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本來這就是個玩具車子


2004年1月10日
釋萬行

你們學佛是不是很久了? (居士:時間不短了,但是沒學好。)要慢慢學,要有些方法啊!我們有很多人都覺得學佛很久了,為什麼沒感應、沒進步呢?實際上是把信佛和學佛給混淆了。現在很多人是在信佛,並沒有學佛。你只是信佛,成不了佛,也做不了佛;只有學佛,將來才能夠成佛、做佛!

信佛,它不包含學佛;而學佛呢,它包含著信佛。學佛是在信佛的基礎上又上了一個台階,它沒有停留在“信”的台階上。學佛是需要一些方法的,你只是信佛,總停留在“信”的層次是不夠的。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初在修行的時候,他也拜了很多位老師,也都是有一些方法的。

修行啊,僅僅憑我們有虔誠的信仰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方法,再加上虔誠的信仰、毅力、自己天資的聰慧(也就是根器),這些結合在一起,學佛才會進步,才容易像我們通常說的——開悟!否則的話,你單單憑個信仰,力量根本不夠!

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以為吃吃齋、念念佛、燒燒香就這樣學佛就夠了,實際上根本不夠!這些只是最初學佛的入門。就像一個讀書上學的人,讀了很多年還在讀一年級,那你就不是一個好學生。我們學佛這麼久了,天天還是停留在燒香、拜佛、念經上,那就不對了!如果是剛開始,是對的;如果學了十幾年了,還是在搞燒香、拜佛、念經這一套,就不對了!

你拜的是佛還好,如果你拜的是精靈鬼怪,就和它們溝通、相應,那麼你臨終的時候,它們就要對你負責​​,就把你接引走了。接到哪裡去呢?接到精靈鬼怪那個層次裡面,去做它們的子民!你拜什麼就和什麼相應。拜佛就和佛相應,拜精靈鬼怪就和精靈鬼怪相應,道理就這麼簡單!

你們在座的,已經皈依了的人都知道,受皈依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皈依佛競,寧捨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魔”,你既然皈依佛了,已經學佛了,就不要再拜那些鬼神、精靈了。你拜了它,就承認把自己交給它了。你既然把自己交給它了,它就要對你負責​​任,你臨命終的時候,它就要把你接引走了,你就去做它們的子民,也成為精靈鬼怪。

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就不會去拜這些精靈鬼怪,而是去拜佛。因為整個宇宙的層次裡面,雖然有很多不同層次的眾生,但是,佛是最高的力量,只要拜佛就行了,其餘那些民間的精靈啊、鬼怪的,不必要去拜它。

現在為什麼很多人有附體呢?就是因為經常拜那些精靈鬼怪。假如他們有很虔誠的心,拜久了,就和精靈鬼怪溝通了。如果真是“神”,還不錯!問題還不是神,就是那些精靈鬼怪!神的層次比那些精靈鬼怪要高很多啊!可是我們現在相應的不是神的層次,都是一些精靈!

你如果和這個精靈是善緣,它有可能就跟隨著你。再嚴重的話,就附在你身上,利用一些神通啊,說是神通,實際上哪裡有什麼神通?都是一些鬼通!它附在你身上,你就有了“鬼通”,可以發個小財、出個小名,就是這些而已!

因為你生前用了它很多的力量,那麼臨終的時候,你就要償還,你就要做它的子孫後代!你什麼時候把這個債務償還完了,你才能脫離它那個層次,再做人。

所以說,你沒有遇到明師給你指點,你以為自己天天拜的是佛,實際上都偏差了!我們在世間做事都需要老師教,何況學佛呢?怎麼不需要老師教呢?你說:我不學佛,我僅僅信佛。你不了解佛,你怎麼信佛呢?信佛還需要了解佛,我們現在是學佛,更需要掌握佛!你不掌握佛,怎麼學佛呢?

你要開車,不會掌握方向盤,你一開車,車就翻了!學佛啊,方向很重要!當你沒有搞清楚方向的時候,就不要隨便去學。必須要找一位修行過來的人,如果你碰到個一知半解的老師,那麼你最好不要馬上邁步,先要自己弄清楚。

佛門裡還有一種現象,喜歡說:“我的法門高,你來學我的法門;他的法門高,你去學他的法門”!現在有很多法門,把我們這些學佛的人,都搞得顛三倒四、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學什麼好了。

實際上你會用、會掌握一種方法,所有的方法你都會用功;你如果這個方法不會用,沒有掌握,再好的方法,對你而言也沒有用,你也不能掌握。一個法你修通了,所有的法也都修通了。就像開車一樣,你學會開“寶馬”的車,“奔馳”的車你一樣會開。不存在你只會開寶馬,而不會開奔馳。一種類型的車你會開了,其餘的車你摸一下、熟悉一下,很快就會開了。不管是什麼牌子的車,都是要靠我們的手、我們的感覺去開。修行的方法也是這樣,你掌握了一個方法,所有的方法也都會了。

有的人說淨土宗高,有的人說禪宗高,不論哪個法門,都是我們用“心”去修,如果你會使用這個方法,駕馭這個方法,對你而言,這個方法就好;你不會用這個方法,對你來講,這個方法就不好。對你來講不好的方法,也許對另外一個人來講是好的,所以你不能說這個方法不好。

對於修行的法門來說,也有個根器、因緣的問題,可能你以前修過某個方法,這一世再修,這個方法就很容易上手。你的心量放寬了,學習任何一種方法都很容易上路!你有一顆佛的慈悲心,能把心量打開,然後進入佛的智慧,再接下來就有佛的神通!

學佛的第一步,是要把心量打開,不打開不行。我們通常說佛的心量包虛空、包宇宙!我們哪有那個包虛空、包宇宙的心量啊? !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包容不了,連自己身邊的朋友都包容不了,還怎麼學佛呢?必須要把心量打開,能夠包容周圍的人。

我們可以想一想,佛的心量多大? !各個類型的人,各個層次的眾生,他都能包容。在他的眼裡真的是沒有好、沒有壞。就譬如我們看小孩子玩玩具,我們覺得併不好玩,可是對於小孩子來講,就覺得非常好玩。你如果不讓他玩,他就要哭、就要鬧!所以聰明的大人,他就不會干涉小孩子的遊戲,想玩什麼,你就玩什麼,不去管你。

佛菩薩他不會打亂我們的生活,你自己就按照你的生活習慣去生活。除非等到有一天你醒悟了,他才會告訴你:本來這就是個玩具車子,你怎麼現在才醒悟呢?因為當你沒有醒悟的時候,他怎麼告訴你也沒有用。

也就是說,作為一位聖人、一尊佛,他不會改變我們的生活,而是讓我們自己用心地去玩、去投入、去感受。只有當你用心投入了以後,在你醒悟的時候才會徹底、才會快!我們現在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辦法全心投入,如果你做世間上的事情不能夠全心投入,當你來學佛的時候,你也不能夠全心投入。

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都是來幫助我們做人、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成熟的。而且我們學佛了以後,乃至說你不學佛、你做人,都要能夠適應眼前的環境和現狀。你不適應眼前的環境和現狀,就會被環境和現狀淘汰掉!你可能還會抱怨張三​​、李四,實際上不是張三、李四把你淘汰掉了,是這個大的環境你不適應,被環境淘汰掉了。

你說殘酷啊、無情啊,這只能說明你自己沒開悟!為什麼冬天有冬天的花草,夏天有夏天的花草?為什麼冬天的花草在夏天不開花,夏天的花草在冬天不開花呢?它不適應這個季節的氣候。它只能夠在它適應的季節裡開花結果。

我們做人、修行也是這樣,你適應了以後,你就會成長、就會成熟;你不適應,就被這個大的環境給淘汰了,結果你還怨天尤人,不從自己身上找毛病。

不要眼睛總是盯著對方、看著外面,一個人要想進步、要想成熟,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不要光在別人身上挑剔、找問題,怪這個、怪那個。環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所謂的“不一樣”,是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後,再去看環境,它就不一樣了。

譬如我自己,我來到翁源縣,我是這個縣的第一個出家人,我把這個佛法帶到了翁源縣。我來的時候,就只有上面的一個山洞,我閉完關以後,是準備回福建的。縣統戰部和信徒把我留了下來,要我恢復東華寺。我說:哎呀,要在這個地方恢復東華寺,要消耗我十幾年的心血!恢復東華寺,需要好幾個億,我到哪裡去籌錢呢?我還沒有那個能力。

猶豫了一年多的時間,反复考慮,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了。之所以留下來,有兩個原因:第一,我考慮到自己還年輕,當時是三十歲,花上十年、二十年的世間把東華寺恢復起來,我才四十、五十歲,還是個年輕和尚。還有一個原因是考慮到翁源沒有佛法、沒有寺廟,是一個空白區。我們作為一個出家人,就應該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哪裡沒有佛法就把佛法帶到哪裡去。所以猶豫來猶豫去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結果一留,想走也走不掉了。這裡因緣成熟了,就在這里扎根了。

建寺廟,確實很辛苦、很累,也受了很多冤枉氣!但是最後把心靜下來想一想,還是付出得少,得到得多。得到了什麼?並不是得到了金錢,就是得到一種體驗、感受,得到一種道理。這種道理,你沒有這樣的經歷,你不能得到,你感受不到。

如果說我不建寺廟,還去讀書,或者到外面去講經說法,得到的可能是另一種感受。但是我通過建寺廟,接觸了各個不同層次的人,在和這些不同層次的人接觸的過程中,我同樣會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我永遠處在一種環境、一種形式、一種層次裡面,那麼我所體驗到的只是一種感受。

我們周圍發生的一切,都是讓我們去感受它的,你不要去留它,也不要去拒絕它。實際上你也拒絕不了,也留不住。用佛教的觀念來講:一切都是無常,不會長久。譬如說你們這幫朋友來了,我能拒絕得了你們嗎?即使我把你們拒絕了,從另外一個地方又來了一部份人,是不是也拒絕不了?反過來,我想留你們,能留得住嗎?留一天、兩天,時間久了,你們還是要走。因為既然有來,就有去,道理就這麼簡單!

過去寺院裡有這麼一句話:“鐵打的寺廟,流水的僧”,寺廟它是一直不動,而寺廟裡的僧人一年就換好幾輪!當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把心轉到我們做人做事方面來觀察,你就會發現:你喜歡的事,你也留不了多久;你厭惡的事,你也不需要迴避,去趕它走,因為它自然會很快走掉。一切都是無常的!你的心只要不隨境轉進去,就不會被境牽連。你只需要保持平靜的心態,站在旁邊去看它,用心去觀察它就行了。我不知道講這些你們聽懂了沒有? (答:聽懂了。)

你們來到東華寺,你想學習佛法,可是這裡的條件比較差,你說不適應,那你就被東華寺的環境淘汰了。你說是萬行把你淘汰了,那你就冤枉萬行了!你如果適應這裡的環境和條件,就可以住下來。譬如說再過三年,又是一種新的環境,你來了以後,還是要適應,你不能適應,還是要被環境淘汰掉。

人啊,永遠是要去適應環境的,而不是環境來適應我們,別想,永遠不可能!譬如天氣熱了,我們就把衣服脫掉一層;天氣冷了,就再穿一層。你不能說一年四季就穿一層衣服,讓老天爺來適應你,這怎麼可能呢?只有我們去適應天氣變化、適應老天爺!道理就這麼簡單。

學佛、做人就是這樣,永遠是我們去適應他,而不是讓他來適應我們。我們適應他,我們就生存,就活下來,就可以發展,結果還是他適應了我們。第一步,是我們去適應他,但是最後還是他適應了我們,他為我所用。

當我們兩個僵持不下的時候,我退步,結果我們兩個達成了協議,最後我的理想也達成了。你說是誰適應了誰呢?如果我們兩個僵持不下,我就是不讓步,結果雙方不能達成協議,最後兩個人的理想都無法實現,都失敗了。

我們做人、做事,不能夠因為一點點不和、一點點意見不一致,就不交流了,不去做事了!有時候雖然雙方有不同的意見、有分歧,但是更多的還是有相同的意見,我們為什麼不把那多的、相同的先做完,把那些不合、不同的先放到一邊呢?我們不能因為一件小事談不​​來,大事情也不做了。

譬如我們拜一位師父,或者看一位師父的書,可能會因為師父說的某一句話不符合你的思想、你不喜歡聽,就把這位師父全部否認了,把這一本書給扔掉了,把他的整個理論都否認掉了。也許你覺得不中聽的這句話,對別人來說恰恰點中了自己的要害,又是至理名言!道理就是這樣。

我們學佛的人有一個通病:說佛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實際上這只是對佛教徒而言,人家基督教徒、天主教徒、道教徒,不說釋迦牟尼佛偉大,是不是啊?人家說耶穌、上帝偉大,說太上老君偉大。可見偉大不偉大,都是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上、自己的信仰上來講的。如果拋棄我們信仰的框框和範圍,再來看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對的!

學佛要把過去的成見,就是已經形成的概念,打破掉,跳出來,這樣你就解脫了!所謂的沒有解脫,不是誰把我們束縛、捆綁起來的,都是我們固有的成見,原來形成的概念把我們套得太深了!

譬如說我們佛教裡面有一個規矩:和尚不能跟別人握手。我當初落髮的時候,我師父就告訴我說:當和尚有許多規矩的,不能夠這樣,不能夠那樣,不能握手的!我說我學佛第一步就不遵守這個規矩,所以我這個和尚也握手、也合掌。只要是對方把手伸過來,我絕不會迴避,我絕對不會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和尚不能握手!”只要對方把手伸過來,我馬上也把手伸過去。你合掌,我也合掌;你伸手,我也伸手。

還有一種學佛的人,自己吃素,要求家裡的人也都吃素;自己的筷子、碗,不讓別人碰,別人碰了以後,就氣得要死!這樣,你周圍的朋友怎麼會接受你呢?我不知道,碰了你的碗、碰了你的筷子,你就把我罵一頓!或者嘴上沒罵,肚子氣得鼓鼓的,心裡還在抱怨。帶著這種心態來學佛,就學不好,別人也不會跟著你學佛!佛就是替眾生消業障的。

因為人家不了解佛,只能通過你這個學佛的信徒來了解佛。實際上我們學佛,從某種意義上講就代表佛的形象,代表佛的手、佛的口、佛的心!人家不了解佛,只能夠通過我們佛教徒來了解佛。

譬如說你是我的徒弟,人家不了解萬行,要通過他的徒弟來了解萬行,如果你這個徒弟了解師父,你講出去,有可能人家就了解了你的師父;如果你自己不了解師父,人家通過你嘴巴里了解到的這個師父可能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學佛,首先要了解佛,如果你了解得不對,就容易引導周圍的人誤解佛教!

好了吧,今天就講這麼多,我也不知道自己講得對不對? !

……

問:三界未成的時候,也有很多生命,如果這個生命原來就是三界內形成的,不是在三界外形成的,那他修行有沒有可能突破三界呢?究竟有沒有生命是在三界內形成的呢?

師:我們三界以內的生命力,它也是從三界以外來的。從三界以外來到這個地方,又把三界以內的給帶走掉。它互相在這裡轉,一個力量在轉,轉到下面是三界以內,再轉到上面,就是三界以外,就這樣轉。所謂的“六道輪迴”,就是這樣轉!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轉來轉去,這個圓形的東西,就這樣轉來轉去,你想停都停不住!

問:那這樣我們不知道自己以前是誰,如果它是三界以內形成的,修道也出不了三界,不就白修了嗎?還修得了嗎?

師:修得了,修得了!

問:那就是每個人都有希望了?

師:都有希望、都有希望!我們本身就是來自三界以外的生命體,我們來到這個三界以內、這個娑婆世界幹什麼呢?就是要淨化這個娑婆世界、加持這個娑婆世界的!可是由於長期留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自身形成了很多習氣,貪、嗔、痴的習氣,結果忘掉了自己的使命了!

譬如說,你們本來是要到東華寺來做義工的,可是你來到這兒以後,看到東華寺的人都很懶、不干活,你們也不干活了,你們忘掉了自己最初來東華寺的目的是乾什麼的。你們是來幹活的,不是來跟東華寺常住的出家人、常住的居士來攀比的。結果你看到我們這裡的人不干活,你們也不干活了,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們被境所轉!如果說你的靈性沒有完全睡著,還處在一種甦醒狀態,你來到東華寺,哪怕是這裡的人都不干活,你一個人還是乾活,因為你知道你來東華寺的目的是乾什麼,你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自己最初的動機、出發點是什麼!凡夫呢,本來是帶著很強烈的心到這裡來,結果一到這個環境,就被這個環境同化掉了,忘掉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我們從三界以外,來到這三界以內的目的,就是為了加持娑婆世界、淨化娑婆世界、喚醒娑婆世界的眾生。也就是說,我們本來是要度眾生的,反被眾生度了!

問:出了三界以後,那些高層次的生命,除了您剛才說的是來加持這個三界以內的生命的以外,有沒有因為它變壞了、發沉了而掉下來的呢?

師:沒有變壞的。就是說我們在座的將來必須還要回到三界以外的天。三界以內有天,三界以外也有天。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就是三界以外的天!為什麼我們現在走不了,就是因為沾染三界以內的習氣太重了,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你對什麼放不下,就會因什麼而輪迴!

你放不下你的丈夫,就因為你的丈夫而輪迴,還要來;你放不下你的子女,那麼下一次還要來;放不下你那100平米的房屋,也還要來!為什麼輪迴呀?就是因為你有所住、有所貪戀、有所放不下!你對什麼放不下,就會因為什麼而輪迴。

你對娑婆世界的東西有一樣愛好,就會因為這一樣愛好而輪迴,還要來!你的理想多、抱負大,如果你這一生的理想、抱負沒有達成的話,還要回來實現你的理想、實現你的抱負!譬如說我要建東華寺,如果我這一輩子建不成,還要回來建東華寺。可是我現在不是這種心態,我活著的時候建,死了就不管了!我就不會因為東華寺沒建好,我再來輪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