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0日

中醫養生

2010-6-6

  中醫養生的價值
  
  林中鵬
  
  何為傳統的養生之道? 
(閱讀提示:我們今天講的食療、藥膳,只是養生當中的一部分,雖然它很有價值,但並非最重要的部分。) 
中醫文化學者林中鵬:整個中醫應該說就是大養生學,是廣義的養生學,當然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狹義的養生學。最早在《呂氏春秋》中就將醫學定義為“生生之道”——前一個“生”是動詞“提高”,後一個“生”是名詞“生命力”,“道”是根本性的規律。什麼叫醫學?就是人類提高自組織、自康復能力的學問,或者說提高人的生命力,從而消除疾病的學問——因此有別於現代西方治療疾病的“醫學”。 《黃帝內經》中黃帝與老師岐伯有一段精彩對話。談到瘟疫時,黃帝問老師為什麼有些人被傳染了卻不得病,岐伯的回答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說整個中醫學就是大養生學。當然,這裡所說的中醫學是指中華原創醫學,而不是“一代明君”康熙閹割華夏文明後已經面目全非的“現代中醫”。

狹義的養生學是指通過非藥物的方法達到提高自康復能力的學問。公元前五十世紀人天合一整體觀的形成標誌著養生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大業年間,當時的太醫令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集中論述了各種疾病的病源和病候,但書中沒有藥方,只列養生方、導引法213種。由此可知,中國從那時起就已經將養生作為治療的常規方法,並得到官方的提倡。
雖然說,整個中醫藥體係從《黃帝內經》時代就已經很成熟,但表達最精彩的要數漢武帝的叔叔淮南王組織編寫的《淮南鴻烈》。書中認為整個人體生命系統(古稱“器”)由三個要素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體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製也”,即人的自組織、自康復能力,是生命的主宰(制);三是氣——“氣者,生之充也”,氣是溝通形與神之間關係的使者,用今天的語言說,就是信息。 “老大”是“神”,老二是“形”,老三是“氣”,而且“一失位,三者俱傷也”。中華原創醫學是這個原則,狹義的“養生之道”也是這個原則。那麼,如何來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呢? 《淮南鴻烈》講得很清楚:第一,“將養其神”;第二,“和弱其氣”;第三,“平夷其形”。現在我們將“養生”局限為食療、藥膳,有以偏蓋全之嫌。養生養什麼?就是“養神”,或者說“養心”,或者說“養性”。我們今天講的食療、藥膳,只是養生當中的一部分,雖然它很有價值,但並非最重要的部分——因為第一位是“養神”,第二位是“養形”。食療和藥膳實施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人體的自組織能力,也即“養神”。
  
   “藥食同源”科學嗎?
(閱讀提示:當西醫的價值觀成為了中國醫學的主流價值觀,“藥食同源”被很多人認為是不科學的。)
林中鵬:“藥食同源”是中醫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在這個標準裡,食品和藥品並沒有截然分開的界線。食品中略略離開“中”時就會偏涼(例如綠豆)或偏溫(例如豆豉)。如果偏離“中”較遠時,就是“寒”與“熱”。如果更遠離“中”的就是“藥”了,這就是涼藥或者熱藥的來歷。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得了熱病應該用涼藥,如果熱得不那麼厲害,就不一定要藥了,用性偏涼食品(例如前述的綠豆)調節就可以了;反之亦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療”了。

  食療和藥膳並非同一概念。前者使用食品進行調理,而後者則是將通常歸入“藥”範圍的變成可口的食品。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藥,但又是美味佳餚。對於身體虛羸,冬天手腳常冰涼者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首選了。

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者,就叫做“毒”了。比如同是豆類的“巴豆”,普通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的病人。所以《黃帝內經》說治病是“聚毒藥以攻之”,而不是說“聚藥以攻之”。因此,無論食品、藥物甚至毒藥都是同源的,因為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將偏離正常狀態的自組織能力恢復到常態。

  西方醫學則不然。凡藥就不能是​​食品,食品則不准說療效,至於“毒”就更加另類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中醫是“以人為本”的標準,而不是以實驗動物為“本”的標準。如果以通常西醫動物模型去檢測“巴豆”的毒性,結果相反,實驗鼠吃下“巴豆”不僅不瀉肚,而且會越來越發福,看來“以鼠為本”的所謂“客觀”的標準,並非萬全。

兩種不同醫學體系的目標不同:西醫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得了病之人,各有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本來兩種體係可以互補,可以互相尊重,然而今日之醫學,西醫價值評估體系“在朝”,中醫“在野”,“藥食同源”這一寶貴財富因此被質疑、被摒棄,實在令人惋惜。
  
  國外如何看待中醫養生?  

(閱讀提示:對於中國傳統醫學​​養生之道,我們的認識遠遠落後於國外。)
林中鵬: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維護身體健康的民間土方,但都沒有像中國醫學這麼系統、明晰地提出養生的概念。西方醫學只有“健康”的概念,認為健康與疾病是對立的——要么健康,要么有病。只要依據生化標準查不出毛病,沒有致病因子,你就是健康的。然而,正是非此即彼的認識論,成為限制西方醫學發展的瓶頸。許多病治不好,藥害的肆虐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上個世紀末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對於中國傳統醫學​​養生之道的認識卻遠在我們之上。例如氣功(古稱“導引”、“養生”)和針灸就在美國大行其道。據哈佛大學一個專門研究機構1998年的統計,美國一年花在中醫治療(主要是針灸、按摩和氣功)方面的費用有220億美元,而且90%以上是自費的。每年有6.3億人次求助於中醫養生的方法。也就是說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都要看兩次以上的中醫。

在醫療保障體系嚴謹的德國,學習中醫導引養生法是可以報銷的,因為他們的醫療保險公司作過統計:將慢性病患者人群分為兩組,一組只用西藥,另一組輔以學習中醫養生之道,結果發現後一組用藥量明顯減少,花費少。

再如奧地利有名的蒂羅爾(Tirol)省老年康復醫院(LKH Hochzirl-Austria),從2004年起將中國養生之道用於一個特殊疾病人群的治療。該人群只要觸碰其皮膚,全身上下都疼痛,但是檢測後的所有指標都正常。從西醫角度來看,這不是一種病,但卻在發達國家3%—6%的人群中發生,雖無客觀指標,1984年美國關節病協會還是將其認定為疾病——“肌肉纖維痛綜合徵(Fibromyalgia Syndrome)”。由於鎮痛藥對此沒有效果,因此奧地利政府就邀請中國的養生專家製定了一套養生方法,至今已運作6年,效果顯著,共有91名患者在這裡康復。主持這項研究的著名醫生沃爾夫岡•霍爾德(Wolfgang Halder )指出,“這是我所知道的治療這種病的最好方法”。雖然這一方法源自中國,但是成果卻在奧地利,實在耐人尋味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