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5日

瑞銀投行,成敗皆混業

瑞銀投行,成敗皆混業

特約作者 余中 [08-29 21:35]  

瑞銀投行業務擴張所賺得的高額盈利,已在次貸危機中化為烏有。瑞銀集團也面臨分崩離析的命運

  【《財經網》專稿/特約作者 余中】紐約曼哈頓洛克菲勒中心的摩天大樓頂上,巨型霓虹燈商標“UBS”的紅色光輝已經漸見黯淡。

  曾幾何時,瑞銀(UBS)這一發端歐洲的金融帝國,依靠麾下的投資銀行部門這一猛將,在華爾街縱橫馳騁,笑傲群雄。如今,這員猛將卻在次貸危機中給瑞銀造成了沉重損失,成為“罪臣”,面臨被掃地出門的命運。

  8月12日,在廣大股東的一再逼迫下,瑞銀董事會終於宣布,將旗下三大業務——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化整為零,各立門戶。投行部門被售出的日子,恐已不遠了。

昔日榮光

  今天的瑞銀“帝國”,成立於1998年6月。

  彼時,瑞士聯合銀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與瑞士銀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SBC)宣布合並,組成了今天的瑞銀集團。

  原SBC旗下的投行部門華寶迪倫裡德(Warburg Dillon Read)被收整為瑞銀的投行部門,改名為瑞銀華寶(UBS Warburg)。2002年底,瑞銀決定統一旗下子公司,一致打造瑞銀品牌,瑞銀華寶即改名為瑞銀。

  合並後的瑞銀雄心萬丈,希望投行業務與旗下的私人銀行業務一樣雄冠全球。為此瑞銀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舉措。

  瑞銀在紐約北郊的康州斯坦福鎮火車站對面建立了其美國總部——設有全球最大的交易大廳,足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

  2000年,它購下潘韋伯證券公司(Paine Webber),以便向其客戶推銷瑞銀投行承銷的股票、債券等證券。

  高價網羅一大批人才後,瑞銀在投行的主要業務領域——如收購兼並(M&A)、原始股承銷(IPO)、股票承銷(Equity Capital Market, ECM)、資本市場債券承銷(Debt Capital Market, DCM)等的市場份額急速提升,排名座次由十名左右升至五名以內。

  “瑞銀”已經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名號。雖然北美投行總部所在的北郊康州斯坦福離紐約市有40分鐘火車車程,各大投行銀行家、交易員仍不辭奔波勞頓,“趨之若鶩”。

  瑞銀投行已然是 “戰績赫赫”。

  在M&A領域,2007年荷蘭銀行(ABN Amro Holding NV)以千億美元被幾家歐洲銀行收購的著名交易中,瑞銀被聘為ABN的財務顧問。

  在IPO領域,2006年6月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 BOC)在港IPO上市時,瑞銀與高盛、中銀旗下的投資銀行(BOC International)一同拔得頭籌,成為共同承銷商,分享2.5億美元的巨額承銷佣金。而美林集團、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瑞士信貸等大投行都只得到次要的銷售角色(Co Manager)。

  這也是瑞銀投行擴張的裡程碑事件。由於此項承銷,瑞銀在2006年全球原始股承銷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真正躋身全球大型投行——華爾街投資銀行領導集團(Bulge Bracket)。

  瑞銀投行風光無限,其他兩個部門也“托其洪福”。

  隨著投行業務的擴大,IPO中爆發的富豪們紛紛成為瑞銀私人銀行的高端客戶,從本世紀初直到2008年二季度,瑞銀私人銀行每季度都有幾十億美元的客戶新增資產。

  這又為其帶來高額的管理資產和手續費用,使瑞銀管理的資產達到2萬億美元。

  此外,瑞銀投行部門還將“地盤”擴張至債券交易市場,並在2005年成立了迪倫裡德資產管理(Dillon Read Capital Management LP)對衝基金,其主管就是投行部門原CEO科斯特斯(John Costas)。

  總之,投行部門為私人銀行帶來更多的客戶和管理資產,而私人銀行則為投行分部提供低利息的流動資金。三個部門間互為魚水,其樂融融。

  瑞銀采取的這種“交叉銷售”的經營模式,與瑞銀原董事長奧斯佩爾有莫大關系。他非常認可“一站式服務” 這一由花旗集團(Citigroup)十年前首創的經營模式。

“一站式服務” 功過

  1929年美國股災後,美國吸取經驗教訓,在1933年頒布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也稱“1933年銀行法”,嚴格劃分投資銀行業務和商業銀行業務,保證商業銀行不涉及證券業的風險。

  該法案還禁止銀行經營、包銷公司證券,而只能購買由美聯儲批准的債券。這就令美國金融業形成了銀行、證券分業經營的模式。

  JP摩根銀行(JP Morgan)被迫一分為二正是由於這一法案的頒布。母公司JP摩根成為商業銀行,而其投資銀行部門就是後來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這樣的分業格局使商業銀行的利潤下滑,貸款業務受到非銀行的公司集團的蠶食,卻無法向其他金融領域拓展。美國銀行界紛紛向政府游說要求廢除此法案,1988年政府亦曾嘗試,但終未成功。

  1998年,旗下擁有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投資銀行的旅行者集團(Travelers Group)CEO桑迪•威爾(Sandy Weill)再度游說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等人,要求改變這一法案。

  與此同時,他也勸說商業銀行花旗銀行(Citibank)的CEO裡德(John Reed),推動旅行者集團和花旗銀行之間的合並。

  他的主要論點是,這樣可以帶來利潤空間極大的“交叉銷售”(Cross—Selling)——不同部門的金融產品可以賣給彼此的顧客。比如,向零售銀行業務的客戶推銷保險公司部門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共同基金,也就是,客戶到了銀行便能得到全面的服務,即所謂“一站式服務”。

  裡德接受了這一觀點,適逢克林頓政府也早有此意,覺得時機成熟便送了個順水人情,三下五除二廢除了此法案。

  1998年4月,龐然大物花旗集團橫空出世,華爾街歡呼一個金融新紀元的來臨。

  對投資銀行業務高額利潤的覬覦,以及“一站式服務”和“交叉銷售”模式的美好前景,促成了1998年前後多宗大行的並購,以及歐洲商業銀行收購華爾街投行的案例。

  除700億美元的花旗集團並購,還有1997年摩根士丹利與添惠(Dean Witter)的合並、1998年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收購美國投行銀行家信托(Bankers Trust)、2000年瑞銀以110億美元收購美國證券推銷商潘韋伯(Paine Webber)、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以130億美元收購全美最大垃圾債券承銷商DLJ、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以300億美元收購JP摩根成為摩根大通銀行。

  然而,正是為瑞銀打下大片江山的投行部門,在這場次貸危機中折戟沉沙。

  瑞銀投行部門為購買美國次級房貸資產而砸下了1000多億美元。時至2007年一季度,瑞銀迪倫裡德資產管理對衝基金報虧0.15億瑞士法郎,被迫關閉——次貸風暴亦由此開始愈演愈烈,成為全球金融史上一場不可不書的亂局。

英雄末路

  2007年7月,時任瑞銀CEO的胡皓華(Peter Wuffli)迫於董事會壓力而離職;10月,瑞銀投行部門當時的CEO何宏豐(Huw Jenkins)和財務總監同時被董事會轟下台。

  2008年4月,主張“一站式服務”、將破紀錄盈利歸功於 “高明的擴張戰略”的董事長奧斯佩爾(Marcel Ospel),也在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辭職。

  新任董事長克魯爾(Peter Kurer)是公司原首席法律顧問。但他的任命受到股東的普遍質疑——一位律師能夠處理公司數百億的貶值資產麼?

  而此時,瑞銀的資產減計累計已達430億美元。2008年初,瑞銀同意將150億美元資產賣給黑岩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 Inc.)。

  5月,瑞銀又宣布從投行部門裁員5500人,當下即解雇了2600人,並關閉了紐約總部有300人任職的地方政府債券部門。

  同在5月,瑞銀又遭遇其一位前銀行家被起訴的負面新聞,全球性聲譽大大受損,管理的資產大幅流出。

  8月8日,瑞銀不得不同意以原面值回購83億美元的拍賣利率證券(ARS),並接受1.5億美元罰款。此外,它還須幫助機構客戶變賣價值103億美元的債券,賣不出去則需自己回購,而這些債券的實際價值只有原價的70%左右。

  8月12日,瑞士銀行公布二季度財務虧盈狀況時,虧損已達0.36億瑞士法郎(合0.33億美元),資產減記51億美元。次貸危機發生以來,瑞銀的次貸資產減計累計已達430億美元,是歐洲範圍內受次貸風暴侵襲損失最為慘重的金融機構,資產減計的累計額全球最多的四家金融機構之一。

  瑞銀投行業務擴張所賺得的高額累計盈利,已在過去一年的輪番巨額減計中被一再抵消,最終化為烏有。

  瑞銀的股價今年內也已經下跌近三分之二,是歐洲其他大行跌幅的兩倍。機構股東們多年來一再逼迫瑞銀上層出售麻煩不斷的投資銀行部門。

  2008年8月12日,三大業務終於實現分離。瑞銀原董事長奧斯佩爾極力推崇的“一站式服務”和“交叉銷售”模式也終被徹底否定。

  這種在花旗集團內部同樣失敗的經營模式,雖能帶來暫時的盈利,卻堵不住大牌交易員們的貪婪和以公司巨資豪賭的惡性。■

作者為華爾街資深從業人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