環球視野》2010年8月26日第305期,摘自2010年7月27日美國《外交政策聚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