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

對中國身陷“美元陷阱”的思考

對中國身陷“美元陷阱”的思考
作者:半醉半醒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0-7-15

中國政府所持的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欠中國的錢嗎?  

一部分是,另一部分不是。中國對外貿易所獲得的真正逆差如果購買了美國國債,這部分是美國政府欠中國政府的債,而中國政府用熱錢所購買的美國國債,從表面看是美國欠中國的債務,但只要美國讓潛伏在中國的已經獲得巨大收益的熱錢重新兌換成美元匯回國內,中國反而要支付更多的美元,如果在加上人民幣升值所獲得的好處,實際上這是中國政府欠了美國的錢。例如,如果潛伏在中國的熱錢有5000億美元,它在中國的股市、樓市獲利100%,則由當初的34000億元人民幣變為68000億元人民幣,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則可以兌換10000億美元,如果人民幣升值20%,則可以兌換成12000億美元,如果用這筆錢還債,則還清美國政府8000億美元,中國還要向美國支付4000億美元。究竟誰欠誰的債?美國可以印刷9300億美元,只要不在美國國內發行,就不會對美國造成通貨膨脹的危險,而由於這筆錢匯入中國,由中國人民銀行收購,中國人民銀行必須支付63240億人民幣給熱錢持有者。目前我國外匯餘額24000億美元,預計到年底將達到28000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將累計發行19.04萬億元人民幣來兌付這些美元,而我國2009年居民存款總額為22.5萬億元,不可能全部用於支付這些天文數字的人民幣,印鈔成為了唯一的選擇。過多的人民幣加劇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成為國內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美國要求中國的人民幣升值?  

按照目前的政策,如果美國人印刷5000億美元,然後通過各種渠道喬裝打扮一番,作為外資來“幫助”中國搞建設,那麼中國政府會為自己成功的吸引外資而欣喜若狂的,,央行也會高興地按照1比6.8的匯率把5000億美元兌換成34000億人民幣交給外商,讓他們到中國的股市、樓市幫助中國“建設”,如果他們用中國央行提供的34000億人民幣在樓市、股市又獲取了17000億元人民幣,找到央行要求兌換,如果匯率不變,這樣美國人手中的51000億人民幣就可以兌換成7500億美元,可是美國人貪得無厭,他想用手中的51000億人民幣換得更多的美元,於是要求人民幣升值20%,這樣他們就可以多換回7500億美元的20%,即1500億美元。  

外匯激增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是內需不足。當前國內消費低迷,消費只占到GDP的35%,一方面,勞動報酬太低,人民無錢消費;另一方面,即使收入略高的勞動者,也面臨著新三座大山的壓迫或預期壓迫,所謂預期壓迫,是指可以預料到即將到來的壓迫。例如,一個30歲的年輕人,可能子女尚小,暫時沒有體會到教育產業化的壓迫,也可能身體健康,暫時沒有體會到醫療市場化的壓迫,但他是他真切的感受到的預期的壓迫,如果現在不攢錢,十年後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將沒有著落,20年後自己有病將無法得到治療。所以除了佔總人口0.4%的富裕階層,幾乎所有的國民都在攢錢,內需如何拉動?內需不足,只好開拓海外市場,產品大量出口海外,是我國外匯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是國外熱錢的湧入。熱錢湧入的原因,一方面是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另一方面,是中國的樓市和股市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地方之一。據報導, 2007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1.53萬億美元,2008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為1.95萬億美元,2009年底為23993億美元,近兩三年來在金融危機的的背景下外匯餘額的急劇增長是極不正常的,如2008年比2007年盡增 4200億美元,而2008年我國貿易順差僅2800億美元,有1400 億美元不能說明來源;2009年比上年增長4493億美元,而2009年貿易順差僅1960.7億美元,有2532.3億美元無法說明來源。唯一的解釋是,熱錢已經到了湧入中國,尤其值得警惕的是,2009年湧入的熱錢是貿易順差的1.29倍,這只是看得見的部分,實際湧入中國的熱錢,據專家估計,目前已高達9300億美元,這些熱錢湧入中國之後,按照當時的匯率已經兌換成人民幣,然後進入股市、樓市和其他一切賺錢的領域興風作浪,08年股災中,股指從6000點跌入2000點,25萬億人民幣,按照物質不滅的原理,這些錢只是從散戶手中轉移到了機構手中,其中很大部分被美國人獲得。  

中國怎樣才能擺脫目前外匯太多的困境?  

首先,要加快搬掉壓在人民頭上的新三座大山。對三座大山,要分期分批的逐步解決。解決教育產業化問題,可以先從降低學費入手,例如國家可以宣布,今後每年,降低高等教育學費的10%,連續降低八年,最終使學費在1000元以內。這個是國家完全能夠承擔的,目前全國大學生總數為2000多萬,以平均每人每年學費5000元計算,全部學費約1000億元,每年降低10%,約為100億元,這對於每年財政收入70000億,三公消費8000億的政府來說,是九牛一毫,因此,這不是能不能夠,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同樣,住房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只要政府想解決,的毛澤東時代已經成功解決的問題,已經大大富裕起來的改革時代一定可以解決。只要人們沒有了後顧之憂,谁愿意當苦行僧,誰不願意消費呢!  

其次,要改變目前的外匯政策,對於國外熱錢和國內企業所創造的外匯,不能無條件的全部收購,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外匯短缺的中國,既然放在手裡不得不去購買兩房債券和美國國債,然後不斷被“次貸”、被縮水,不如不要大量收購這些美元,只需維持基本的需要就可以了,我認為,只要持有3000億美元即可。央行只需要購買企業創匯所得的美元的20%,其餘的由企業自行持有,至於他持有的美元能否從美國買到東西,責任自負,國家無需提供擔保。而目前的情況,有點像古代兩個人進行商品交換,甲給了乙一隻羊,是因為看中了乙手中的一頭豬,假如乙手中什麼也沒有,甲是否還願意送給乙一隻羊,是值得懷疑的,這時候,如果丙一心想促成甲乙兩人的交易,把自己的一頭牛送給甲,自己願意做乙的債主,甲想反正吃豬肉和牛肉也沒有太大區別,就同意了。甲就是中國的出口商,乙是美國,丙就是中國的央行。出口商、美國和央行各得其所,出口商得到了人民幣,美國人實現了空手套白狼,央行得到了買不到東西的美元。央行通過向出口商購買美元,並完成了風險由出口商向央行的轉移,然後,把購買的美元交給國家外匯管理局,買入美國國債成為債主,對內,則通過印鈔成功的把風險轉移到國民頭上,國民手中的財富被稀釋,這就是近年來物價越來越高的原因。如果將來美國人還錢,這些美元成為央行的財富,如果美國不還錢,央行也沒有什麼損失,反正風險早已轉嫁出去了。所以,央行沒有理由不去購買美元,不然,他就成不了債主。所以,當務之急是讓央行停止擔任擔保人的角色,讓出口商持有美元,風險由出口商承擔,而不是由央行承擔這個風險,因為央行事實上是沒有能力承擔風險的,但是它通過印鈔而成功的使全體國民成為風險的承擔者。因此,改變目前的外匯政策,不僅可以減少國內的通貨膨脹,減輕國民的生活壓力,還可以減少熱錢的規模,例如,如果今後熱錢要達到今天的規模,就必須由5倍於今天的美元來向央行兌換,這更容易暴露,從而有被沒收的風險,因為熱錢目前在中國是不合法的。  

有人擔心,藏匯於民會不會引起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從而引起國家目前的2。4萬億的外匯縮水?不必擔心,央行買入的外匯要按照固定的匯率購買,美國人還錢也必須按照這個匯率,至於民間匯率,不必干涉,如果美國人不欠我國錢,人民幣升值完全是好事,我們原先8億條褲子換一架飛機,以後只要4億條了,對誰有利?如果中國現在拋售完了美國國債,我們再讓人民幣升值,美國人恐怕又要叫嚷讓人民幣貶值了! 

沒有留言: