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7日

叱吒抗美援朝戰場

開國上將鄧華:叱吒抗美援朝戰場
http://www.huanqiu.com 2010-05-10
http://history.huanqiu.com/people/2010-05/809072_3.html

鄧華作為第一副司令員,從志願軍入朝前的準備,到戰爭初期的五次戰役;從開啟停戰談判的序幕,到戰略防禦階段的重大決策,都貢獻了獨到的軍事和政治智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戰爭後期,他擔任志願軍代司令員長達兩年之久,直接指揮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西海岸抗登陸作戰和對敵的最後一戰—— 金城反擊戰,並結合軍事實踐,撰寫了一系列的軍事著述,這不僅體現了他高超的指揮藝術才能和軍事理論素養,也在較高層面上豐富了我軍的軍事思想。

最先獲任的援朝部隊指揮官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7月1日,美國參戰。 7月7日,聯合國授權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組成“聯合國軍”出兵朝鮮。


就在聯合國授權的同一天,面對波譎雲詭的朝鮮戰局,應向中國黨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央軍委召開會議,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並命令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所屬的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軍和四十二軍,以及3個砲兵師和高射砲兵、工兵、汽車團等各1部迅速集結,開赴我國東北遼寧、吉林兩省南部地區,以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變局。


中央軍委還討論了一個重要議題,即派誰去統領十三兵團,做入朝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當時,十三兵團的司令員是黃永勝,按說,應由他來負責入朝前的準備工作,但中央軍委卻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任命:將十五兵團的司令員鄧華與黃永胜對調,即黃永勝任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任十三兵團司令員。


當時身在廣州的鄧華,剛剛帶領十五兵團結束海南島戰役,即於7月25日奔赴北京受命。可以說,他是最先被確定下來的援朝部隊指揮官。


鄧華這次任命是在軍委會議上由四野的領導林彪、羅榮桓等提議,毛澤東親自點頭通過的,根本原因在於:鄧華是一個很穩重的人,他肯動腦子,善於思考,能夠拍板、敢於拍板,這是未來在與美軍這樣的現代化軍隊較量時非常難得的素質;特別是剛剛結束的海南島一役,他指揮幾萬大軍,跨海南征,以木船打軍艦,取得大勝,這是令毛澤東等領導人果斷拍板的直接原因。


鄧華到達北京後,立即投入到部署入朝部隊的各項準備工作中,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迅速整頓了各軍,完成了各軍由和平轉入戰爭、由打國民黨軍轉到打世界上第一流的美軍的思想大轉變。他著重做了三方面的準備。


第一,重組了十三兵團的領導機關。為了迅速展開工作,鄧華向中央軍委提出,不僅十五兵團司令員與十三兵團司令員需要對調,這兩個兵團的機關也需要對調。中央軍委很快批准了他的請求。與此同時,鄧華又先後請求將原十五兵團副司令員洪學智、政委賴傳珠調入十三兵團,還將十二兵團參謀長解方也調來。事實證明,鄧華重組的十三兵團機關是卓有成效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立後,彭德懷即決定以十三兵團機關為基礎組建志願軍司令部,鄧華、洪學智被分別任命為志願軍第一、二副司令員,解方被任命為志願軍參謀長。


第二,全面部署了各項後勤物資的調配工作。 1950年8月11日至14日,鄧華在瀋陽主持召開十三兵團第一次軍事會議,會上除了聽取各軍的思想動員情況外,著重了解了部隊的物資短缺問題,涉及到武器、彈藥、車輛、馬匹及各種生活保障等問題。他把這些問題提升到整個東北局、東北軍區的層面上來一攬子解決,並確保了在8月底前完成全部後勤裝備的任務。


第三,組織製定了部隊的入朝開進計劃。入朝開進計劃繁雜,但在鄧華的組織帶領下,在有限的時間裡,精幹的十三兵團司令部做得相當周密細緻,舉凡部隊番號、著裝、通訊、開進路線圖、與友軍的協同聯絡、醫務人員、司機、翻譯等各項事務,無不提前想到。特別是針對夜渡鴨綠江,他們不僅考慮到如何隱蔽偽裝浮橋,還考慮到如何在一到兩個小時內架通浮橋和拆卸浮橋。後來渡江,我軍只用了3個晚上,即渡過了25萬人馬,而敵軍竟然沒有絲毫察覺。這種突然和迅速,可謂是現代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


志願軍的入朝參戰,是隨著朝鮮戰場的迅猛發展而到來的。 1950年9月15日,美軍從位於朝鮮半島“蜂腰部” 的西海岸仁川登陸,攔腰截斷朝鮮人民軍;10月1日,美韓軍隊越過三八線,向北進犯;10月4日,毛澤東緊急命令彭德懷從西安飛抵北京;10月8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主席的名義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0月19日夜,志願軍分三路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自此開始。


雖然早在井岡山時期,鄧華就認識彭德懷了,但在此前 20多年的征戰歲月裡,他們倆並沒有直接共過事。直到這場跨國戰事的到來,他們才成為真正的搭檔。鄧華在志願軍中的職務是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委,也就是第一助手。在這期間,鄧華向彭德懷提出的兩次關鍵性建議,直接影響到能否打好入朝初戰。


起初,中央軍委決定先派兩個軍過江。兩個軍不過10多萬人,而此時“聯合國軍”的總兵力已達到42萬人,越過三八線的兵力即有13萬餘人。他們裝備優良,而且除地面部隊外,還掌握著制空權和製海權。基於此,10月9日,鄧華找到彭德懷,建議十三兵團的 4個軍連同3個砲兵師同時入朝。彭德懷十分讚許,很快致電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毛澤東復電表示同意。歷史證明,這一著棋非常重要,正是我軍以優勢兵力出擊,才取得了入朝初戰的勝利。


兩天后,彭德懷來到兵團司令部駐地安東(今丹東)檢查出國戰備情況。鄧華再次向他提出,即使先頭4個軍一起入朝,兵力也還是不夠的,必須再調一個軍來維護後方。彭德懷認為意見很好,馬上向中央報告。中央軍委不僅接受了建議,而且決定抽調第九兵團3個軍作為第二批兵力入朝作戰,再抽調第三兵團、第十九兵團作為第三批兵力入朝作戰。對於鄧華的建言獻策,彭德懷事後評價說:“鄧華這個人知識豐富,很有頭腦,考慮問題有眼光,也比較周到。”

建議取消第六次戰役


就在志願軍渡江入朝的同一天,美韓軍隊攻陷了平壤,並繼續向北推進,企圖佔領整個北朝鮮。


志願軍入朝後,在10月25日與敵軍遭遇,在東、西兩線同時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從這一天到次年的5月21日,志願軍主要以運動戰的方式,在7個月的時間裡,與美韓軍隊展開了5次戰役。通過這5次戰役,中朝軍隊不僅將大部美韓軍隊趕到了三八線以南,而且還把戰爭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在這5次戰役中,志願軍主要貫徹了“故意示弱、縱敵、驕敵和誘敵深入”的方針,把敵軍引誘到我軍預定作戰地區,從而以優勢兵力予以殲滅,再實施反擊。這一戰略方針首先歸功於彭德懷的創造性建樹,同時也浸透著鄧華的心血。在司令部的作戰室裡,鄧華常常與彭德懷共商戰事,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出和強化這一方針。


彭德懷對鄧華是相當器重的,多次重要的作戰會議與主要方向的作戰,他都委派鄧華代表他去主持或指揮。鄧華的冷靜和獨到的戰略眼光,可以從打第五次戰役前的擴大會議上的進言中得以體現。這次會議於1951年4月6日在朝鮮金化上甘嶺志願軍總部召開。


經過前4次戰役,我軍已取得重大勝利,曾一度攻占到漢城以南。但是,由於敵我裝備上的過於懸殊,我軍並沒有成建制地消滅過敵軍的有生力量。當時,我軍截獲到重要情報,美國正從國內向朝鮮增兵,並有從朝鮮東海岸元山一帶重演“仁川登陸”以截斷朝鮮半島“蜂腰部”夾擊我軍的企圖。在這種情況下,彭德懷根據毛澤東關於“戰爭準備長期,盡量爭取短期”的方針,著手準備第五次大反擊戰役。戰役的目的是“消滅敵人幾個師”,以消除可能到來的兩面作戰的被動局面。


那時,已經有一大批新入朝的部隊開到了前線,這些部隊的裝備比第一批入朝的部隊有了很大改善,基本上都是蘇式裝備了。入朝將士們的戰鬥情緒普遍高漲,紛紛請戰。這其中,第三兵團的副司令員王近山具有代表性,他在會上向彭德懷保證“要捉5000個美軍俘虜兵”。面對此情此景,彭德懷打算把第五次戰役看成是“帶決定性的一仗”。


但一直在會場上埋頭做筆記的鄧華卻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覺得儘管我方裝備有所改善,但同對方的高度現代化相比,仍然差距懸殊,他還是主張把敵人放進來打。他說:“打的方式是兩種,一是開始即大規模猛插,一是各兵團小的穿插,打多少算多少,然後再向敵縱深穿插,最好是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他還把小穿插打法加以強調:“開始口子不要張得太大,不要企圖一起圍上打,必須實行分割猛插一塊塊吃。”


  鄧華的意見沒有被採納。第五次戰役於4月22日打響,到4月29日為第一階段,從5月16日到5月21日為第二階段。兩個階段作戰,取得了一定勝利,但未能達到戰前設想的目的,甚至沒能實現成建制地殲滅美軍一個團。 “聯合國軍”於5月23日組織反撲,結果造成第六十軍第一八零師大規模傷亡。彭德懷後來總結說,第五次戰役是他一生中4次軍事錯誤之一。


在第五次戰役結束之後,志願軍司令部還曾制訂第六次戰役作戰計劃,但在鄧華的建議下,這次戰役後來取消了。這次戰役的取消,尤能見證鄧華“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將風度。


  其中的原委是這樣的。還在第五次戰役進行的過程中,美國就意識到,對壘雙方的力量已是勢均力敵。雖然美方的裝備、火力要強得多,且擁有絕對的製空、制海權,但它的後方補給線太長;而我方裝備雖遠不如美方,但兵力要多於美軍,尤其在士氣上更勝一籌。基於此,在第五次戰役結束之後不久,美方即向我方傳遞進行停戰談判的要求。我方迅速和朝鮮組成談判團,彭德懷委派鄧華作為中方首席談判代表,於1951年7月10日在開城與美韓方開始進行談判。


當時朝鮮半島的形勢是,美韓方主要佔據三八線以南地區和東線三八線以北部分地區,而中朝方主要佔據三八線以北地區和西線三八線以南部分地區。我方談判的原則是以三八線為界;而對方卻沒有多少誠意,他們的根本企圖是,在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要通過在談判桌上的交鋒拿過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彭德懷制訂出第六次戰役的計劃,準備在8月份或9月份,出動志願軍13個軍,外加砲兵、裝甲兵,實現殲滅敵軍2個師、將東線之敵打回到三八線以南地區的目的。


而尚在開城談判的鄧華考慮到,經過前5次戰役的打擊,敵方已經認識到“深溝高堡,固守以待”的重要性,已經構築了大量的永久性防禦工事。我軍如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陣地攻堅,恐於我不利。因此,他同時分別緻電毛澤東和彭德懷,提出“目前不進行戰役反擊”,而“盡可能作戰術的反擊”,也就是在戰場上始終保持對敵軍的威壓態勢,從而迫使對方既不敢讓談判破裂,也不敢向我軍實施全面的進攻。


彭德懷最後接受了鄧華的建議,第六次戰役只進行了緊鑼密鼓的準備,而最終沒有付諸實施。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最好的結果,它避免了可能給我軍帶來的再一次大規模傷亡,又沒能讓敵方撈到任何便宜。


不僅如此,在朝鮮戰場的談判中,鄧華還提出了對後來簽訂停戰協議產生重大影響的建議。當時,在討論軍事分界線時,朝中方面提出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而美方憑藉其海空軍優勢,認為分界線應在朝中部隊陣地的大後方。根據這個意見,他們不費一槍一彈,就可獲得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就是所謂的“海空優勢補償論”。


為打破僵局,鄧華想到了一個新方案。他以個人名義致電彭德懷並毛澤東,提出以現有停戰線作為分界線的建議。他認為,現有停戰線同三八線相比,雖然東線對方在三八線以北佔的地方,比西線我方在三八線以南佔的地方多一些,但我方佔據的地方,有開城這樣的重要城市;整個開城地區,加上甕律半島和延安半島,人口比敵佔地方多三分之一;且地處平原,是朝鮮的糧倉,還是著名的高麗參產區。相比之下,敵佔三八線以北地區,則是人口稀少,山高地瘠,氣候寒冷。


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後,批准了這一建議,並經由金日成同意,將這一建議作為朝中代表團的建議提交對方,很快得到了對方的同意。這一建議從戰場實際出發,又合乎國際戰爭中停戰的慣例,贏得了國際輿論的普遍支持,對於打破談判僵局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志願軍代司令員任上


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希望通過談判來結束戰爭,但又想通過戰爭在談判桌上獲取更大的利益,這就是1951年夏天后美國的心態。中朝方面當然不願接受,這樣雙方談談打打、打打談談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兩年之久,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新紀錄。


與談判相伴隨,雙方都失去了發動大規模攻擊戰的動力,都忙於在己方修築防禦工事,打陣地戰。這樣,朝鮮戰爭進入了差不多兩年之久的陣地防禦戰階段。


在這一階段,志願軍所採取的戰術,毛澤東引用了一句形象的湖南土話來概括,叫“零敲牛皮糖”。就是不貪多,每次殲滅敵軍一個排、一個連就行了,積少成多,慢慢地將作戰規模由小打發展到中打,由中打發展到大打,最後發展到戰役規模的大打。


配合這一戰術,志願軍創造性地發明了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工事體系,這種坑道,既能防又能打,還能在裡面堅持長期生活。經過志願軍司令部的調查研究,坑道在一線部隊中被迅速推廣開來,形成了在三八線附近200多公里、縱深達10餘公里的獨特防禦體系,被稱為打不垮、炸不爛的“地下長城”。


為此,鄧華專門寫了《調整部署,加強縱深工事,堅決粉碎敵人的進攻》和《關於積極防禦作戰的若干戰術問題》等著述,深入回答瞭如何組織陣地防禦、如何鞏固陣地以及如何依托陣地組織反擊等問題,為各兵團、各軍指戰員提供了戰術指南。


1952年上半年,彭德懷因病回國治療,病癒後留在國內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6月,鄧華被任命為志願軍代司令員和政委,全面主持志願軍工作。就在這一年的秋季,志願軍迎來了一場“萬炮齊轟”的大打——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是圍繞不到3.7平方公里的兩個高地的爭奪,從10月14日開始,到11月25日結束,前後進行了43天,最終志願軍牢牢掌握了兩個高地。這場戰役,雙方投入兵力、火力之密集猛烈,戰鬥之激烈緊張殘酷,不僅在中國戰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戰史上也是罕見的。作為志願軍代司令員的鄧華,直接部署指揮了這場戰役的全過程,帶領數万將士,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上甘嶺戰役是美軍向我軍發動“金化攻勢”的開始,而美軍之所以要發動“金化攻勢”,是美國民主黨在任總統杜魯門為了配合1952年11月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企圖以此取得朝鮮戰爭的勝利,進而換來選民對他連任的支持。上甘嶺戰役的失利,讓杜魯門黯然落選。


與此相對照,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艾森豪威爾向選民許諾,如果他當選,他“將親自去朝鮮,並結束這場戰爭”。艾森豪威爾的許諾給他帶來了雪片般的選票,他取代杜魯門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


艾森豪威爾如何來實現結束這場讓美國人已經厭倦了的戰爭呢?這位“諾曼底登陸”英雄其實並沒有新意,無非是把他的看家法寶移花接木到朝鮮戰場上來,企圖通過一次更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來迅速擊垮中朝軍隊。


這一次行動可不是虛張聲勢,1952年12月,還未履新的艾森豪威爾飛抵朝鮮,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上將商討制訂實施計劃。與此同時,我方迅速做出反應,毛澤東、彭德懷命令代司令員鄧華立即著手反登陸準備。根據敵軍意在切斷我方交通運輸線以扼住我方咽喉的企圖,毛澤東判斷出敵軍肯定會在朝鮮半島西海岸清川江至漢川間登陸。旋即,中央決定成立西海岸指揮部,命令鄧華兼任西海岸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此時,在朝志願軍已達到空前的135萬之眾,包括19 個野戰軍,8個地面砲兵師,5個高炮師,2個坦克師,10個鐵道兵師和1個公安師。同時,空軍也準備了14個師約500架飛機,海軍調動了1個魚雷艇大隊。


通過深入研究地形和敵我雙方實際情況,鄧華提出了反登陸作戰的首要原則是:要有強大的縱深和機動力量。他提出反登陸作戰的指導方針是“積極防禦,堅決殲滅”,即堅決阻擊敵人登陸,不准敵人上來,力求殲敵於海邊灘頭;在縱深機動位置上的主力,堅決迅速殲滅敵人的空降部隊,並支援第一線作戰。


根據以上原則和方針,他調整了兵力部署,陸上正面戰線 14個軍,西海岸7個軍,東海岸4個軍。西海岸防禦形成梯次排列,與空軍、砲兵、坦克緊密結合。各部隊到位後,即進行工事構築。經過4個月的緊張施工,形成了以坑道為骨幹的縱深10 餘公里的防禦陣地。為了保證西海岸交通線的暢通,後勤部隊修建了兩條鐵路線,使三大鐵路幹線在縱深地區連為一體;還新修了縱橫相連的4條公路線。到1953年2月底,物資囤運任務已超額完成,光糧食一項,可供全軍食用8個月。


1953年1月,艾森豪威爾正式上任美國總統。當月,他沒有發動進攻;次月,他沒有進攻;再過一個月,他還是沒有進攻;到最後,他徹底放棄了當初的計劃。就這樣,在鄧華指揮下的反登陸作戰,取得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勝利,這在我軍戰史上是少見的。


4月26日,在美國方面的要求下,雙方再次坐到了談判桌前。此時,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敵人的任何進攻,不管它是從正面,還是從東、西海岸來,我們都可以對付。而我們在正面的反擊,可以放手作戰,無需再有後顧之憂”,這是鄧華從西海岸指揮部回到志願軍總部時說的一句有名的話。這段時間,他連續寫了《關於舉行夏季反擊戰役的幾點意見》和《關於夏季反擊戰役準備工作的補充指示》兩篇著述,回答在談判結束的最後階段為什麼要進行戰役反擊等問題。


6月20日,彭德懷從北京抵達平壤,準備去開城參加停戰簽字。在同鄧華等人通電話後,於當日22時,起草電報向毛澤東請示:“為加深敵人內部矛盾,擬再給李承晚偽軍以打擊,再消滅偽軍15000人”,並稱“此意已告鄧華妥為部署”。毛澤東於21日回复:“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宜,要看情況發展才能作決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鄧華在著述中的戰術安排,被貫徹到了我軍對敵發動的最後一戰當中,這就是金城反擊戰役。那時,在金城地區,經過加強後的我軍兵力與敵軍兵力之比為3 : 1,火力之比為1.7 : 1,我軍優於對方。 7月,金城反擊戰打響,這一戰役連同其他戰線各軍作戰,共殲敵達7.8萬餘人,戰線向南推進了178平方公里。


7月27日,交戰雙方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金城反擊戰一直打到簽字停戰的最後一刻。在此之後,鄧華繼續擔任志願軍代司令員。 1954年3月,鄧華奉命回國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時,仍然保留志願軍代司令員之職。 9月,彭德懷請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職務,中央軍委遂任命鄧華為司令員,直到一個月之後,才轉由楊得誌任司令員。


鄧華在朝鮮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他不僅得到彭德懷的充分信任,也受到我黨、我軍的高度讚揚。他的名字、他在朝鮮戰場上的叱吒風雲,永遠閃爍在人們的記憶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