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

上乘醫理,治心為本

中醫扶陽探秘
2009年6月14日發表於民間中醫網

陳利

近世有“火神”一派,擅用溫熱藥以療百病,溫守、溫通則扶陽而逐陰;溫潛、溫化則益陽而生陰。極盡陰陽對抗、轉化之能事,頗得小中見大,一法含藏萬法之神妙。然其法雖妙,亦僅近道之階,與醫聖體用圓明之氣象,終不可比!

陽氣者,宇宙之能量也,發於天日,伏藏於水土,吸附於兌金(陰精),彌散於天地萬物之中,人一身之陽,由東南而升散,經西北而斂藏。從天地萬物而來,歸天地萬物而去。其扶陽之法,下乘者相盜而得,中乘者相引、相感而聚;上乘者舍小就大、舍我合道。緣起而聚,緣盡而散,終無所得,畢竟是空。

世傳扶陽之法,多相盜而得。 《陰符經》有言,“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然盜亦有道,境界有大小,法門分高下。陰陽本互根互用,互生互化,陽生陰長,陰斂陽降。脾居中土得陽氣之運化而生營陰,營陰由東南上奉於肺而為肺金(精),肺金降則斂天陽而下,藏之少陰。是以扶陽之妙,在陰不在陽,滋陰之妙,在陽不在陰。故人盜天陽,由鼻入肺而降,當首重吐納,次在飲食,末以醫藥。太陰肺吸斂天陽,皆陰精之功,降於陽明,伏於少陰,運於厥陰。

吐納要旨,貴心息相依,息息歸根,歸根則靜,陽氣乃密。此扶陽之法,源出道家,漢唐以上,醫出道家,吐納之法,道醫常用之療疾。漢唐而後,醫出於儒,不習道術,吐納扶陽,遂棄而不顧,專於藥食,舍大而就小,惜乎!

飲食扶陽,由口而入,味重而氣輕,五味出乎地,四氣出乎天,煎炒蒸炸,四氣離散,唯可補陰精,故飲食扶陽之理,不在補陽,而在補陰斂陽,伏陽,藏陽也。飲食要旨,一在以陰精克陰(邪),二在其生用,三在於知量。

扶陽之要,首在道路通暢。濁陰盤踞,阻東南則陰精不可上奉而迎陽,塞西北則不可降陽歸舍。飲食要精,一指飲食要飽含陰精營養,二是要精細入微,可直接吸收運用,不多損陽熱對其運化,排泄。丹溪載“倒倉療法”,以黃牛肉熬湯頻飲,黃牛本屬坤土,大補太陰之精,狂飲之後,體內陰精流溢,可致汗,致吐,致瀉,真是以補為瀉,以陰精克陰邪,一時東南西三路俱暢,沉沉陰濁,一舉蕩平,精昇陽降,真扶陽秘法也!

烹調之法,也極關鍵,煎炒蒸炸,必致四氣離散,唯遺陰質,僅煲湯一法,可伏陽氣於湯汁之中,故中藥治病多以湯劑,凡火熱炮製中藥,其效必減。果蔬,種子,若不經火製而生食,則精氣俱足,峻補精氣,緩洩陰渣。今西方流行之“生機飲食療法|”, 即以果蔬、種子打漿去渣而食,集“精微”、“生機”於一體。 ,補精扶陽,其法簡效宏,屢起沈痾,療效卓著,與“倒倉療法”相類,僅生熟,緩急有異。惜此二法,至簡至易,非智者難以起信,無厚利則商人、醫界不用,終不能廣濟眾苦。

由上可知,對正虛邪實患者,宜以湯汁療法,粥療法,生機飲食療法。其飲食用量也極為重要,病者多正虛邪實,少量飲食可扶正祛邪,稍過則反耗損陽氣,不能運化之飲食則成為陰渣,反增其病。佛教醫學有句名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誠具至理!當然道家,武家有特殊的訓練方法,使陽氣大盛,需大量飲食以化陰精斂藏陽氣,在此不表。


至於藥物,亦多為食品,不過因其偏性大而名之藥物而已。或陽多,或陰重,陽藥扶陽而益陰,陰藥益陰而扶陽,是以仲景《傷寒》六經,皆是扶陽之法也。

太陽傷寒,開門以迎陽,太陽中風,益精以固陽,(桂枝湯乃手太陽用藥,取斂火生土之義助小腸生化營陰,复借稀粥之力令其達表固陽);少陽病治以和解,妙在兼暢東西,令陰精東昇,天陽西降;陽明熾盛,大耗陰精,乃以石膏,知母補之以精,助之以寒,強令天陽自陽明而降。故陽明熱證,顯耗陰精,暗損真陽,仲景明為益陰,實則大補陽氣。石膏益陰斂陽,非扶陽之品而何?太陰脾虛,中土不運,營陰不足,升降不利,故理中湯補火助土運,上奉而化肺金,助斂天陽,正是火生土,土生金,順生之意。痰濕雍滯,則溫脾利濕,洩陰扶陽;少陰寒鬱,北方閉塞,精不可向東而升,陽不可自西而入。四逆湯破陰回陽,非真補陽也,乃是破其閉塞,通其道路而已!厥陰寒證,吳茱萸湯雙溫肝胃,也是暢東西兩路而扶陽;厥陰證至於陰陽兩虛,陽耗於上,陰竭於下,則治用烏梅丸,大酸以斂浮陽,大苦以降相火,參,姜益中土化營陰,寒熱並用,酸苦辛甘並用,唯無鹹味,乃是病至厥陰,已無所藏蓄,唯斂東南,降西方,運化中土方有所藏蓄,補其母(金),克其子(木),皆為生水而設,故烏梅丸以補厥陰而復少陰,實有奪造化之功!然此方後世多用以治蛔,殊為可惜!

縱觀仲景六經法度,明扶陽必暗益陰,顯益陰必暗扶陽。今人不識陰陽互化之妙,扶陽必以溫熱,滋陰每以寒涼。醫術總與道德同步,德全術精,今日之中醫捨本而逐末,貪嗔太重則慧光不顯,故頹喪如斯!

以吐納導引,飲食醫藥扶陽,莫不賴醫、患的心理、行為而共成。心行為因,健康為果,智者扶陽,不在果地上計較斤兩,乃直奔主題,在因地上做功夫,在改造心理行為上著手。

其基礎之法為開源節流,上乘之法為捨己利他,棄小合大。

開源重在中土與西北,辛勞四肢肌肉則脾土得以運化,磨煉其筋骨則肝腎得以強健,勞其心志則西北更多斂藏。人之天陽,得涼苦而降因寒因靜而藏。西北之人,居苦寒之地,斂藏天陽也多;東南之人,處富庶溫熱之地,其耗也多、其藏也少。故史上南北之戰,多以北統南。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後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故儒家以勞苦憂患為開源之法,佛家以吃苦消業為修定之階。

今人喜安樂而惡勞苦,久則肌肉鬆弛,筋骨萎軟,如腸動力減弱,骨質疏鬆等症,豈是補鈣之類所能治愈。鈣之流失為果,耽於安樂為因。今醫治病,不辨何因,首重休息,次重補養,故多不效,當今之疾患,多由安樂放逸得來,必予勞苦憂患而去,運化中土,伏藏西北,也應“吃苦了苦,享福消福”的佛教因果觀。

至於“節流”。老子曰“儉”、佛陀曰“戒”,名利聲色之貪,損人害己之怒(嗔),重己輕人之傲(慢),輕賤自是之喜,皆激揚相火,耗散東南,流逸精氣。 “疑”則思慮氣結,中土不運。智者持“戒”行“儉”,相火不​​泛則君火自明,相火滅能定,君火明則慧。故“節流”實為去貪、嗔、痴、慢、疑。


“戒”,實為守護東南,“苦”,功在斂降西方,靜定而伏藏北方。志定神凝,則吸引八方精氣,勇猛精進、遂感通天地之靈。此扶陽之法,因相吸、相感而成,直指心行,自非草木金石可比!


而最上乘之法,則是捨己從人,棄小就大。人之形質精神,無不自天地萬物中來,終歸天地萬物而去。算計偷盜,苦行持戒豈能感通天地? “欲得”之心生“風”,萬物內耗,“相防”之心生“寒”,萬物隔離,天地否塞。 “暑”、“濕”、“燥”、“火”皆由“風”、“寒”而化。欲心不除,防心不滅,相盜提防之心不絕,則生、長、化、收、藏不相順接,何能真正“扶陽”?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真正“擁有”大海,聖人扶陽之道也若是,覽《內經》、《傷寒》、作者盡心存天下國家、斯民夭壽,看不出一縷私意。非是密方術以富子孫,反盡數公開而利千秋!扶陽祛病的真正奧秘即在這裡,此聖哲不言之教,後學者多有不識。不得其心而欲得其術,可乎? “我”與萬物,皆天地之子也,仁民愛物,天地之心也?大公無私,捨己利他,則得天地之心!人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豈止扶陽也?佛家講“願力”,發大願而生大力。誓救含靈之苦,乃生大醫之力;心系天下,乃生治國之力;聖人心系千秋萬世,則生開萬世太平之力,孟子養氣大法,正是仁民愛物,繫心萬世,故其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古人云,“善則生陽,惡能生陰”,以此!


上乘醫理,治心為本。生而不殺,慈愛萬物,“仁”化解嗔恨而益東方;施而不貪,予而不奪,“義”化貪吝則益南方;謙卑自處,敬天地萬物,驕慢自去,虛之若空谷能容,卑之若江海能納,故“謙”卦恆吉,常益西方;仁義通乎天,謙卑(禮)達乎地,通達天地精神;愚癡自去,智慧常生,故益北方。智者不惑,不為“風”(貪)引,不為“寒”(防)困,“疑”情頓失,中土生“信”,運化四方。故以仁、義、禮、智、信化解貪、嗔、痴、慢、疑,實乃扶陽上乘心法。

故三乘之法,各有偏重,盜法重機巧,小乘重苦行,大乘重舍我。捨己利他,無我敬他,則受戒,苦行均在其中也。其通乎大道而機巧自明。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則無所得也!”

至此,扶陽之理盡矣!

或問曰:“聖人之道唯聖人知之,汝何知也?

對曰:“聖人之道聖人懷之,賢者知之,小人誣之。賢人證大我而未證無我,然以聖人之心為心,故能知聖人之道;小人者非指壞人,乃執小我為實有者,以小測大,以溪澗而度江海,以所知揣測未知,非是學聖人心行,而是炫耀所學,彰顯自我,研究聖人。學聖人是舍我從聖,研究聖人是以聖從我。縱滿腹經論,學富五車,猶是知解宗徒,終不得聖賢之法。欲學《內經》、《傷寒》者,不可不明此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