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

北京東嶽廟

北京東嶽廟
2012-08-21

北京東嶽廟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始建於元代,由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和其弟子吳全節募資興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觀,有“華北第一道觀”之稱。

張留孫本為江西龍虎山上清宮道士。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他隨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到大都朝覲。不久,張宗演回到江西,留張留孫在北京作為天師代表。由於張留孫治療太子和皇后的疾病有功,很快就得到了元世祖的寵信。世祖在京城建崇真宮供張留孫居住。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封張留孫為玄教宗師,授道教都提點,賜銀印。大德年間,元成宗加封張留孫為玄教大宗師,同知集賢院道教事。武宗及仁宗出生,都由張留孫取名。可見元朝皇帝對張留孫的寵信之至。

張留孫晚年見大都未有泰山神東嶽大帝之廟,遂發願籌資興建。延佑六年(1319年),張留孫在齊化門(即今朝陽門)外買好了地,但還沒來得及興建廟宇,便去世了。嗣宗師吳全節繼承師志,於至治二年(1322年)春建成了大殿及大門,次年又建東西兩廡,塑了神像,朝廷賜名“東岳仁聖宮”。泰定二年(1325年),魯國大長公主捐資興修建後殿,作為東嶽大帝的寢宮。

玄教在在元朝,因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而盛極一時。但隨著元朝的滅亡,玄教也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明朝只承認龍虎山正一天師道,不承認玄教大宗師,玄教遂自行消亡。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將南京朝天宮的清微派道士禹貴黌委任為北京東嶽廟住持,從此北京東嶽廟的法派就不再是玄教,而是清微派了。 (清微派是興起於宋朝時候的一個道教派別。)

明英宗正統十二年(1147年),對東嶽廟進行了修葺,英宗親自撰寫了《御製東嶽廟碑》。此後,明、清兩代先後多次對東嶽廟進行了維修和擴建。

東嶽廟的清微道士從明朝一直傳承到民國時期,先後傳承了二十三代。解放後,東嶽廟改作他用,道士被遣散。 20世紀80年代,朝陽區成立了“東嶽廟騰退修復領導小組”。 90年代,朝陽區出資2000萬元對東嶽廟進行了修繕。 1996年,國務院將東嶽廟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6月,北京東嶽廟管理處暨北京民俗博物館正式成立。 1999,恢復了傳統的東嶽廟廟會。廟會一經恢復,這座建於元代的古觀,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人叫絕的古建、楹聯、碑刻等而離譽京城,名揚四海。

東嶽廟的主殿是岱岳殿,殿內供奉著幽冥世界的最高主宰泰山神東嶽大帝。東嶽大帝的祖庭在泰山岱廟,北京東嶽廟乃是其行宮。泰山在古代被視為距天最近的地方,與王朝的命運息息相關,故自秦始皇起便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的聖地。但在民間,自東漢以來,即流傳著泰山為治鬼之所的說法,認為人死歸土,都要到這裡接受審判。泰山腳下的蒿里山、梁父山,便成了招人魂魄的幽冥地府,泰山神則被奉為冥界之王。

人們傳說,東嶽大帝統領下的幽冥地府,有七十六個辦事機構,稱為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俗稱判官。北京東嶽廟塑有七十六司神像,但因殿堂不足,有的殿只好讓兩個司合署辦公,故七十六司共佔用殿堂六十八間。過去,七十六司殿堂前都掛有白底黑字的楹聯,內容既是對各殿司神職能的詮釋,也是中國人善惡報應思想的集中體現。它們或言簡意賅,發人深省:或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或意蘊深長,寓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七十六司的設置,是以人世政治加諸鬼神,宣揚的是仁民愛物、忠君孝親的傳統倫理。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曾於1924年先後兩次到東嶽廟,研究七十六司,並發表了兩篇研究文章。後又不斷有中外學者赴東嶽廟進行調查研究,以探討中國人關於冥府的各種傳說及老北京的舊風俗。

東嶽廟除塑有東嶽大帝和七十六司神像外,還供奉有其他眾多的神靈仙真。據稱,東嶽廟曾供有三千尊神,號稱神像最全。據1928年北平社會局對東嶽廟的神像進行統計,那時尚有神像1316尊。東嶽廟的神像中,既有天界至尊玉皇大帝、科舉之神文昌帝君、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大帝、賜福赦罪解厄天地水三官大帝、眾星之母斗姥元君等天界大神,又有保佑婦女兒童、賜子廣嗣的碧霞元君、子孫娘娘,保佑人們發財的文武財神,賜給人們姻緣的月老,除瘟去疾的五瘟神、行醫治病的藥王、保護糧倉的倉神以及灶王爺等民俗之神,還有建築業祖師爺魯班、騾馬驢行的祖師爺馬王爺、梨園界的祖師爺喜神等各種行業之神。

東嶽廟的另一大特色是碑刻數量眾多,為京城各廟之冠。由於碑刻散落在正院、東廊、西廊、北院各處,且排列不甚規整,故歷次統計數目都有所差異,民間甚至流傳“東嶽廟的碑數也數不清”的說法。五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東嶽廟的碑刻進行了拓制。北京文物研究所分別於1959年、1963年對東嶽廟的碑刻進行了普查,將每塊碑編號。文革期間,廟內碑刻遭到嚴重破壞。 1995年底東嶽廟交歸朝陽區文化文化局收歸時,完好樹立的碑僅存18通。 1997年重修東嶽廟時,又發現了許多被埋在地下的石碑。目前,中路正院共有石碑89通。而在歷史上,有資料記載的碑刻就有163通。最早的碑刻是元天歷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賜開府儀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師張公碑》,最晚的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立於新魯班殿前的魯班會碑。

在眾多碑刻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撰寫的《大元敕賜開府儀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師張公碑》,俗稱道教碑,號稱鎮廟之寶。趙孟頫\\喜好道教,與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吳全節交往甚密,曾奉旨為二人畫像,懸掛在大都崇真宮中。至治二年,張留孫羽化,趙孟頫悲痛不已,不顧年老體衰,欣然奉詔撰寫《張公碑》。洋洋兩千餘字,詳細記述了張留孫平生之盛跡,讚美之意,溢於言表。數月後,趙孟頫\\也辭世而去。七年後,碑文刊刻立石。民國年間,每到春季,琉璃廠榮寶齋就要來搭棚立架,拓印碑文,在廟會上賣。 2001年經專家鑑定,​​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東嶽廟的碑刻中,數量最多的是香會碑刻。在已知的163通碑刻中,有135通是由各類香會所立。東嶽廟的香會是由各行各業人士所組成的為東嶽廟廟會服務的團體。

東嶽廟的廟會由三月十五日開始,持續半個月,以三月二十八日東嶽大帝誕辰之日為最盛。廟會規模宏大,而東嶽廟的道眾最多不過十幾人,因此籌辦廟會,全仗各香會出錢出力。

香會名目繁多。有些香會以進獻的主要祭品命名,如白紙會、獻花會、路燈會、盤香會、淨水會、供膳會、壽桃會;有些香會以在廟內的活動命名,如撣塵會、放生會、淨爐會;還有些香會以供奉的神明命名,如魯班會、馬王會、精忠會(岳飛)、慶司會(供奉七十六司)。

在廟會前夕,諸香會都要在廟門和各街坊巷口張貼“報單”,也稱“會啟”,告知諸位會員及香客,作好準備。據清代的一份萬善撣塵會報單所載,該會的活動安排是:廟會的前一天會眾們齋戒沐浴,在三茅君殿前安壇設駕。夜裡子時,即為諸神撣塵。第二天清晨,禮拜神靈,進獻貢物。午間作素齋一桌。

從碑刻刊列的會眾署名中,我們看到東嶽廟香會成員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販夫走卒,網羅了北京社會各個階層。

東嶽廟的各個香會,規模都較大,一般在二三百人以上,有的甚至達萬人以上。其組織比較周密,香會的總負責人稱作會首,下設副會首若干。正、副會首之下有“都管”,都管之下又設各種“把兒”,分司事務。如錢糧把、水把、神堂把等等。

東嶽廟的廟會,除了有眾多的香會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在東嶽大帝誕辰日,要舉行東嶽大帝出巡的盛大慶典。出巡的意思是東嶽大帝於這一天降臨人間,走街串巷,監察下民,勸善懲惡。出巡時,東嶽大帝聖像被放在八抬大轎內,由香客門抬著,隊伍的前面有旌旗鼓樂導引,有凶神惡煞的判官,有披枷戴鎖的“罪人”。緊跟在後面的是眾香會,身穿彩衣,邊走邊演,氣氛熱烈。所經之處,觀者如堵。出巡之後,香客們又把東嶽大帝聖像抬回廟內大殿中,並給東嶽大帝進獻新的服飾,焚香後才算禮畢。然後人們在廟外茂密的長松綠柳之下,開懷暢飲,享受神人同樂的歡娛,直至天黑。

從眾多的香會和東嶽大帝出巡的盛況可以看出,自元代以來,東嶽廟己成為凝聚北京民眾社會生活的重要載體。了解東嶽廟及其各種香會,是了解老北京的重要途徑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