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1日

十年通貨膨脹的熊熊烈焰

謝國忠:前路多舛

《環球企業家》2008年9月5號刊

謝國忠搜狐證券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即便全球經濟從當前的危機中恢復,因巨額債務而繁榮的金融體系仍將步履維艱

如果你希望通脹會很快消失,那我不得不告訴你一個壞消息:長達二十年的通貨緊縮已經結束了;接下來等待我們的是十年通貨膨脹的熊熊烈焰。在通縮時代,政府、企業和家庭通過積極負債來刺激經濟,而現在它們必須盡快處理自己的負債,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恰恰是全球化帶來了上一輪的通縮期。柏林牆的倒塌標志著社會主義經濟陣營的瓦解,這導致了總需求的下降從而使能源價格維持在低位。這些國家實行的出口拉動型經濟戰略使得制造業的產品價格在二十年的時間裡持續下滑。這些力量促使全球範圍內的通脹率下降。

經過數年出口增長,這些前社會主義國家得以重建自己的經濟體。通脹率的上升首先表現在大宗商品市場,例如原油和糧食。

中央銀行們並沒有試圖撫平通脹,反而印刷更多的紙幣來挽救搖搖欲墜的金融機構。在二十年成功控制通貨膨脹之後,他們沒有做好心理准備接受一場能夠讓通貨膨脹停下來的大衰退。相反,他們正尋找各種理由證明增發紙幣的正確性。

更糟糕的是,全球化大潮使通貨膨脹也成為全球化問題,並更難駕馭。實際上,由於勞動力和自然資源要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供需平衡,因而它們的價格反應出全球貨幣總量的增長。任何一個試圖通過收緊貨幣供應來減少需求的國家都因此而影響了國內經濟增長。相反,某個經濟體對於通脹的抑制效果卻被分攤到每一個國家。這種明顯不公平的激勵機制,使得積極應對通脹困難重重。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都宣稱自己的通貨膨脹是“輸入型”的。但如果將全球經濟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它又去哪裡獲得這些“輸入”呢?

另一個導致政府不作為的借口是:通脹只存在於孤立的幾個領域,例如原油、或者食品價格。但貨幣總是流向任何一個能夠上漲的領域。在一個通脹周期的第一階段,食品和能源價格會首先上漲,接下來價格的上漲帶來投機,加速從紙幣印刷到通貨膨脹的轉變過程。在第二階段,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價格上漲。最後,工人們會因為生活標准下降而要求工資上漲。

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最後一幕不會到來,因為工會組織已經不如以往強大了。但是,組織的力量常常因為需求而非供給驅動。當經濟飛速增長,通貨膨脹壓力很小,勞動者並不需要組織。當通脹降低他們的生活水平,他們能夠快速組織起來,對雇主施加加薪的壓力。

為防止經濟滑入惡性通脹的深淵,全世界需要共同合作,實施緊縮策略並一同度過陣痛。而美國對於拯救自己金融體系的強烈需求,使得這種合作變得不可能。

事實上,美國的金融體系有可能會整體破產。美國借了15萬億美元的外債來運行金融市場。如果這些資產貶值10%,美國金融系統長期以來建立起來的公正和優越感將徹底崩潰。對於美國政府而言,解決這個問題的正確辦法是將處境艱難的金融機構國有化,重組或者破產清算,然後重新私有化。這也正是10年前,亞洲國家面對金融危機的做法。

美國卻依然希望通過輕松的方式來維護美元在世界經濟體中的地位,當外國投資者希望收回借款時,美聯儲就推出更多的印鈔機。美國的寬松貨幣政策直接限制了其他國家的緊縮程度。隨著美元供給的增加,商品價格會繼續上升。其他經濟體可以通過縮減需求來控制價格,但這恰恰給了美國更多發行貨幣的空間:其他國家也就沒有了足夠的動力來實施緊縮。

在即將到來的通脹時期,我們必須要做一些策略上的調整來保證生存。首先是縮減債務。在通縮時,順暢的流動性使得以債償債變得容易。但是通脹將迫使央行上調利率,這種環境下,借新債還舊債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而且滯脹會打壓資產價格,此時再通過負債策略來持有資產可不是一個好主意。

第二,盡管貴金屬價格近期大跌,但它仍是最好的保值手段。通常在牛市中,深度下跌正是最好的買入時機:低買高賣。但如果你被所謂的專家意見所誤導,高價買入低價賣出,那就忍住先別著急賣,等這個深跌結束。

第三,和貴金屬一樣,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市場仍然牛氣衝天、當然現在的下調幅度也遠遠超過貴金屬,不適合有心髒病的投資者。但投資者可以選擇那些從大宗商品繁榮中獲益的公司,例如石油服務公司,與石油價格大幅波動不同,前者有更加穩定上升的收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